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张老房子的老照片】
张宸曦
在和家人看照片的时候,我对一张爸爸坐在一间很昏暗的房子里,用一架缝纫机当作桌子在画画的照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便向爸爸问起了这张照片的回忆。
听爸爸说那个时候,祖国还没有现在那么强大,科技也不是很发达,人民生活也没有现在这么富有。爷爷一家有五六口人,挤在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里,这房子是用土坯、厚砖、木板这些材料制作的。结构简单简陋、低矮,房子里甚至没有厕所。门口的小路都是用石头拼成的,很多地方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会泥泞不堪。
在1978年,党中央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那就是改革开放!爸爸和我继续说:“改革开放就是对内改变一些制度,促进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开放就是走出国门,对外开放,符合时代发展大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我家房子也在一直发生变化,从简陋的危房到一房一厅,两房一厅,三房一厅,直到现在的几百平方的别墅。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花园小区,绿茵别墅。记载着的是上海人民生活质量的飞速发展。
通过看老照片,我知道了从1978到2018年祖国的飞速发展。如今与以往有了惊人的变化,人民丰衣足食,一个个住宅小区拔地而起,绿茵草地,让人们快乐地玩耍。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等等高耸入云。还有那完善的地铁和公共交通,让人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城市里?
没有比较就不知道珍惜!我从老房子照片里懂得了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这就是老照片给我上的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篇二:一张回味无穷的老照片】
冯之睿
一次,妈妈拿出一张婴儿的照片,问我们:“看,这是谁呀?”我和爸爸看着照片上胖嘟嘟的小脸,都说是弟弟,妈妈笑着说:“都错了,这是姐姐呀!”说着找出家里的照片想对比一下我和弟弟婴儿时的模样。
翻看着家里的照片,说着、笑着,好有意思!突然,我翻出了一张老照片,照片里一个男孩子大约和我现在差不多的年纪,十来岁的样子。我的妈呀!这……这是爸爸么?这怎么可能是爸爸呢?照片里,爸爸特别的瘦,像一根木棍,又瘦又高,皮肤黝黑,还干巴巴的,一点也不像现在的他。我惊叹着……问“爸爸,你小时候怎么这么瘦啊!”
爸爸说:“小时候,我们一年才能吃一次肉!只有到过年时,家家都要做肉糕,才有机会吃上肉。”—肉糕是老家的特产,用鱼、猪肉加淀粉等做成的,过年时老家的风俗是不吃饺子就吃肉糕。肉糕特别好吃,我和弟弟都很喜欢。可爸爸小时候,最常吃的就是萝卜干、只要有炖土豆,或者煮黄瓜,那就是美味佳肴了。
爸爸又接着说“我们上小学和初中,都是步行好几里地去上学,没有自行车,更没有小汽车。”可我现在上学,只要跨过一条马路,几分钟就到了;远一点的同学,还有小轿车接送。
爸爸还说:“我直到上高中,从没有穿过买的衣服,都是奶奶自己或者村里找人帮忙做的。
大冬天的,只有薄薄的粗布棉衣穿,鞋也只是稍厚点的布鞋,每年冬季脚上都会起冻疮。”爸爸现在脚上还有两块硬币大小的冻伤疤,想想那时爸爸最怕过的就是寒冷的冬天了吧!我们现在呢,一点也不担心天气寒冷,最盼望的就是下雪,而且是鹅毛大雪,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开心的不得了!
如今的生活,比起爸爸妈妈小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以前那个年代,吃不饱,穿不暖。而我们现在,衣食无忧,学习有电脑,休闲有电视,热了有空调,冷了有暖气,出行有汽车、高铁、飞机,特别方便、快捷。很庆幸自己能生活着这个时代,要是以前的皇帝看到了都要羡慕呢,哈哈!
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怎么能不珍惜这大好时光呢?我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辜负了父母和老师的一片苦心!
【篇三:一张外滩的老照片】
张宸依
一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汛墙,背后昏黄的街灯,江面上少有船只驶过,奶奶和爸爸依偎在墙边。这个黑白相间的旧照片让我感到无比疑惑,我觉得现在的外滩非常的惊艳和美丽,以前的外滩怎么会这样差呢?奶奶便慢慢地给我讲起了外滩的变迁。
原来,上海在1921年就发现了地面沉降,潮水上涨。解放后才开始建造了防汛墙,当时是用砖土建造的,高4。8米,到了1995年外滩已经建筑起了1500米长的防汛墙。听奶奶说这道防汛墙还记忆着许多人最幸福的美好时光,有小孩子和伙伴一起用小石头打水花、有人静静地带着狗一起散步、有人依着防汛墙观赏外滩那美丽动人的风景,还有人带着孩子在玩耍,就像一个盛大的典礼……
奶奶说,这个就是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外滩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有了现在的新容貌。因为只有改革内部机制,开放国门,跟上世界的发展,只有站在世界发展的前沿,才能有一个美丽而又强大的祖国。
四十多年前,从浦西向东望去,还只是低矮的房屋,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后的今天,外滩的防汛墙已经成了人们亲水观赏的一个邓静圣地,全长已有1。5公里了!还有一个绿色花园,有着“浦江之睛”之说呢!
晚上,各种大厦灯光齐明的时候,千万不要眨眼!仔细看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的灯光,它们就像女王头上的冠頂,美妙极了!
这张外滩的老照片让我知道了改革开放的道理和四十年人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今天的辉煌,让我们努力为祖国出力吧!
【篇四:一张真实的老照片】
李婧仪
翻开历史的相册有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让我难以忘怀。
这张照片是“八一三事变”日本军部展开了地毯式轰炸。先后调集了20万大军进攻上海,同时出动100于架飞机反复对上海进行毁灭性轰炸。1937年8月28日日机疯狂轰炸上海南火车站。第一批四架日机首先向南站投弹炸死难民500多人。不一会,又有八架日机飞抵南站上空投弹,炸死200多人。车站天桥、月台、铁轨被炸得稀烂,地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月台上横七竖八躺面尸体,上面还压着铅皮和木板。广场上很多被炸死的妇女紧抱着无头缺肢的孩子。一时间烟雾迷漫,哭声四起,惨不忍睹。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孤单地坐在一条被炸毁的铁轨上,浑身是血,无助地哭着,他的爸爸妈妈早就被炸飞了,不然肯定会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在日机夜以继日的狂轰滥炸下,上海遭到严重破坏。仅遭日机袭击的文教机关和学校就达92个,其中被全毁的占75%。上海南站远离交火地区,根本没有军事设施,日军对南站的轰炸,完全是有计划的野蛮屠杀。
如今我们中国的孩子生活在和平的世界里,可其他国家并不太平,许多国外的孩子身边还弥漫着硝烟的味道。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好好的珍惜祖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吧!
岁月吞噬生命的年轮,为指尖一眸淡笑,久而久之,铭记于心。
任馨悦
上海——我的故乡,一座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国际大都市。此时此刻,我正站在这片土地上,脑海里不禁冒出了一个疑问:上海以前是什么样的呢?
好奇心驱使着我行动起来。我找出了一本藏在柜底,有些灰尘的老相册,那些照片都有些泛黄了。我拿着这本沉重的相册,指着里面的一张照片,问坐在我身旁,正在织毛衣的外婆。
外婆接过那相册,目光紧紧盯着照片,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她那饱经沧桑的脸庞露出一丝明亮的微笑,泛着光的眼里有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带着颤音的话语不紧不慢地道来:“上海自改革开放之后,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人们的生活条件十分不好,上海根本没有肯德基。”我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地点个头应和着。“而这张照片中则是上海的第一家肯德基店,那是在东风饭店。那会的肯德基店就相当于现在的高级西餐厅呢!”外婆越说越起劲,“当时的我呀,一听闻这个消息,就像疯了似的赶过去,并且在门口留下了这样记忆。”此时的外婆回忆着年轻的过往,脸上的笑容让她看起来像个孩子一样,她接着说道:“这张照片,我一直小心地保存着,还常常向别人展示炫耀呢!”听着听着,我内心情不自禁地感叹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
仅仅40年,上海便从一个破落的小渔村一跃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了全中国的商业中心。那么未来呢?随着祖国国力的强盛,未来40年,上海的成就无可限量!
【篇六:一张生日的老照片】
徐嘉铖
今天是周末,外面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等我做好了作业,我转头一看,发现妈妈再看手机,我就问妈妈:“妈妈,你在看什么?”妈妈说:“我在看你前年过生日的照片。”“哦!我想起来了,记得是你俩给我在上海最高的环球金融中心第91层的世纪一百餐厅给我过的生日。”
事件再次回到我过生日的那天。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坐落于浦东新区的世纪大道第一百号,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一栋摩天大楼,他也是上海的第一高楼。楼高492米,还被誉为“二零零八年度最佳高层建筑”。
我认为爸爸妈妈让我在这里过生日还是有含义存在里面的。好了先不说这些了,坐在餐厅靠窗的位置吃饭,真是让人感觉蛮震撼的。我从窗边往下看,发现东方名电视塔比这里矮了一大截,更别提耐心而各大银行总部了。爸爸说他在1997年想在这里买房子,他说那时候只要三千元一个平方米,而现在却要十万元以上一个平方了。我大声呼喊对爸爸说:“这不可能!”妈妈对我说:“你小声点,别吵到其他客人用餐了。你不要不信,我把那时候的图片给你看。因为那会儿人们常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接着,妈妈把她刚刚从网上搜到的图片给我看,映入眼帘的却是破旧的土路和低矮的民房,再加上是黑白的,更是显出了那时候的浦东新区是多么的沧桑和落魄。
再看看如今的陆家嘴,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川流不息的汽车和人流如潮的街道。到了晚上,更为壮观,一片彩灯,以各种颜色与形状呈现在天空中。
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今年恰好又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周年,我们应该要感谢我们的邓小平爷爷,是他才有了现在繁荣的景象。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永不停止。我相信,我们的未来必定会更加美好!
【篇七:一张修路的照片】
高瑞
上海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稍微不留意,你就发现自己生活的周边变了。所以妈妈喜欢随手拍一些照片,认为可以留下变化的痕迹。在她给我们分享的一些照片里,我认为变化最明显的,应该是小区里的路了。
小区里的路,维修过很多次,修修补补的,新的旧的痕迹,都很明显。爸妈说,这是老小区,只能这样修修补补。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新变化,但到下雨天,特别是大雨天的时候,感受就特别明显。以前的路,一遇到下雨天,就会有很多积水,上学时,即使穿着雨靴,积水还是会没入鞋里,有时候还会担心摔个跟头。现在呢,路面的积水少了,及时遇到大雨,雨水也能顺畅的流走。原来是下水道被换过新系统了。此时,我才明白,不要仅仅关注表面的修修补补,内里的更新换代才是真正的变化。
小区周边的路,也发生着变化。原本灰色的破旧的水泥马路,已经换成了崭新的黑色的沥青马路,靠近沥青马路的最里面,还多铺了一圈红色的步行道,专门供行人步行或者慢跑使用。照片里,小区周边的路,是没有专门的步行道的,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在这一条道上行使,拥挤不堪,还特别危险。现在,则在步行道和车道之间,隔一段距离,就安装了一段栏杆,栏杆上还有花盆,种植着绿植和杜鹃花,将行人与车分离开来,感觉上安全了很多。
上海的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而且还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真好!
【篇八:一张外公的老照片】
王越妍
暑假的一天,我在外公家的一本旧相册里翻到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外公穿着一套深色的中山装,带着一副眼镜宽边的眼镜,依靠在台阶的护栏上。照片的右下脚有“上海”的中英文,还有一行“外滩留影1979”的小字。难道外公年轻的时候就来过上海?
原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起,外公在供销社担任经理,在计划经济年代,他主要负责根据计划到全国各地采购紧俏的商品。大到代表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缝纫机、收录机、自行车和手表,小到日常生活需要的油盐酱醋、化肥和煤油等,对,煤油是当时家庭中做饭烧菜和照明的主要商品呢!这张照片就是他和同事一起到上海出差时在外滩拍摄。
外公说:当时他在供销社工作,最畅销的商品要属缝纫机、收录机和自行车了。他指着外婆房间的一个老古董告诉我:这是缝纫机,当年还是我送给你外婆的一件礼物呢。计划经济时需要凭票购买,是一件珍贵的礼物!缝纫机有着黑色的底和金色的装饰纹,当踩上脚踏板,机针就会带动缝纫线将衣片缝合,来来回回留下爱的痕迹,为家人留下一件件漂亮新颖的衣服。
外公又带我去看了阁楼的另一件古董——收录机。长方形的塑料机身,两边是圆圆的音箱,上面各写有“高保真”二字,音箱的中间有两个透明的“小窗户”,外公按下机身上方的按钮,“咔嚓”一声,一个小窗户打开了,里面有一盒磁带。外公说,这是CD和App播放器的始祖,妈妈当时就是用收录机练习英语听力。
看到这些东西,我觉得又惊奇又神奇。惊奇的是老照片和这些老古董离我的生活那么远,神奇的是它们又离我这么近,它们就像温暖的灯,点燃了外公过去生动的青春岁月。它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家族的回忆和爱。
【篇九:一张外公外婆的老照片】
胡振皓
今年的重阳节,我们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以“浓浓重阳节,深深敬老意”为主题,引导同学们搜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轻时的照片,了解照片中的故事,听听长辈们的分享。
我的外公外婆,今年已经60多岁了。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得和谐幸福。那么他们年轻的时候是怎样生活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外公外婆的身边,和他们一起寻找以前的老照片,探究他们从前的生活。
外公外婆给我看了一张他们的结婚照,并给我讲了他们的故事。他们年轻的时候,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物资非常贫乏:照相机是黑白的:拍结婚照时,用的花是向照相馆借用的塑料假花;居住情况也不太稳定,随时要准备着搬家;那时马路上的交通工具十分有限,除了几部仅有的公交车和工厂里生产的卡车以外,就都是毛驴车了。拉车的毛驴会经常在路上排出粪便,所以导致那时的马路会臭臭的,脏脏的。听了这些故事,我知道外公外婆生活的那个年代,条件十分艰苦,生活也很困窘,但是他们却以苦为乐,生活得很幸福,这让我感到很惊奇。
是什么样的精神使他们以苦为乐呢?我想是因为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吃苦耐劳,不轻言放弃。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惜别大上海,泪别父母和亲人,远离自己熟悉的家园,到外地去工作、生活,他们很勇敢,也很独立。
正是因为外公外婆经历了从前的艰苦生活,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日子。我们今天的这些美好生活,全是靠像他们一样的老前辈打拼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能用自己的努力,为国争光,报效祖国!
【篇十:一张电视机的老照片】
王弈宸
这张照片右边是我妈妈上小学时候的样子,左边是一台电视机,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台电视机屏幕的后面像个大大的旅行背包?”因为这是80年代初的电视机,使用显像管播放影像,显像管体积较大,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很多,所以当时的电视机又庞大又笨重。
妈妈告诉我,这台老电视机的屏幕只有9英寸,竟然比9。7英寸iPad屏幕还要小,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更令我瞠目结舌的是:当时的电视机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还属于家庭奢侈品,自从妈妈家有了电视机之后,左邻右舍都纷纷来“围观”,经常争先恐后的来看电视节目。这台老电视机大概要一到两百块钱,别看才一两百块,当时的一两百块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几万块哩!另外,受当时技术所限,这台电视机只能放出黑白影像,无法放出彩色影像。电视机上方有两根“小辫子”,也就是天线,通过无线天线接受电视信号并传播影像。这种无线发射信号的方法有很多缺点,不过在当时已经非常先进了。那它有什么缺点呢?如果发射的信号遇到墙体等阻挡物时,信号会被截断,无法发送给电视机,接受不到信号的电视机,也就无法显示影像,只能看到一片“雪花”。
看了这张老照片,又听了妈妈说起最初的电视机,我迫不及待地上网查阅了电视机的发展史: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显像管到液晶屏,从球面到平面,甚至到现在的曲面,一路走来,跌宕起伏。我不仅看到了电视机行业的发展,也深深感受到我国蓬勃发展的科技,正是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得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产品的价格也越来越亲民。如今,电子网络信息技术也广泛运用于电视机上,使得电视机除了看电视节目外,还有更多的功能,使得人们的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的蒸蒸日上,让市场繁荣。但我见识了国家40年以来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
【篇十一:一张电视机的老照片】
王语
无意中翻到一本相册,相册略有泛旧,我的好奇心一下子涌了上来。我慢慢地翻开它,突然有一张照片让我有一股熟悉的感觉,上面写着通波小区。
嗯?通波小区?这不是我以前的家吗?我津津有味地往下翻,突然有一张老照片让我目不转睛,上面也写着通波小区,可却与上面的截然不同。
我听爸爸妈妈,同学和新闻上说,有轨电车马上开始运行了,能够有效缓解中心城镇的交通压力,为绿色出行提供好的选择,并且30分钟可以到达松江工业区及新城,衔接上海中心城区,45分钟可以到达昆山,嘉兴等,通往杭州、苏州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市政府提出,至203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河湖面率不低于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5平方米,以社区公园为基础,郊野公园为亮点,城市社区400平方米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5分钟可达覆盖率达到100%。
当再一次经过通波小区的时候,我发现楼房外墙刷漆了,路面也经常有一些洒水车经过,地面上结的蜘蛛网也不见了,马路变得非常干净。
啊!这座城市的变迁是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见证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