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的语文老师,长得眉清目秀。眼睛水灵灵的,活像两颗黑珍珠,鼻子挺翘,嘴巴能说会道,红扑扑的像一颗小樱桃。她比较能“变”,可最具有特色的还是她的地方口音——当然,这也不怪她,毕竟她生在南方,长在南方,有时候她稍不留神,就会带上了她的“地方口音”。
有一次讲题,她给我们介绍苏轼的生平。结果,我听着听着就被绕进去了,老师说:“苏轼和苏ze共同考取进士,乡亲们夸兄弟俩的父亲真是双喜临门,可喜可贺啊!”我心想:唉?我只听过苏轼和苏辙,哪儿来的“苏ze”啊?其他同学估计跟我一样,一脸的疑惑,有大胆的同学在下面说:“老师,不对,是苏辙吧!”这时老师立即抱歉地对我们说:“哎呀呀,我的家乡在南方,常
常说起话来不分平舌音和翘舌音的,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
老师说完以后,我们安静下来,似乎在回味着刚才的话。教室里立即安静得吓人,空气似乎凝固了一般。我们的老师见此情形,估计想再次纠正一下,很郑重其事地“zhe”了一声,逗得我们“哈哈哈”地笑个不停。
还有一次,我去办公室送作业回来迟了,路上看到王老师也是匆匆而来,因为有其他人,她没好意思批评我,怕我丢面子(应该是这样,至少我觉得是这样),只是说了一句:“今天怎么这么ci啊?”虽然我低着头有点紧张,但听到了老师的口音,还是忍不住“扑哧”笑了一声,老师也忍不住跟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