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真的很有意思,我认识很多“忧伤”的年轻人。翻开同学们的qq空间,能见到的除了那些搞笑和时下热门话题,就是一些颓废忧伤的主题。但是我想,现在的我们有什么可以忧伤的呢?
我们每天都朝九晚五的上课放学,不断地汲取新知识,不断地面对挑战,不断地提升自己。如今的我们,没有杜甫的“感时花溅泪”和“恨别鸟惊心”,没有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没有辛弃疾肝胆相照的气概。我们有的,更像是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所谓感伤,多为情伤。我们可能忘了“城春草木深”,但我们都知道“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其实,我和她,就真是因书中的“情”而结缘。
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发小、闺蜜,古丽娜。
从小我们就一起玩耍,能有一个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是最开心的事,一本书,我们中的一个读完,再借给对方,我俩都读完之后再交流读书心得。
结起我俩情缘的第一个人是海明威,海明威我们都了解,中学课本说的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虽为落魄写手,却是硬汉一个,最经典的那句“你可以杀死我,但你无法打败我。”可谓风靡一时。乃至于他最后吞枪自杀,我们亲爱的语文老师也认为他并没有败在残酷的生活脚下。我俩都被海明威的硬汉精神所感动,这才是真“男神”。
海明威有
个好朋友,菲茨杰拉德,他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曾被评为20世纪最应该读的一本书,甚至排在了海明威的所有作品之前。在当时的年代,海明威比菲茨更受认可,这从当时的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就可见得。因为海明威的作品带着民族的色彩,充斥着民族的痛苦以及奋斗拼搏的精神,其结局更是让人甚感悲怆。
反观菲茨,作品中满满的儿女情长,似乎菲茨的眼中只有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悲欢离合的伤感。就像纳兰性德的作品并没有资格成为中学课本的重点,一个大男人,却如此凄凄惨惨戚戚,难登大雅之堂。同为美国“迷惘的一代”,二人却风格迥异。说来你可能不信,但他们是好朋友。有多好呢,虽不及管鲍之交,也算是流水知音。
读书就是会让人产生灵魂的共鸣。
古丽娜和我,也是如此,一个是封冻千年的寒冰;另一个是狂躁燎原的热火。我总是蹦蹦跳跳,她却永远淡定。当遇到困难时,我会迷失方向,没有目标,镇定的她总会给我建议,就像黑暗风暴海面上的指示灯,给我希望。
她也有受伤的时候,那次期中考试她意外失误,被老师和父母认为是把精力全用在“看闲书”上才耽误学习的。平日里山崩也不变色的她,嘴角也流出一丝悲哀与绝望,而我,就像暖暖的太阳,给她疗伤。
我们俩,永远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