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里称其为文化的双大,其核心内容,应该不是产业,不是娱乐,而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包括文明、道德、信仰、素质的水平。
这次文化改革,似乎是把挽救文化团体作为重点和方向。文化产业,仅仅是文化双大中一个很次要的内容。搞活国有的文化团体,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卸下了一个包袱,这跟企业、经济改革异曲同工。不能说不对,只是降低了文化改革的意义,不是我们目前所急不可待的。
应该看到,我们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心态和价值观,出了大问题,严重的徘徊和彷徨,给大众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蒙上了阴影。这个时候,精神文化要素在诸多方面的作用倍受关注。期待精神文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出现,矫正暗淡的心态,给与信心、信任、信仰。我们所期待的,文化带来精神层面的变化、发展和回归,价值观的矫正和回归。
借助文化的引导,帮助我们认识到,国家是有希望的,只是某些偏差,只是困难多一些,调整需要一段时间。让我们觉得,将来有希望,可以忍一忍,多理解一下,多吃一些苦。这是值得的,相信我们的后代,将会在更好的环境里得到机会,生活得舒展。
现在的经济中出现许多问题,比如,不公平不公正,好的被欺,坏的吃香。而这些问题有解决的盼头,文化的作用才会彰显出来,否则,文化可能跟着扭曲和丑陋。这也说明,先解决经济问题才会解决文化问题,当然文化也有它的反作用力。
社会主义的精神是好的,但与商品经济结合,极有可能被商品经济的劣性所淹没和摧折。商品经济带来竞争,带来奋进驱动力,同时也带来另一面,就是适者生存的负作用。商品的本质,是破坏精神,破坏信仰,破环道德,破坏价值观,鼓励自私的膨胀,纵容对人的善性的冲击。文化所要做的,是阻止它的这些破坏性,维护和调动人性好的方面,培养自私与公益、自律与公益相结合的生活价值观和做事原则。
文化的反作用,在于对政治经济的影响,行为意识和观念上的影响,催促政治经济实行公平公正公益的规则,唾弃社会中的丑陋观念和行为,让社会的良好精神意识得到畅通。政治经济的成就之一,就是给精神文化创造舒展的大环境。文化发现政治经济中的问题,政治经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走的方向的正偏,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文化的力量得到充分的运用。
文化如跟随和屈从商品经济的劣性,劣性冲击社会主流的心态心情,都不讲精神不讲信仰的活着,是文化的压抑。这是经济的双刃剑,也是文化的软弱和缺失。如坏的文化横行泛滥,好的文化得不到保护,这是文化的悲哀。文化的双大,应着重力改变这些状态,这是文化改革的前进方向和主要任务。
政治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文化在经济面前作用有限,但是,文化的作用在于,把好的意识渗透到政治经济的心里,深入到大众的心里。
一个人做坏事,如不被阻止追究,得逞的效应,会影响到一批人学他做坏事。一个人做好事,如得不到公平对待,得不到褒奖,甚至受到伤害,会影响到一批人不做好事。对一个人处理与否,是政府的事,对一批人观念的影响与否,是文化的问题。
保护自己,不侵入别人,成了许多人的生活底线,至于社会责任,不过问也不过分。如果都如此,社会会相安无事。只是不都这么自律,才出现过界损害别人的事。而管理和制度又给了土壤,让其逃脱追究还炫耀,于是道德观念的底线随之被冲破。形成了一个潮流,不仅保护自己,还去侵犯别人。这种观念传递传染,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上升并确定为生活价值观。顺着这个思路说下去,这个社会能会怎样,一个没有情感和理性的世界,该是多么可怕。
大的环境一旦形成,在价值观的碰撞中,能有几位守住原来的做人做事原则。那么文化双大中更重要的是什么,我说是好的价值观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
政治经济的大众责任感,维护公平公正的良心,社会同情的行为意识,都应该属于文化双大中的内容,都应该是文化双大所具有的使命。个人的价值观,上升到一定地位的影响,可以左右重大决策的制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主要依据。
一个努力的方向,更是一个过程,意识到困难,也要意识到提早忧患的现实意义。
文化双大的定位,应该,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禁止雪上加霜。对弱者的扶助,对弱的尊重,照顾多数人的利益和心情。不是单纯以能力论是非,不是竞争动力的功利性让能力强的吃点亏,让能力弱的收获比付出多一些。政府在这当中充当杠杆、扳道工、后盾的角色,培养引导这种观念成为主流。让少数人理解和接受,配合和服从,让多数人心理平衡和安慰。
现在给民众看节目博得一笑,只是愚弄了一时,笑过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紧要的问题没指望解决,感觉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笑过之后更加的失望、烦心。贫富极端,心态失衡,这样的大环境下娱乐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