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树正,惠阳永湖人,却与惠东结下不解之缘。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曾在惠东生活。17岁那年,他高考离开惠东。24年后的2001年,他从市体改委主任的位置上回到惠东任县委副书记。对于阔别已久的故土,黄树正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认同感,而面对惠东的境况,却又十分心酸。
在20世纪80年代,惠东的经济总量仅排在东莞之后,是当时惠阳地区十几个县市的老二。可是现在却沦为惠州市六七个县区的倒数老二,仅在山区县龙门之上,他决心要改变惠东,让惠东焕发昔日的魅力。在惠东工作一年之后,正当他的努力得到惠东人民认可,按组织程序已通过他出任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时候,突然接到上级调离惠东的通知。此时的黄树正心里五味杂陈:按组织原则,他得服从分配,同时也得感谢组织的信任,可是按自己对于惠东的感情,他却难舍难分。深夜,他无法入睡的忧虑心情,化作一首小诗:
恨非桑梓地,无缘再酬劳。
满腔丹心血,留作他处抛。
诗中表露了作者的依恋情怀与仕途无常带给人无法选择的纠结情绪。“是啊,我像爱自己的家乡一样多么爱这个地方啊,可惜我却不能为这不是故乡却胜似故乡的地方出力了,因为我刚刚要披挂上阵的时候,却又将调离,虽然我得到了这里人民的拥护,可是对于这一切,我没有缘分报答了!我这样一个正值壮年的汉子,该有何等的满腔热血和远大抱负啊,可是也只能在其他地方去施展了。”这便是黄树正第一次回到惠东而又行将离开时的心境。
时隔五年的2007年,他又一次回到了惠东,组织派他任县委书记。此时的黄树正如愿以偿,他认为党组织多年的培育和自己多年的磨砺,终于可以展开手脚大干一番事业,回报国家回报党回报人民了。他在不断地思考:惠东为何落后?从事过经济研究工作的黄树正深深知道,要想搞好一个地方,必须摸清情况;只有摸清情况,才能思路清晰;只有思路清晰,才能拿出良策。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十大调研”。调研让惠东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让惠东知道了自己的优势,让惠东找到了出路,让惠东鼓起了信心与勇气。随之,新一届领导班子先行先试,在创新上要效益,变以往单一的政府投资为社会融资、BT项目、新旧置换、政府投资等多管齐下的投资模式,经过反复酝酿和征求民意的“十大民心工程”腾空出世,并且很快上马,一场大建快建新惠东和谐惠东幸福惠东的建设高潮在平山如火如荼地掀起。奠基仪式上,黄树正豪情满怀,教人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集山川灵气揭惠东新页;
蘸江河浓墨写平山春秋。
这副对联既表达了作者欣喜若狂的旷达愉悦心情,也表现了作者经过几年的积淀和积蓄所爆发出来的狂热激情以及大手笔的胆气。他知道,要办好一件事情,是要天地人和的,同时也要大手笔的胆气与智慧。这副对联与他前五年的小诗,成为黄树正人生大舞台上最真实最精彩的台词。
奠基那天,黄树正看到热血沸腾的惠东人民,看到自己由衷而出的对联,想到前五年离开惠东前夜所咏的诗句,他心里总算舒了一口气:惠东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终于来到了!这,便是黄树正一诗一联的情怀。
2011年7月
原载《惠州全民素质论坛》2012年第4期(总第70期),入载《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