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假回家的途中,我与奶奶坐在出租车上,窗外的景物飞快地闪过我的眼帘。窗外满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来来往往的车辆络绎不绝。街上再难见那种老街老巷,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耸立在城市中央的高楼大厦。眼前的景物熟悉而又陌生,使我略微怔了一会儿。
出租车行驶的很慢,因为正值我们学校放月假的时候,所以这儿周围的街道十分的拥堵。好不容易出了瓯海大道,走进了六虹桥的范围,路面渐渐显得空旷了起来。
这里正是我从小生活的城镇,经过的每一个地方我基本上都还记得起来。只是有些旧建筑已经开始翻新了,我辨认了许久才认得这曾经是哪儿。也许是因为我在寄宿学校待的太久,外边的事物早已变化,还是怎么的,这不得不让我感叹变化如此之大。
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了我记忆中的地方。“接下来应该是永庆街了吧,终于要到家了!”我心里高兴地想道。
我的回忆渐渐浮上脑海……
这是一条热闹的老街,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街的两旁有许许多多的小摊贩,摊上有许多琳琅满目的小玩意;街道旁的菜市场整天也没有安静过,总是汇聚着喧闹的人群;每到元宵节,总会有走花灯路过这一条小小的街道,一个又一个火红的轿子与灯花,十分的亮眼……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每天晚上的打糍糕了。那时候,每天晚上都会有一个来打糍糕的中年男子。开始打糍糕前,他总要热一热身,大呼一口气,才拿起打糍糕的石台旁边的大锤子,开始打起糍糕来。一下,一下,打在那糍糕上,每一锤都十分有份量的样子,好像他有使不完的力气。打完糍糕之后,他要洗一洗手,开始将糍糕捏成不同形状的样子。他不时把年糕抛起来,拉开,再在头上转几个圈,又不时把糍糕扭成麻花状,再拉开。待
/
拉的到时候了,他便把糍糕放在石台上,用手拍来拍去……大人们看了叹为观止,纷纷说“再来一次”,而小孩子们只是看到这手上的年糕,嘴馋了起来。我还记得有次看完打糍糕时,那个打糍糕的人掰了一块糍糕给我吃,我感觉那味道甜滋滋的,但随后奶奶看到了,便说了我一句“泥头”,拉着我走了。在路上,我又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小玩具,奶奶不肯,我就不依,倒在地上不肯起来,奶奶没法子,只好摇着头买下了玩具……
将飞扬的思绪拉回车内,车逼近了一个被蓝色围栏围起的庞然大物,司机猛地一转弯,绕了过去,直接开到了我家小区的门口的街道了。
“咦,这里是哪里?”我惊奇的问道。
“这儿是永庆街。”司机说道,“这儿最近在搞什么高架,这一块全部拆啦。”
我怔怔地望着窗外,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呀?
奶奶看我困惑的样子,便解释道:“十几天前吧,你还在学校呢!这里老早说要拆啦,结果拆的比我们的老房子还慢。住在旁边的房子里哟,每天晚上轰隆轰隆的,吵死人啦……”
我有些失神,那条老街不在啦?
那条不是很大的小街,热闹的小街不复存在了?
……不知不觉间,车已经开到了家门口。我匆匆忙忙地跑到楼上,走进家门,打开窗户,我看着对面正在施工的工地,一个个工人在上面堆上了一块又一块的石砖,铺平了坑坑洼洼的地面……
……
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繁荣昌盛的标志,就连路边的霓虹灯也变得愈加五彩斑斓。老街在变迁,城市在变迁,国家在变迁,世界在变迁。这是一个在不断变迁的世界。这仿佛是为了象征世界的飞速发展,在不断加快着前进的步伐。但这种变迁,似乎改变了原本的城市温馨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