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吃饺子咯!”记忆中,每逢听到这句话,必然是奶奶端着一盘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走来,吆喝着全家来吃。
奶奶是一个地道的东北人,从小在山东长大。当年因战乱乔迁于南昌,虽然已经在南昌待了几十年,却仍未丢失对面食的真挚情感。从我记事时开始,家里常常吃的就是面条,馒头,包子,饺子一类的食物。
奶奶包的饺子全凭自己一个人手工完成。从调制饺子馅到和面、发酵,再到擀面皮、包饺子,每一个步骤奶奶都已熟记于心,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不慌不忙。小时候,我常坐在奶奶身边,仔细端详。我最喜欢把小面团一一摁扁,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极有趣的事。但奶奶笑着对我说:“你看你,摁得不圆饺子皮是擀不圆的。”只见奶奶用厚实的手掌,仿佛有魔力似的,轻轻一摁,一个个圆圆的面皮初形就出来了。看着奶奶的手与面团的紧密接触,起承转合间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饺
子做得如此好,我知道那是时间的历练以及奶奶的多年经验,更有奶奶对全家的爱,似乎都包在饺子中,吃进我们的胃里,流淌进我们的心中。
每个除夕夜,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吃过晚饭后,奶奶便着手准备午夜的饺子。爸妈在客厅看春晚电视,我则耐不住寂寞,走到奶奶身边,看她又一个个地包着那爱心饺子。刚下锅,奶奶便不停息地搅拌,奶奶和我说,煮饺子是一个不停要使饺子翻动的过程,以免饺子粘在一起。整个过程持续五分钟之久,却未曾看出奶奶的疲惫。快煮熟时,饺子已经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我在旁边看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奶奶还会在吃之前拌好大蒜泥,再滴几滴香油、酱油和醋。那晶莹剔透的饺子出锅了,轻轻咬一口,饺子的清香就在嘴中流淌,那是饺子的味道,那是奶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