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至我们即将逝去的乡村风俗

  从神木县城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可到达黄河边,远远望去,树木葱茏的地方便可见村子。到达村子需要爬上一座小山包,两边站立的石山着一身翡翠绿衣,像两位迎宾舒展着双手在欢迎远方的游子或归乡的亲人。走上山头整个小村便尽收眼底,外婆家就在这个村子。四边树木环绕,炊烟袅袅升起的地方定是外婆为归来的我准备着晚饭。明天,这里将要举行村子的传统习俗—分牲。

  一个淳朴小山村,一群淳朴的农民,虽然大多数人都已外出寻找更好的发展,但他们依旧坚守着一亩三分田地,春耕秋收夏种冬藏。就是这十几户人家的坚守,保存着这个小山村的分牲传统。

  分牲通俗的说就是分猪肉,每年的农历5月25日这天,为祈求本年有个好的收成。每户人家轮流作分牲的主家,由主家带领村民准备一头黑颜色的活猪,提前一天拉去村子的龙王庙拜祭龙王,祈求本村风调雨顺。白猪当然不行,白猪象征着下冷雨,所以用黑色猪祭祀就成了这里不变的传统。龙王庙位于村后,默默孤独的伫立在那里守望着岁月。站在龙王庙前气势磅礴的黄河尽收眼底,多么美丽的黄河!一次次冲击着我灵魂的深处,让我感动,让我肃然起敬。黄河两岸树木葱茏,两条绿带包裹着黄河,陪伴着她蜿蜒向远方奔去,黄河水滋润了瓜甜果香,幸福着这里的人们。

  哦,我的母亲河!

  看着忙碌的人群烧香、献猪、祈福……,我突然间想起了曾经的一首诗: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相似的场景,虔诚的祈祷,不知排斥此项传统的素食主义者作何感想?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在鸟鸣、狗吠、猪嚎声中,我被早早吵醒了!昨天祭祀过的猪要被杀掉,杀猪当然是花钱请的专业屠户来杀,干净利索自不必说。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家的村子也有这个风俗,当时是由主家请本村或邻村会杀猪的村民来帮忙,拔猪毛用的大黑锅热气腾腾的场景我现今依旧清晰的记得。那时奶奶在世,没等猪毛被拔光就催着奶奶早早拿着瓷盆准备着分肉,当时小伙伴们活蹦乱跳的身影仍历历在目。随着村里人渐渐远走高飞,剩下孤残寡弱的村民当然没法坚持这个习俗,分牲的传统我再也没有见过了。

  外婆家的村子相对好些,每年此时,外出的村民都会赶回来分牲。事先由主家统计好每户要的份数,按照总的份数均分猪肉。猪肉被分为纯肥肉、纯瘦肉、骨头肉和香油四类,每一类称斤后按总份数均分。每户根据需要的份数掏钱给主家。外婆告诉我祭祀过的猪肉吃起来没香味儿,因为是叫龙王尝过的,拉回来的是没有灵魂的猪。是不是真的我没有去细细考量,但我看到村民还是愿意多分一点。

  于是,我突然产生了一种伤感的情绪,多年以后,当坚守在村子的人们相继“走”后,这个传统节日还能再继续坚持吗?多少优良的传统风俗在岁月的风尘中被渐渐遗忘,许多的许多我们甚至不曾听说!一个小山村,一个简单而淳朴的风俗在慢慢消失,一如时光面前只有追忆的往昔渐行渐远……中国有56个民族,千千万万的村子,不可胜数的传统。偶尔的一个传统被湮没在时光的道路上又有谁在意、记得?但是再多的风俗又能经几多风雨的洗礼呢?她们渐渐模糊了身影、消失在文明前行的道路上。

  容颜经不住刻画,时光来不及回味,沧桑风俗也不会静若安好!好想写首诗,不为多美丽,只求至我们即将逝去的乡村风俗;好想唱首歌,不求多迷人,只为祭奠我们渐行渐远的乡村风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至我们即将逝去的乡村风俗  风俗  风俗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逝去  逝去词条  即将  即将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  
散文

 有人在为你声沙

 我从去年才开始听陈奕迅的歌,在这之前,我听歌从不会流泪。    最先听的,是他的《爱情转移》。听过之后很心痛。正如里面唱的:“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展开)

散文

 写于即将别离

 文 / 简单的鱼  我不能说我不怀念,却仍然无法去怀念。  离开是一种必然的命运,因为大学的这几年,到头的时候就是一个终止符,谁也逃不开,谁也无法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