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我来到蔡氏古民居,只为了看那道我心中永远的风景——竹林。
踏入竹林,两排竹向中间倾斜,形成一个百米的“三角竹道”,脚踩的石头被雨水冲刷得清澈明亮,高大的竹子更是鲜活水灵。竹林的缝隙透出一点一点亮,透露这几分神秘。从缝中看天,仿佛天很小,我无处探寻。
竹子青脆,叶多;竹杆有粗有细,排列得整整齐齐。你可以用眼睛看,看它们朴素的样貌;用耳朵听,听它们风吹竹叶的音韵;你可以用手摸,摸它们坚实的质感;你还可以用心感受,感受它的坚强……
蔡氏古民居是闽南的特色建筑,竹子巧妙的设计衬托了闽南人坚强不屈的品质,这就是闽南精神的象征。
听老一辈官林村的人说:“以前,官林和古圳村交界的一条小路,那有一排竹子
林呢。后来由于城区改造,那条路拆了,竹子也被砍了。”
我不由地伤心起来:好好的竹子,就这样没了,好可惜啊。但是竹子的精神还保存在官林,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
我打小喜欢竹子,可能是因为得到竹子的遗传基因。后来我了解到,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用手中的笔,来称赞竹子拥有的顽强、坚韧精神,我更佩服它了。竹子全身都是宝,为我们的生活添加更多自然,更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怪不得爸爸妈妈这么喜欢竹子,喜欢在院子里种一些小型的草竹。
可是当这些竹子要“死”时,我十分伤心,就像郑燮的一句诗:一枝一叶总关情。我发誓过,要当像它一样,有用的人。
有人问我为什么爱竹,我认为最好的回答是:“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