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题记
在我的生活中,总会有书伴随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带着书,在生活之路上砥砺前行。
三岁时,我认字了,就开始读书了。一开始看的不是幼儿连环画,而是一本精装的《世界名人童话集》。还记得那天我在家里,无所事事,冥冥中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指引着我,让我有了读书的欲望。于是我就随便拿了一本书,没想到从这时开始,我就与书缔结了不可毁灭的契约:当渔夫和他的妻子因自己的贪婪而自食其果时,我拍手称快;当拇指姑娘受尽苦难时,我不禁泪水涟涟;当《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中壮汉毁掉大钟时,我紧张万分,双眼盯着下一步的动向,只怕真正的人才被永远埋没……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这应该是我向书的世界迈出的第一步,让我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生活的多姿多彩。
稍长,我不再满足于童话,我渴望更加前进一步,接触更为美丽的世界。《三国演义》《西游记》《海底两万里》等书,都是我的掌上、枕边书。读了《三国演义》,我明白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读了《西游记》,我看到了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的坚持不懈;读了《海底两万里》,我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幻美丽,也使我长了许多见识,让我变得谦谦有礼、谈吐不凡,全身上下充满了书卷气。同时,读的书也助力了我的学习,自从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后,老师就经常表扬我,说我作文写得好,懂得知识多,并多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读我的
作文。这不仅使我充满了成功的自豪感,而且让我的人生之路走的更加沉稳、坚定。
上初中了,读书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仍在读名著,不过也开始接触其他书籍。《史记》、《战争与和平》、《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刺客信条》系列,都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了《史记》,我看见了中国的朝代更迭、兴亡盛衰;读了《战争与和平》,我感受到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战争大环境下的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读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看到了精神病人的言谈举止,也对他们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同情;读了《刺客信条》系列,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刺客兄弟会在追寻自由意志,对抗圣殿骑士团中的艰辛,但也不乏希望的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我的偏好的作者——鲁迅,他能想别人不敢想,做他人不敢做,拥有自由意志,并且文字言简意赅,使我一见钟情。书已经成了我重要的精神支柱。
我受过两次脚伤,平时只能静坐。不能让身体在路上,那就让灵魂上路吧。我抓到书就看,看着看着,我便学会了鉴别。比如看了深刻的《呐喊》,便会抛弃读之无味的普通小说,读了秉笔直书的《史记》,便不会读迎合帝王的史书。现代文学,如有立意不好,毒害心灵的,我翻一翻就丢弃,但是那些动人心弦、文笔清新的文章,我便会反复品读,不能自已。
就这样,我带着书不断前行,向着远方,向着那美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