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闲居无聊时,我总爱听上一段豫剧,在优美动听的乐声和字正腔圆的唱声中,我的心情无比畅快。
小时候,我就和豫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个物质及其匮乏的岁月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非常可怜。记得在我小时候,老家周围四五个村庄没有一台电视机.最令人兴奋的是每年的正月十五、二月初二、初八、九月十三这几个家乡古庙会到来的时候,逢会的村镇必定请一个戏班子来唱四五天戏,《打金枝》、《三请樊梨花》、《刘墉下南京》、《三哭殿》等传统剧目年年唱,回回听,戏场里总是男女老少,人山人海。那些识戏的老年人和不识戏的小孩子,总是戏还没开演就来到戏场。
大戏开演前总要先传一阵锣鼓,大概是催促观众快点到场,戏就要开演了。 戏正式开演了,第一个剧中人上场的时候,识戏的人就能立即说出今天唱的什么戏,不识戏的人也可以叫出这个演员的名字。年纪尚小的我又是站在大人身边,不必担心听不懂台上的戏,因为身旁的老人们边听边解释着,甚至下一个将要出场的是剧中何人都给你讲出来,我对戏剧的欣赏大概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童年的记忆中,我们村也曾唱过大戏,在村东南的一块空地上,搭起戏台,一连唱了五天,天天仿佛过年似的。我记得开始唱戏的前一天,全村男女老少欢天喜地,男人们慌着赶集买菜,女人们慌着去娘家请来爱听戏的老人,东家请来了姥姥,西家请来了姑妈。年轻人用架子车把年迈的长辈请到家后,女人们先做一顿丰盛的大餐,一家人先叙叙旧,拉拉家常……
第二天上午,各家各户,男女老幼,搬着板凳,早早来到戏场,找片儿好地方坐下来,边说边笑,等着戏剧的开演。戏开演的时候自然是有边看边讲的,有边听边笑的,整个戏场,台上鼓乐齐鸣,唱腔悠扬,剧情扣人心弦,台下观众其乐融融!
近年来,农村的人越来越忙,过了年,除了老人和小孩,多数年轻力壮的,不分男女,大多搭乘通往全国各地的客车火车打工去了,不是逢到家里有特殊事情或农忙季节,一般是不回家的,所以,现在每逢古庙会到来的时候,一般很少唱那种搭有大戏台子的全场戏了。如今想起少年在家度过的岁月,心里还真有些说不出的留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