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书展中心走马观花了一场,没想到人群拥挤,举步维艰。甚感欣慰的是,需要书的人还是很多。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是传递知识的载体。虽真正爱书的人日渐稀少,然嗜书如命的人依然存在。在浮躁的世界里,若能手挽书卷,静静品读,也不失为一种超然。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多了,眉宇谈吐间,自会散发出一股耐人寻味的气息。
不过,并不是信手拈来一本书读读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也没有一本书犹如神笔马良能点石成金。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追名逐利的人往往急于求成,虽读了一点书,但也终脱不掉身上的粗俗味。
读书人很清高,陶渊明便是读书人中最为清高之士,“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文人的倔强,往往比任何人都要强,他能自律,凡事讲究原则,绝不会无视做人的底线。文人并非无志,李白曾也放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文人也会忧国忧民,屈原、杜甫等都是文弱书生,可字里行间心系家国,赤子之心,天地可鉴;鲁迅弃医从文,他的《呐喊》《彷徨》,唤醒了所有国民,激发了革命者的爱国热情。文人没有舞弄刀枪的本领,也没有上身沙场的魄力,文人是只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者。随岁月沉淀,慢慢浮出来的是文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如今的世界,早已不以杯酒论英雄。文人若再清高,也怕“巷深酒香无人知”。作为文人,他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只是在浮躁的世界里,因为很难清高,也唯有“沉沦”,曲意逢迎,才能融入人群。殊不知,他们时时刻刻受良心谴责,有些习惯了,而有些却会苦痛一辈子。
文人的世界里,寂寞占据了全部,谁若耐得住寂寞,谁就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者。他打拼的事业,是他的文字。他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唯一的敌人就是他举棋不定的内心。
身为文人,注定是孤独寂寞的,对于他所处的外在世界而言。然而,在他的文字里,他却能思想驰骋,自由翱翔,倾注满腔热情。
我很敬仰有文化修养的人。他们就像一本书,每读一次都会有触动心灵的东西,每一次领略都会为之深深地震撼。
我很羡慕文人。文人很自恋,尤其是对自己的文字爱不释手。自恋的人也很可爱,可爱之处在于,他会用文字去表现真正的自己,也能用他的笔,写下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点点滴滴。文人也很虚伪,可虚伪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真正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心。
文人的世界,有一片属于他们的净土,但愿世俗的东西不曾玷染他们纯净的心灵。他们在写生活所见所闻所感之时,不违背自己的意志,也不丧失人类最崇高的道德,即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