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耳朵总是僵的,摸上去冰冰凉凉却又软软的,人老了听不见电视机中五花八门的声音,却能听见窗外轻柔的鸟叫声,以及变化万端的风声。
一九六零年,他沉浸在那寥寥无几的几本书中,探索着未来,寻找着理想。残破的房屋与窗户在大风呼啸时不停地作响,使得家中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声音,他很纳闷,却又习以为常,努力地从泛黄的羊皮纸中搜寻什么,手指被冷风吹得僵硬,却依旧能感受到那指间粗糙的感觉,大风吹着木屋发出的令人作呕的“咯吱”声仍在继续。
一九七零年,他戴上了眼镜,他知道了风为何会有声音,天为何会有阴晴之变。他在当地寺庙中教书,虽然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有不少的学生每天登门求教,但他依旧担心那些戴着红袖章不分是非的人,最终,他还是被文革害得流走他乡。他站在那刺骨的寒风中,望着那些五花八门的大字报挤满墙间,风声中夹杂着“依依呀呀”的议论声,非常刺耳。他想用
双手捂住耳朵,请求风声能早些停下……终于,风歇息了,“嗡嗡”的响声由耳中传入他的心中,即使是再强大的内心也无法抵御一群盲目的人对知识的侮辱,狂风吹得废墟边烟尘四起,他迷惘了。
一九八零年,风变得轻柔了,他渐渐不怎么厌恶害怕这风声了,街上突然不见了那些迂腐的叫嚷者,他进入县上最好的学校教书,又一次备受尊敬与爱戴。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博学的老师,是在文革之风的“洗礼”下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好老师。坚实的墙壁挡住了烈日与狂风,一却都好起来了!传播文字是他的使命,数十年的风声都流进了时光里,永远成为了记忆。
一九九零年,他不再流离失所、异乡漂泊了,他回到了温暖的家中。书架上堆满了数不清的书。风声很柔和,平缓地掀起窗帘,他走路与交谈都慢了下来,静静地望着湛蓝的天空与整齐的平房,享受着清爽的微风与欢快的鸟鸣。
外公他终于可以,永远地倾听那愉悦的风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