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本书,无非就是《西游记》了!
记得我从小就看《西游记》的电视剧。生动的人物形象:孙悟空、二郎神、猪八戒等,无不令我称奇―――一扭手,就把偌大的铁棒变成细针;一晃身,就从魁梧的活人变成苍蝇。看得我天天受益匪浅,不是拿着树枝说是金箍棒,就是戴着草环称作紧箍儿。于是我对《西游记》就有初步的认识。
再大些,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午读时带课外书到学校读。自然地,我想到了令我神魂颠倒的《西游记》。于是我每天中午都保持着“早些上学校”的习惯,一到教室便先打开《西游记》,目不转睛地盯着注有拼音的汉字和插图。插图画得多美啊:三头六臂的哪吒、脚踏莲花的观世音菩萨……当然还有着实使我着迷的孙悟空:神勇广大、火眼金睛、通晓七十二变、贯穿地府天宫。渐渐的,《西游记》便开始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午读时摊开的书本到上课时也没合上,即使合上了却仍在想斩妖除魔,因此我没少遭老师的责罚。后来我为了不影响功课,决定将《西游记》打入冷
宫――放进书架的“蛮荒”地区,全是旧皮纸书的凌乱部分。记得当时我特意将书页朝外,以至于到初中时才找它。我开始看其它的名著:《三国演义》都是打打杀杀,什么兵策都看不懂;《水浒传》则更是无趣,什么“神行大法”,一点儿也不确切;《红楼梦》就不必提了,刚看书名,就知道没有什么乐趣。到头来,却还是惋惜把《西游记》打入冷宫的这个决定。
升入初中,由于考试教材的原因,我又能够看《西游记》了。不过这次的《西游记》从薄薄的小本变成厚厚的“盒子”了,语言也从白话文变成了文言文了,别说插图,就连双色都没有。但这并没有打消我的兴趣。我依然是看着这些乐趣勃发的内容,读着曲折有趣的故事。记得当时为了巩固我们的知识,老师每天都要提问昨晚读《西游记》的情况。第几回,第几个站点,有什么人物和剧情,答错则抄。这亦是令我记忆犹新。
现在想想,《西游记》这本书,陪了我如此十年,实在是不易,那么我就一定要写。如果没有,就枉读了那么十年的书,枉过了那么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