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音乐,奏响童年欢快的序曲;家有音乐,低吟少年逐梦的旋律;家有音乐,传递温暖的亲情。
《姑苏行》
记得我在一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到家,爸妈都出去了,留下了奶奶和我。我写完作业,心不在焉地坐在沙发上看小人书,耳边传来奶奶的哼唱声。我好奇地问:“奶奶,这是什么歌呀?”这首声韵悠长的乐曲,仿佛勾动了我的心弦,使我不由自主地跟着奶奶哼唱起来。我哼了半晌,回头看奶奶。她仿佛已经陶醉于音乐世界中,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在我再三询问下,她才回答:“它叫《姑苏行》”。
奶奶是南方人,这首歌是她在北上前南方非常流行的一首民乐。这也是我的音乐激情被激发的原因。爸爸经过我的再三央求,才同意给我报竹笛班。我的老师姓王。他从我吹都吹不响的时候开始教我,一直教到我现在。在这段成长过程中,奶奶一直关心着我的进步。终于在我三年级时,老师说我的水平达到了五级,可以教我《姑苏行》了。它描绘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表达了南方人对和谐安宁社会的向往。谁知这首乐曲经历了无数次的演绎,它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我来说这次挑战,更是超越级别的。在日日夜夜的奋斗中,我终于练会了它。在我练成的那一天,奶奶热泪盈眶,说她想家了,而这首《姑苏
行》,让她找回了家的味道。
《扬马催鞭运粮忙》
这首悠扬欢快的七级曲子,第一次被我吹响,是在四年级的开学季。因为它的节奏之快,使简单的曲子难了许多。我曾经想过要放弃,放弃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奶奶与老师鼓励我,让我重拾奋斗的勇气,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最终我演奏的效果可以达到老师的境界。我如愿以偿地考过了七级。这次经历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让我明白所有的磨练都是为了“曾益其所不能”。
《秦川情》
初一时,我考过了十级。老师让我演奏专业水平的九级曲《秦川情》。各种繁琐的技巧与指法相互融合,但有了之前的磨练,这些对我已不能算是克服不了的困难。尽管它很难,我依然耐着性子不厌其烦地把它吹到完美。这首带有秦腔特色的乐曲,感情色彩粗犷豪放。滑音颤指相互结合,谱写了一份激扬的乐章。激扬过后突然曲调一转,随之响起的是悲愤的哭腔。它体现了秦川人民的热情豪放。
初一课业繁多,我认识,挤出时间,花了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将它练熟,听了我的演奏,爷爷竟然感动得哭了,同样是因为想家!
从此音乐在我家中,不仅仅是我的一项爱好,它变成了爷爷奶奶找回家的感觉的桥梁,更是连接家人之间心灵的纽带。家有音乐悠扬,传递亲情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