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城市里一个宁静的小角落,它既融于这座城市,又显得别具一格,她安静的接受每天第一缕阳光,安静的在月光下睡去。
第一次步入三坊七巷,我是带着好奇来,也是来寻找惊奇。南后街牌匾下,迎面而来的木香遮盖了背后的喧闹,突然有点感动,莫名的感动。
曾经有作家高度赞美三坊七巷的窗棂,我则是被门所牵引。门后的世界充满新奇,填充我的心,我不知疲倦地奔跑,只是忍不住窥探每一扇门背后。此时的三坊七巷还在修缮中,大大小小的门不少还是紧闭的,可只要给我一个小小的一个洞,我就高兴得不得了,努力去编织其间的浪漫。
衣锦坊中的郑氏大宅,朱红色大门,尽显富贵之气。惊叹声伴随着我而入,却在一处停止。那是“水榭戏台”,略显破旧的“水榭戏台”在与我对视的一霎那,送给了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台上,我仿佛看到《女人花》中的黄梅儿在含笑吟唱;宾客席上,有宝玉的无奈,黛玉的委屈,湘云的愤慨,“呵。”我竟忍不住笑出了声来:宝玉啊,你怎这般糊涂,弄了个两头不是人……静静凝视眼前的这一片景象,突然,想起了李书磊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这一生的中国旅行就是为了印证我们的读物《唐诗三百首》。”这里虽没有唐诗,但我依然找到了那种“印证”的感觉,如沁人心脾的悠悠茶香。
依然在郑氏大宅,这庭院数不胜数的地方,依然稚嫩的我以为只是从这一头跑到那一头,却又一次被迫停下脚步,疑惑,这不足20平米的院子,一口天井,一缸莲,仅此而已。他们是如何在这小天地里铸就美丽?在这里谱写自己的快乐?我寻觅
/
。抬头,望见城市高楼的一角;低头,看见一白衣少年翩然而入,挥挥扇,眼里是对莲的爱意,挥毫泼墨,怡心一笑后去罢。我顿时生悟:高楼大厦,柏油马路,是现代人的野心太大了吧,看得太远,以至于失去了方向;而他们,执著于这一方烟火,精心雕琢着这个雅致的小世界,每一天似乎都是不一样的。“光禄吟台斗诗”“闺香传诗”的佳话,在他们眼里可能只是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青瓦白墙,没有烟雨,依然可以朦胧。
收敛起那颗玩心,我飘忽在小巷上,轻轻踏着脚下的青石板,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想象着,我足下可能留着冰心的冥思;想象着,则徐的马蹄曾从这里踏过……细腻的心思与初入时截然不同。古乐器店里传来魅力的箫声,在这古街的上空徘徊……
又一次偶然的相遇,把我的心又打开了一窍。朴素的衣裳进入眼帘,这是和老伯的第三次相遇。他对我会心一笑,我亦礼貌性点了点头,这一切发生在三坊七巷是那么和谐。他的笑,是看出了我眼里流露出对这一砖一瓦的爱了吗?我点头,是我看出他对这文化的追念。
不,不是追念,应是铭记,这文化永远不会过去,它属于三坊七巷,留给每个来这儿的游人。“中国无数大大小小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就不单单是一片风景,它远是一段历史,一种境界,一种终于相认的亲缘。”三坊七巷正是这无数大大小小中的一处,说三坊七巷代表福州,倒不如说这有福之州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三坊七巷。
我想我爱这有福之州,因为有一片光辉,映照这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你若问我为什么我的眼里闪烁光芒,因为我对这一方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