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三月天,阳光明媚,惠风和畅,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不仅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盎然生机;更是有“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撩人春色。
延绵千里的天山,挺拔而又巍然;在茫茫树海中,各式各样的“松树、杨树、白桦树、梧桐树”,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特色,呈现出一处处清新的绿;奇异的花早,或一团簇拥,或依次而坐,或闻或听,或思或狂,其“风姿绰约、清雅脱俗”的样子,融入大自然。
潺潺流淌的奎河,一泻千里奔向远方;两岸翠柳,一排排、一行行、一片片,参差不齐,错落有致,或是迎风摇曳,或是枝条弯垂,轻轻柔柔地在水里,画出一圈又一圈的涟漪。驻足堤岸,岸上有柳,水中有柳,别有一番风味。
一望无际的田野,绿色铺满了大地;小草露出嫩芽,暖风中坚韧挺拔;有繁花次第开,有新燕梁间舞,有春雨贵如油,有和风满上林。人们行走在这浪漫的三月,心有千般缱绻,万般迷醉。
三月,温暖而又亲切,三月,春风阵阵柔情。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情爱三月,赋诗赞誉。
白居易在《三月三日》中写有:“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杜甫在《春水》中写有:“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王令在《送春》中写有:“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陈允平在《春词》中写有:“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郭麟孙在《三月三日重游虎丘》中写有:“细雨霏霏不湿衣,山前山后乱莺飞。过桥春色绯桃树,临水人家白板扉。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箫鼓送人归。清游恐尽今朝乐,回首阊门又夕晖。”
王恽在《过沙沟店》中写有:“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清风破暑连三月,好雨依时抵万金。远岭抱村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汤显祖在《上巳燕至》中写有:“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花自无言春自老,却教归燕与呢喃。”
王微在《忆江南》中写有:“寒沙日午雾犹含,萧瑟风光三月三。扑地柳花新燕子,不由人不忆江南。”
乾隆在《七律·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中写有:“秉时御气暮春初,灵沼灵台艳裔舒。 似毯绿茵承步辇,含胎红杏倚玫除。 下空回雁无忧弋,画水文鳞底用渔。 满眼韶光如有待,东风着意为吹嘘。”
吴锡麒在《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中写有:“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东风尽暖树含烟,画意诗情醉笔端。田野春花铺满地,溪边野草绿着山。暖风约伴榆钱落,紫燕成双柳下欢。妩媚娇颜三月里,风情万种总相怜。
檐前燕语唤晨曲,三月由来景片新。枝嫩风声摇翡翠,花妍曙色绽氤氲。临溪只觉波生暖,踏垄尤看苗竞春。莫若荷锄田野去,晴光烂漫好耕耘。
塞外三月春花梦,五彩缤纷映水红。细雨斜飞杨柳外,轻烟漫入院庭中。河岸玉笛吹春色,石巷瑶琴弄晚风。千里香盈谁妩媚,临窗把酒醉苍穹。
倩影婆娑画意中,凝魂聚野尽朦胧。心飞云外情无限,神化河前景未穷。碧树闻莺朝夕在,清流奔浪阁楼空。凭栏潮涌吟何物,几度相思醉入风。
又是塞外三月天,迎春花开,花盈枝头,一朵一朵,芳菲妖艳,随风摇摆,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着趟儿报春。
三月的对对春燕,有一双被时空磨砺了的剪刀,剪过江南水乡的妩媚,却又不远万里翻山越水,剪出北国春日的斑斓。
塞外三月天,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暖风洋溢,春意蛊然,绽放着青春的裙摆,随风潇洒的舞扬。
塞外三月天,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妩媚的张扬,肆意的飞放;明媚的风景,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