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送来一碗柳穗,是蒸熟的,一寸长短,嫩黄色不退。很早就听说过,民众遭遇年馑,青黄不接的年月,春季挖野菜、摘柳芽嫩叶以充饥。
那时的寒冬已经退却,阳光开始明媚的柳林,春水荡漾的柳岸,是无心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无意“一江春水向东流,柳风折柳”的寄意萦怀。时代和年景已经困顿到是否存活的地界,人生的心念只有一个胃,生命的物理是胃口张大:那皮囊竟然是萎缩之后,张开巨口,在野外寻寻觅觅。
生命无常,人祸天灾已经临头,那依然辽阔的田野,仿佛还是昨天的故土,但是那年那时,人们饥饿的眼睛发绿,和明媚的阳光极不协调,并不高瞻远瞩,只是在树林中,仰头钉子一般,盯着柳条上一寸长的嫩黄柳穗,看还有多少人家钩镰采摘后,那剩余的惊讶及食物。
即使这般,现代的人们,也只是想象那些年景,并未身临其间,何来亲身感受。饿的痛苦,达到极限之时,应该与传说中的癌症及其它病痛一样,是噩梦般的惊恐,是地狱里的感觉吧。现代丰衣足食者,如何能体会、领会而周知呢。
今晨所食柳芽柳穗,如今已进化为稀罕的菜肴,纯粹是新鲜的美好了,让成人记得一些乔木的嫩芽可以食用;牵引孩子们的目光伸向远处的旷野,伸展到柳林之间,成长他们的好奇吧;老年人采撷的原因最为简单,大多是忆苦思甜吧,要牢记往昔岁月的艰辛,比较现今时代的富足,获得心理的大满足吧。
我来品味这种珍品,原想是可以凉拌的,就是想清纯纯地品尝自然,品尝春天在枝桠之间发挥浓情的天趣,清晰的尝试原初的苦涩,追忆往昔民众的难和众生的慧,还有那百思萦怀、一言难尽的人间叹息。
这种情绪来之不易,值得保留在心的箱柜底处,再用匣子装了,丝绸裹了,轻不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像昨晚视频所见的时候,一位老人去看另一个老年逝者,而对墓哭诉时,我的这些匣子,才悄然打开,任泪水渐渐涌出,滴滴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