霜冻蒸融,霰雪无踪。二十四节气之魁首,立春,偕万物生机如约而至。
四明狂客之诗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早已深谙的名句,却也正是立春最好的代言。
立春,象征着如霁的春雨要手绘“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景致;浅翠之芽暗暗萌动,欲应和那“春到人间草木知”的感慨;疏柳曳枝小憩,“拂堤杨柳醉春烟”仿佛亘古未易;成群归燕高翱于穹宇,自南往北徙,大燕垒巢时,却不知是“谁家新燕啄春泥”。
此节气可追溯至秦代,故一直沿用至今,竟已超两千载。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掌天下时,他索性将立春定为了春节。而如今,只有每一百年,才会出现三次立春和除夕同日了——是近代,才由袁世凯定的。
立春的习俗古今大有不同。古代有一官职,称“春吏”,专于立春前日挨家挨户地报春,而后,迎句芒神,打牛,地戏等活动便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展开了。
而今的庆贺方式似乎没有那么多样了,但不代表人们不在意。
“民以食为天”,没有收成,便没有粮食了。
当年严党提议改稻为桑,得嘉靖肯首,这导致无数百姓干脆反了——因为缺粮——自异地
运来的补给,都被贪官剥削的所剩无几。可见粮食的无比重要。
故千年来都保留着立春祈灵求丰厚的习俗。习俗除了活动外,自然不缺饮食。
如我们南方之人,会在立春吃春卷,取该年一帆风顺之意。甚至会走亲访友,相赠“春盘”——里头放些蔬果,也算是传达美好的祝愿。
虽在活动、饮食等等方面的习俗各地皆异,但这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脉脉相承的传统,并不会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而逐渐对这些习俗淡忘。更准确的,应该说是——不能淡忘。
若把中国比作一栋大厦,那么我们便是不断使其增高且华丽的建设者。但是对于一座建筑物而言,粉饰是必要的,可地基是最重要的。
我们中国的地基是甚么?千年沉淀的深邃。也就是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传统习俗!
因此,我们要去传承这些习俗。
但也不是全盘接受,我们要摒弃荒谬的,迷信的,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习俗。并且融入现代的元素,让古老的传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紧随时代的步伐。
立春来了,春也不远了。所谓“最是一年春好处”,春光无限好,可时光更迭如箭,故当牢牢把握当下,为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