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费乘以115%
原成都市32中67级5班下乡知青石建华
我工作调动,到五冶建设总公司直属机关,在计划处合同预算科工作半年以后,审核预算的能力比起半年前,的确是轻松自在多了。不论是土建,还是安装,只要是预算送到我这里,用不了多久,很快就能给预算的编制单位有了准确地回复。同意还是不同意,还是修改以后再批复。很快就会有回音。这一点让预算的编制报送单位非常满意。审批的效果也比以前好得多了。
半年以后的一个下午,五冶四公司机械科的一个预算员走进我们合同预算科的办公室,交给我们科长一份预算,科长接过来看了一眼,随手转身就交到我的手上:“你给审查一下,该咋办就咋办。”说完就走出办公室忙别的事了。
我接过这份预算一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签证预算,这个签证就是现场的一个改造工程,就是有几盏灯和一点管线,内容相当零星。整个预算项目还没有写满一页纸,没有图纸,就是一个非常零星的水电安装的典型签证工程。这个工程量经过五冶现场工程指挥部的有关人员核定,已经确认过。基本上无需再审查了。
既然相关技术专业人员和有关领导,对该预算的工程实物量已经确认,他们都已经签过字认可了,我们也应当相信现场指挥部的签证。工程量不动了。我只是简单地拿着《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四川省估价表》参照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的工程内容,看看定额编号及分部分项工程子项价格和相关计算与现场实际的工程量项目内容是否相一致,计算结果基本上正确就可以了。那时候的计算工具,很多都是用手工笔算。在合同预算科。我搬出了那台大功率的电子计算器。那个预算员看着我颁出的那台电子计算器。站在那里瞠目结舌。
在保留3位小数的前提下,针对这份预算中已经核定的定额单价,以及定额单价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与预算中的工程量相乘的结果。得出的合计结果,经过再次核对检查和计算。概预算的直接费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计算结果完全正确。
接着核对间接费。根据实际完成的安装工程,间接费用的取费标准按照当时[1978](78)号文件规定,应当是(人工费+机械费)X115%。
该预算的直接费合计结果已经确定,直接费合计中的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数也已经核定。这份预算的间接费取费基数结果已经确定。
我又核对了一下这份预算的间接费取费一行,这份预算上面清楚地写着的结果是按照直接费X115%。再往后的几项相关费用都不需看了,肯定都是错的。
于是我抬起头问这个预算员:“78号文件看过了”
这个预算员回答:“我看过好多回了”
我又问这个预算员:“你告诉我,安装工程的直接费包括哪几项费用,安装工程间接费的取费标准是如何计算的?”
这个预算员大大方方地说:“直接费包括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大部分,安装工程间接费(人工费+机械费)X115%。”
我不由得笑出声来:“看来你的概念是清楚的。”
这个预算员回答:“我随时都在看。起码的概念应该还是有的。”
我拿着她送来的那份预算,指着其中间接费取费的那几行数据,问她:“是不是应当该这样计算?”
她接过去一看,自己也忍不住发笑了:“我把直接费的合计结果当成人工费加机械费的合计金额数,看错了栏,也填错了行。这个预算给弄得太大了,大得也太离谱了。”
核定得结果当然很简单,她主动提出来,笑着说:“我现在就拿回去重新算,隔两天再给你重新报过来。”
几天以后,这份预算她重新上报,价格和费率重新做了大幅度地调整,该工程直接费合计中,所包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三大部分,及其该建筑工程间接费等计算和书写完全符合要求。经过我再次核定无误后,签上名盖上公章预算生效。
十几年以后,这个预算员也调到合同预算科里,我们还真成了同事。她常拿着这件事跟我开着玩笑。说她编制出来的第一份预算,就在我这里被修理了。还说就是因为那份预算,把她带进了建筑工程预算的行业。那份预算是单位上的领导,临时抓公差要她编制出来的。刚编好就拿到合同预算科。正好是由我来审核。所以她说我是她的第一个预算老师。以后她常来我们合同预算科报审预算。大家也就熟悉了。
79年,也是我在合同预算科里逐步站稳脚跟。每天上班都会遇上不同的问题。为了积累经验。我专门准备几个小本子,把每天处理问题的大致步骤记下来。
第一、产生问题的基本原因。
第二、问题产生以后会带来那些反映。
第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积累的多了,工作起来方法也就多了。而且这些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没有一个定数,很灵活。相同类型的问题,处理的方法也大致相同。
审核施工图预算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要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基本条件。根据当地的建筑材料分部和价格,钢材木材水泥等年供应主要国控物资的供应渠道,大宗建材的自然资源是否已经落实。
例如我在审核江油长城钢厂宿舍工程。就发现当地的砂的颗粒比较特殊,它比我们常见的砂粒径不同,比我们常说的中砂粒径要小一些,但是又比我们上说的细沙,相比之下粒径要大一些。这种沙子就像是我们在口头语上说的二混子砂。当地就只有这种天然砂。
采用这种天然砂做建筑材料,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有了技术上的论证认为是可行的。为了适应这一新情况,街必须从经济上就要做必要的调整。需要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配置混凝土和水泥砂浆以及混合砂浆的配合比。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资条件。这种新配置的水灰比,肯定和预算定额所涵盖的水灰比不同。按照预算管理机关的相关规定。可以对混凝土、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做适当的价格调整。
进行调整的依据,首先来源于现场,五冶中心实验室做出的各种混凝土、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的配合比,
当地大宗建材的市场价格。
现场水泥供应已经被核定不变的价格。
具体的计算,这里就不讲了。经过了价格调整以后的混凝土价格、以及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的价格就作为我们以后核定该工程预算造价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报送当地建委管理部门备案。
有了上面的那些前提和要求,我到了江油施工现场,根据上面提供的各类依据,每天都伏案计算。没有计算器。就用手工计算。画图表。列出计算式。反复计算经过再三核实后,填入表格。作为上报和存档资料。以后,在江油地区施工,我基本上都采用这份资料上的配合比。只是在价格上按照当时的价格做是当地调整。
现场机械台班的换算问题,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例如现场的钢结构安装中,实际需要的吊装机械,往往大于预算定额所涵盖的施工吊装机械。两种机械价格的比值换算,没有问题。谁都可以算得出来。关键是间接费率的计算。
在这里要控制一个问题,在预算定额规定的机械费用,按照预算规定的范围,照例按规定计算不变。间接费按机械费乘以115%记取
超出预算定额以外的。增加的那部分机械费,要分清楚它使用的机械,是从外面租赁来的,还是单位内部自有的。按照预算管理机关的有关规定。
假如是从外面社会上租赁来的,间接费按超出预算定额以外的那部分金额数乘以30%记取。
假如是施工单位内部自有的,间接费按照超出预算定额以外的那部分金额数乘以12%记取。
通过日常的施工图预算审核,对我自己的确是一个提高和锻炼。在合同预算科里,我每天接触过五花八门的专业,遇到的问题各式各样。我在合同预算科里,的确能够独立实际解决问题。处理日常的预算。但是不管怎么说。一遇到具体的问题,首先要回想一下,是否曾经处理过这样的问题,感觉到某个问题上次那么处理过,没留下啥后遗症,就照猫画虎。按照在那里就事论事。我也感到只凭着经验办事,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毕竟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在头脑里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
1979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们计划处的领导与合同预算科的科长和牟实钧老师及郑洪礼老师等在一起研究决定,根据当时五冶建设工程预算人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在成都地区全公司范围内办一个基本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专业培训班。要办斑,就得解决教材问题。
请看下一节《渡口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