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镜子的起源要从殷商时代算起,最开始的镜子是用来避邪驱怪用的,而且制作镜子的材料也是铜。人在铜镜前,模糊朦胧,由于镜面微凸,人影变化多端。在这变幻的角度之间,照出你不同的面,不同的像。这种铜镜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清代时,铜镜却渐渐被泊来的玻璃镜子所取代。因为玻璃镜子更透明,照得更清淅,所以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抗拒,甚至是欣喜地被中国人接受了。这样,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铜镜陡然间就成了古董,成了划上句号的历史,成了一种被收藏的文化。
最近办公室要安装镜子,我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因为我害怕每天在自己面前晃动的自己,如今很多人的面目,总是不忍心细看,包括我自己。我的确不喜欢照镜子,特别是玻璃镜子。因为太过清楚的玻璃镜子,就像一部刻录机,会清楚地把你的每条皱纹和每根白发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我知道自己内心的脆弱,害怕这种变化,所以逃之夭夭。还有一个不喜欢的理由是它抑制了人天性中应有的对美的理想化加工,就是内心对自己的艺术化。丧失这种对美的期望,人就会失望,谁愿意体会失望的感觉呢?人们对自己的艺术化还有一个更外在的表现形式,那就是艺术照。只要有五官的人,那些高超的化妆师和摄影师就会把你变成绝色美女俊男,至于和本人的距离有多远,人们似乎不在这上面过多计较。而后自己还拿出这些照片来忘情的一遍一遍的欣赏,惊叹自己可以这么完美,差点忘记了自己本来的形象。当然,这些艺术照与内心对自己的艺术化是有很多不同的。自己对自己的艺术化,更接近铜镜中的自己,既满足了希望有的那份朦胧,又会更接近现在的自己,这个自己会随心情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从自己最深的内心里传达出来的形象。而艺术照却完全是别人对你的艺术化,是参照改造你的人对艺术的追求而设定的形象,所以越看会越不像自己,几乎接近一种幻象。那些捧着艺术照自我陶醉的人,只能说是天真至上了。
还有一些成天都照镜子的人,也许是过于迷恋自己的外表:要不就是欣赏自己外表的完美,要不就是成天想着怎么样使外表更完美。我个人觉得这种迷恋是非常危险的,再高超的美容术也抹擦不掉岁月的痕迹,当容颜一天天的老去,内心又没有驾驭这种衰老的撑控力,生命的美好就会随着容颜的老去而消失。苏小小十九岁而殁,死于最惊艳的青春年华,反而觉得是老天对她自己成全,让人们记住了她最美好的容颜,这容颜就成了她的永恒。然而不是每个醉心于自己美丽容颜的人都只活十九岁,大多数人都得面对自己的衰老,所以在容颜之下,你得先健全你的心里城墙,让自己由内而外的坚不可摧。放下镜子,用更多的时间体察自己的内心,就像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我觉得这才是对自己人生最好的投资。因为人的内心和容颜相反,容颜会随着岁月老去,而内心却会随着岁月至臻完美。当你认识你自己,又心向美好,你的心就会向着美的目标一步步前进,一步步完美。像雕刻家手的那块璞玉,定了一个完美的造型,然后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雕琢,假以时日,一定成形。这种内心的美才会和时间成正比,才有勇气和时间赛跑,才会让自己变成自己真正的主人。
不管是玻璃镜还是铜镜,目的都在于满足人们对自我认识的需要。你崇敬杜甫的悲怆还是李白的豪放,全在你自己,可以由内到外的塑造,让自己变得如偶像之饱满。不过在你的身边,有刚正不阿心明如镜的好人,也一定会有见利忘义落井下石的坏人。刚正不阿的人,也许会经常做一些看起来很吃亏的事,比如,工作做多了不但不言亏,还欣喜自己得到了煅练的机会;拿钱少了不说少,还说吃亏是福。而见利忘义的人就恰恰相反,事要做得少, 钱要拿得多,只要能捞一把,绝不放过机会,把能获利的各种手段用得熟能生巧,和自己相生相溶,难解难分,最后都辨别不清自己最原始最本来的面目了。而你的参照,就是你最后的自己,找一面人生的镜子照一照,也许你的路会走得更清楚,更明白。而对于人生这面镜子,我却喜欢玻璃镜,谁不想更清楚更明白地看一看自己的内心?以随时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对自己的人生路作一个最明智的选择。谁愿意要一个混浊不清,绿锈斑斑的自己,糟蹋自己这来之不易的一生?
铜镜满足你对外在的朦胧美的追求,而玻璃镜促进你对心明如镜的内心境界的探索,从外表到内心,一路走出一个精神饱满的自己。不管那种镜子都多照照,看清自己,才能更清楚的看清别人。这样看来,办公室安镜子是对的,我也要拿出勇气接受现实中变化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