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所提盛唐之音,兼有阐释,则“少陵诗法如孙吴,李白诗法如李广。”李青莲兴余标举,无人可学,无人能学;杜子美则体裁明密,有章可循,有度张弛,有法可依。
李杜诗诗歌及生命,显示出两种不同的审美风尚和艺术趣味,释见着美的发展与变化轨迹。而这种变化,无论遵循任何规律,都要有两种内在的能量以活跃: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文明的激变。
另一种则如杨雄所云:“精而精之,熟在其中。故技有操舟若神,运斤成风,岂非积习之久。”而后臻于完善,至于妙境。没有那种天分和勤奋,不会达到熟悉而精致,精致而又精神,成妖成魔,成神成仙,开一片新天地,成一界新气象。
人的历程,又是怎样的发展和蜕变呢?是怎样的进步和变迁(变好还是颓废,抑或还是堕落)?想来法定人的前面,是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力在起作用,在幽暗中吁吁魔咒,客观的发展是谁也不可左右的,此为我们的“天”吧。
而于个人,社会力也是客观的,不为个人所影响的,不是一粒生命所主动而抗击的。有人说,人到四十,进入人生的成熟期,是熟到质地好,还是质量差,甚至质量之妙,关键在于这个自然段和社会段的状态和动力吧。
孔子说,四十、五十、六十,各段人生有不同的修养和不同的境界。而儒家的另三种境界,于社会而言,于中年而论的则是:少则怀之,中年人则信之,老年人则安之;敬仰你,信任你,安心你。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也是近代人的社会规矩和理想之性格吧。
个人而言,无论是职业技术还是心态心境,无论事业艺术还是精神化境,莫过于王国维先生的流传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梦里梦外,市井桃源,不过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