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想逛一逛柳叶湖的,即便就在附近住,也一直没有时候去看一看。这一次终于是有时间了,可是天公不作美,从早上到现在就一直下着雨,这也让游湖的兴致大减了。 柳叶湖位于常德古城的东北郊可以说是北枕太阳山,南临沅水。当然这样的地理优势,也让常德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在2010年就被湖南省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年也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所以往柳叶湖慕名而来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了。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没有过来柳叶湖的原因吧。而没时间也只能作为一个借口了,不过至少我不会特意去腾出时间来逛它,总感觉它太吵了。我一直不知道柳叶湖的名字的由来,有人说柳叶湖湖道修长,如柳叶一般,于是取名,也有人说,柳叶湖名字由来当然是因为柳树。当然我更深信于后者。至少一来到这湖畔,让人首先看到的便是这郁郁葱葱的柳树群的,更让人有理由望文生义了,至少我就是这类人吧。但不管怎样,这里的柳树的却很美。记得徐志摩曾今这样描叙过柳树‘那河边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足以体现柳树的美了,当然今天的柳树与徐志摩先生笔下的柳树是完全相反的,一个是在夕阳之下,而一个却是在这春雨之中。虽然如此但雨中的柳树丝毫是不逊色的。如果徐志摩先生笔下的柳树是待嫁的新娘,那此时的柳树一定是一个正等待爱情的少女,多了生动,多了期待,多了向往,多了憧憬,时而望穿秋水,时而含情脉脉。或许正是有这样缠绵的春雨让这柳树,甚至让这个柳叶湖更加有些味道了。一般在这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时候是很多人最爱外出的日子了,特别是夹着淡淡湿气的湖畔,时而春风拂面。然而今天的柳叶湖却选择离开了这份繁杂和浮华。就像安静沉睡的美人,在梦中都露出它浅浅的幸福般的微笑。
我沿着湖畔一直走,看见满地堆积的黄叶。黄叶总是让人联想到黄叶飘飘的秋天,但是春天一样是有的,特别是在初春,只是很少人去留意它,若不是这微风,要不是这细雨,他也不会从这枝头如此的飘落。但即使有着片地散落的黄叶我依旧认为这样的街道是干净的,因为它没有丝毫的杂物。湖畔的栏杆早就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了,灰白平整的大理石真的让人忍不住去轻轻抚摸它,感觉它的细腻与光滑。此时的柳叶湖的湖水也变得更加自由了。水波肆意的拍打着湖畔,发出啧啧的声响,很悦耳。虽然没有惊涛拍岸的气势,至少它拥有了自己的生气与灵动了。一叶孤舟不知何时出现在湖面中央,也许是主人在风雨来临时走的太匆忙,忘记把它栓牢,现在的它慢慢的随波逐流,不知不觉却已经到了湖中央了。似乎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远离它停留的港口一直往前飘荡着,也许是它被束缚的太久太久了。烦了,厌了,要不然也不会面对远处层层雾霭毫不畏惧,毫不懈怠呢? 柳叶湖的湖中央有一个小岛,我没有上去过,当然这个时间也没有船家送我过去了。自己不会驾船,即使会架,一个人面对这偌大的湖面,面对这点风雨,多少也有一点顾忌的。好吧,我也只能承认我害怕了吧。
柳叶湖原本周围都是些自然地风光的,后来经过了人们的装点,多了很多假山,石亭,和花草。然而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当然要属司马楼了。司马楼相传是为了纪念著名诗人刘禹锡而建的,刘禹锡,字子梦,洛阳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有“诗豪”之称。相传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朗州,也就是常德。期间他游历常德山水,写下了大量的诗赋。而常德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诗人而在1992年建造了司马楼。司马楼共三层,为古老的檐角式建筑,黄色的琉璃瓦和红色的立柱相得益彰,而四方门窗则砌成仿古雕花,于左右仿古式长廊相互呼应,让整个司马楼庄重严肃又显得古韵悠长。而刘禹锡的塑像则屹立于在这柳叶湖与司马楼之间,面朝碧波荡漾的柳叶湖,道貌岸然,岿然不动,左右仙鹤为伴,无疑更增添了几分“道风仙骨”了。刘禹锡在朗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据传有800多首。其中以《竹枝词.九首》最为出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情。这也是镌刻在司马楼下石碑上的诗句,也许是对朗州山水的诠释吧。所以人们才把他的雕塑屹立在这湖光山色之中吧。
我不知道当年的刘禹锡是否也曾站在现在雕塑屹立的地方,更不知道当年的他是否也曾在这样的绵绵细雨中站这柳叶湖畔。但至少我知道,今天,在这绵绵细雨之中,我还站在这个伟大的诗人身边。感受他的坚定和阔达。也看见了那绵绵细雨化成了他的泪水从他的眼角流下。面对这汹涌的湖面,我不知道他是悲伤还是感动。雨还在继续下着,沿着环湖街道,看着那水中摇曳的乌篷船,还有那随风飘荡的柳枝,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我放轻了脚步,深怕会因为我的经过会吵醒这颗沉睡的美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