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不是什么伟大的、轰动的事件,而是一种行为习惯,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有着密切的联系。上周六,我就在公交车上接受了一场关心行为规范的挑战。
那是一个下着小雨的日子,我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也许是下着雨的缘故,车上乘客并不多,只有寥寥数人,其中便有几个和我早上还相仿的孩子。
车厢里闷闷的,其中一个孩子喝完饮料后,随手一扔,易拉罐撞击地面,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仿佛是对这种行为的抗议,这使本来就沉闷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易拉罐滚到了一个大约三十岁上下的叔叔脚边,我用余光观察着他,看他会如何反应。只见他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便继续低头看手机,丝毫没有理会那个易拉罐。
随着司机的一脚刹车,易拉罐又移动到了那个将它扔出的男孩旁边。
这次,他毫不犹豫地伸出一脚,将易拉罐踢出老远,易拉罐痛苦地旋转着,撞到椅子发出很刺耳的噪音。
“真是的,还没有一点规矩。”我后面的一位妇女小声嘀咕着。
我按捺不住了,站起来,在他们惊愕的眼神中,大步迈向易拉罐,弯腰拾起,然后轻轻放进垃圾桶,整个过程不到五秒钟。
试问,那个小孩、那个叔叔,是不愿意浪费那五秒钟吗?那位妇女意识到了了这十分不规范的言行,是不敢站出来指出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在这场关于规范的挑战中,他们都是失败者。换言之,他们不愿弯腰拾起的,不仅仅是一个易拉罐,而是自己言行举止的规范。
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从身边的小事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是否有着规范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