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常常被美文古诗所吸引。我喜欢“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也敬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
每天放学后的半个小时是我最开心的时光,因为我和妈妈会坐在车里朗诵美文。妈妈认真的聆听我的朗诵,在回家的途中伴随着朗朗的书声。
一段时间以后,我就不不想继续下去了。我的情绪时常低落,成绩渐渐下滑,我没有心情去朗诵了。坐在车上,戴着耳机,左侧坐着妈妈,我看向车窗外光怪陆离的景色——两旁的树矮小孤单,蝉鸣让我感到心烦意乱。天空越发昏暗,没有半点云彩,风儿胡乱的吹着头发。车后的尾气与尘土扑面而来,我不禁捂住了口鼻。妈妈担忧地问我:“你这两天怎么不朗诵了?”,我带着耳机,假装没有听到,一声不吭,就这样安静了一路。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抬头望向天空,一片黑暗,只有那路灯忽明忽暗。
直到几周后,又该写读书笔记了,我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就随手打开了新华社阅读,历史记录里有一篇写“家”的文章,文章写汪曾祺对家的理解,写大马哈鱼在快死去的时候,回游到出生地。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最吸引我的,最吸引我的是这篇文章的音频
。音频那头是一位女士的声音,她的声音跌宕起伏,娓娓道来。让我看到了家的美好,别出心裁地穿插了背景音乐。我很是敬佩她,她让我有了继续朗诵的冲动。我是不是也该继续下午呢?我又重听了一遍音频,听完之后,我不禁回想起我曾经朗诵的声音与妈妈的笑脸。虽然曾经的朗诵不算好,但明亮激昂。那段时间,我的阅读量剧增,也有记好词好句的习惯了。我和妈妈的关系也亲密无间,就像知心朋友一般。可现在呢?每天变得冷漠孤单,对朗诵没有了兴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下定决心,继续坚持每天朗诵几分钟。
可惜出师不利,第一天我才读了几分钟就不想读了。第二天也同样,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朗诵。我和妈妈说了我的想法,而她却说:“那就每天少读点,但是最好坚持。”我听了她的话,每天只读八九分钟。渐渐的,我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兴趣也一天比一天浓,我沉浸在朗诵的世界里,我仿佛找到了心灵的驿站,修养身心的港湾。它不需任何修饰,始终在潺潺细涓中流淌,它又归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