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冷冷的北风吹过大秦的苍穹。
寒风凛冽,草木萧瑟,满目凄凉。再望一眼这最后的尘世红颜,往事历历在目。变法已成,生又何欢,死又何惧?我,不为那件事后悔。
那一年,也是这样的一个冬天,依旧是满目苍凉。
那时的我,刚刚艺成下山,怀揣一腔报国热血,在大秦的长街上游荡。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我想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报国之路,一展平生之志,为秦国的强大和百姓的安宁贡献平生所学。
那一年的冬天,天出奇的冷,历经半年游荡,仍一事无成,只能靠朋友接济度日的我,内心无比的焦灼。“师傅,您不是说过了么,您的术法一定可以在秦发扬光大么?可,路在哪里呀?”
“鞅,快来看,快来看呀,大王招纳贤士了啊!”好友公孙弘手拿一张选贤告示兴冲冲跑来。“明天正午,大王在朝堂上要接见你哪!”我知道,这是弘大力举荐的结果呀。
第一次站在宏大的厅堂之上,心里涌起一丝不安,但更多的是兴奋。
“公孙鞅,我大秦该如何才能民富而国强?”耳边传来孝公威严的发问。“启禀大王,民为国之本,应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废世袭、建军功……”“大胆贱民,竟敢口出狂言,祖宗制定的法制岂可说变就变!”旁边有人开始气急败坏。“让他说下去!”一声威严的话让朝堂又静下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我大秦,地势辽阔,人民勤耕,唯变法方得民心、兴农耕、固国本、强军士……”当我口若悬河说完后,抬头,正遇到了孝公投来的一缕暖暖的眼光。“先生之言正合孤意,即刻赐公孙鞅为左庶长,总领变法之职!”
于是,第二年春天,在秦王的大力支持下,我实施了变法。面对新法,有权贵的阻挠,有百姓的迟疑不决,有将士的担忧……“鞅,这几天街头很多百姓都在议论你的新法呢,都说是大王一时兴起,根本实行不了。”公孙弘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看来要取信于民方可推行新法呀!”我若有所悟。
于是,第二天,我向大王求得圣旨,立一横木与南门,有谁能搬去北门者,赏十斤。告示贴出后,围观者熙熙攘攘,可没一人报名。“怎么办,看来百姓还是不相信呀?”正当我心急如焚之际,一个黑壮大汉挺
身而出,“大人的话可是当真?”“不错,只要你能搬去北门,我手里的十金便是你的!”“好,请去北门等我!”他兴冲冲搬起横木朝北门走去。等我赶到北门把十斤递给他时,随行的百姓发出了一阵阵欢呼“是真的,看来大王真的要实施变法了!”
紧接着,一条条束缚百姓耕作的田间阡陌被挖平,老百姓得到了自己的土地;军队里也发布了建立军功就可以提拔升职的号令;废除了以前各行其是的度量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度量标准,奸商们脸都绿了……
变法如东风,一时间,吹去了秦大地上的阴霾,一股崭新的气息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升腾,秦国终于雄起了。来年春三月,挥师伐魏,破敌城十座,虏魏公子昂,魏向大秦进贡万金求和;五月,周天子派使臣祝贺;六月,燕、齐、吴、宋等大小十余国皆来祝贺,一时间,大秦光耀天下。
秦王对我的赏识,民众的称赞,让我,开始飘飘然了。
每次走在街上,望着百姓那一张张微笑的脸,我便觉得变法之道是对的,任流言四起,我亦不后悔。
渐渐地,大王也在一片欢腾声中迷失了,一些小人开始得志,他们在朝堂上蹿下跳,鼓弄是非,污蔑新法。我知道,缘由是那次太子之师犯法,我一样对他鞭刑五十、割鼻。我深知这样做的后果,但,我不后悔。
法不可违,面对那些权贵的阻挠,我依然坚决地实施新法。但,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大王竟然在一次狩猎后重病而逝,太子即位,为惠王。对此,我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该来的终会来,一道圣旨像噩梦般轻飘在我身边。接过圣旨的我,愣了。“公孙鞅,深受重恩,不思报效,勾结外国,意欲反叛,赐五马分尸!”
五马分尸又有什么可怕,严刑逼供也并没有什么。只要能强国,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死,又有什么可怕!对此,我从未后悔过。
一阵阵凛冽的北风,吹过人山,吹来百姓哀叹;吹过人海,吹来世态炎凉。
马绳已绑在身上,凄冷的北风刀锋般刮过我的面颊。望着那一张张奸笑的脸,想起秦国终于强盛于天下,百姓再无流离失所,一颗坚贞而苍凉的心啊,何曾言悔。
呼啸的北风,从天边带来一片片雪花,也带来一曲悲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