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师生交往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礼貌的。有一次一位学生在学堂里问先生一个字音,他走到先生身旁大声说道:“哎,我指的这个字怎么念?快告诉我。”先生见这个学生如此无礼,不仅没有理会他,还将他赶出了学堂。不久后,这个学生又回到学堂,轻声说道:“先生,请您看一下,这个字怎么读?”先生见他有所悔改,便拿起笔来,仔细教他。这就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在一家超市里,一个中年男子由于没有掌控好购物车的推速,在结账时碰伤了前面一位大学生的手臂。男子见状连忙
说道:“对不起,我没有控制好购物车,不小心把你碰伤了,你没事儿吧?”大学生微笑着说:“没关系,擦破一点皮,我没事。”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一次,老总讲自己的水杯放在助理的办公桌上,助理拿笔记本电脑时无意间碰碎了杯子,当他连忙向老总道歉时,老总认为自己把水杯放在别人的桌子上,是自己的不对,向助理致歉。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话语,不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情,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举了那么多礼貌的正反例子,由此可知,礼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善用礼貌,那么这个世界上就能够少一些纷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融洽,社会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