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被教育要学会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他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流传至今。于是乎,每每到了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学校便会组织我们一起向亲人表达感激之情,或书信,或献花,甚或跪拜。当大家沉浸在这感恩与被感恩的氛围中时,我的内心却对这热闹生了一些疑惑。
究竟什么是感恩呢?在我看来,感恩,首先是要有“感”的意识和能力。“感”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思考和品味。感受他人及时的帮助与支持,感念他人关键的点醒与扶持……来自陌生的帮助常常让我们庆幸自己的幸运,也不吝自己的感激之情。但是,我们对身边的帮助却常常迟钝又无感。与亲友的长久相伴,让我们常常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将朋友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自然无法感受到父母的辛劳与朋友的可贵,也在无意中伤害了最亲近的人。
曾经看过一篇名为《一碗面而已》的文章。文中的女孩因为和妈妈争吵而离家出走。在饥肠辘辘之际,偶遇一个热心的面店老板,老板请她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令她感激不尽。最后在面店老板的引导下,才领悟到妈妈日复一日的、平凡的爱的难得
和珍贵。来自陌生人的一碗面,固然满怀温暖与善意,长久相伴的默默付出,更是含蓄而长情。我们要学会感受那些细小的、平凡的人或事中饱满的深情,不要把它们当作理所应当,甚至弃如敝履。就如同,我们要“感激月亮,更要感激太阳”。
我们不仅仅要学会去感受,还需要打开感恩的眼界。我们不仅仅要感恩,人生顺境,更要感恩逆境与挫折;我们要感谢太阳带给我们温暖,也要感谢风雨教会我们坚强;我们要感念鼓励带来的激情,也要感念批评教会我们成长;我们要感谢一时的帮助,更要感谢一生的指导与引领。用一颗善良、柔软、敏锐的心,感受爱,感受温暖,学会感谢生活中所有的阳光灿烂、雷霆雨露。
当然,感恩并不仅是一句简单的道谢,甚或是机械的跪拜,而是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去感受,然后付诸行动,去回应,去回报。只有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满怀感激,才能自觉自愿、自然而然地把感恩变成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就是习得一种惯例。即一件事情做得久了,潜移默化于内心中,固化为一种生活方式。推而论之,当许多人都学会感恩,那么感恩也就演变为一种习俗,一种传统,而非特定节日的特定形式。
拥有一颗能够感知的心,积极地去回应,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