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闲读《上善若水》之悟

  时近岁暮,寒梅初香,窗前斜阳迟迟,闲拿一本旧书,读一段清心文字,如闻一缕沁心之香。不听市嘈声,阳台方寸间,清静处,吾心如禅。

  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史章典籍浩如烟海,文化瑰宝灿若星辰。《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亮丽的明珠,虽稀稀五千字,但字字珠玑,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养生、做人、做事等多方面的内容,闪烁着无穷无尽的智慧。《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篇给了我们许多启迪。

  最高的道德境界就要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利,去人们不愿意去的地方,所以水的境界接近道了。水选择居住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内心沉静谦卑如同深谷,与人相处保持一颗仁爱之心,行为正直而又善于自律,处理事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行动起来善于把握有利时机。正量因为水不与万物争利,而是恩泽四方,当然也就不会引起他人的仇恨,即使它失去了眼前的东西,最后它得到的是整个世界,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了。

  水这种物质是我们再熟知不过的东西了。它是所有生命运动都离不开的物质基础。据科学上说,我们人类一出生,人体就有90%的成份是水,少年时期,人体只有80%的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水份慢慢消失,成年人身上的水份只占其身体的70%以上,老年人只占60%了。如果身上的水份再消失到50%,人就会死亡。虽然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水打交道,但水的特性和智慧并不是我们每个人所能知道的,更就不要说我们向水学习什么了。那么水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道德经》告诉我们,水是接近“上善”即道的。水能做到“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大道的体现,做人做事只有符合大道了,方能成功圆满。

  俗话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不为名来,就为利往。人为了出名,最终也是为了一个“利”字。“利”的左边是“禾”字,右边是“刀”旁。古时代,禾是重要的生活资料,如果能收割禾(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后统称谷类植物),就意味着获得获得了必需的生存物质,对每个人来说尤为重要。这就是利的本来意思。

  人作为万物之灵的高等智慧动物,其一生都免不了与“利”的纠缠,不同的是你怎么去对待“利”,去追求“利”。人生在世,要么是为了个人之利,要么是为了小团体之利,要么是为了民族国家的之利,于是人生的道路就有了不同的选择与归宿,人的一生就有了不同的色彩。

  我们应选择怎样的“利”呢?如果一味追求一己之利,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终不仅不能获得蝇头小利,而且遭众人唾弃。也许他(或她)暂时获利,但最后,他(或她)将也会失去它。如果为了众人之利,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众人所誉,最终为“利”所利,成为“利”的获益者。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共产党人最大的政治。作为党员干部更需要学习和持有水的情怀,做到“利万物而不争”,增进民生福址,多谋民生之利

  日落西沉,窗前近暮,掩书起身,手有余香,胸得禅悟,不亦快哉!

  2021年元月16日于咸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闲读《上善若水》之悟  
散文

 黄山大山水,千里江南的魂

 1)登顶天都峰  啊,黄山,一捧淡淡的水墨泼出万般俊秀!神在层峦叠嶂间轻叩时光,回声柔软,来自松,石,云,泉,江,湖,大气磅礴,又飘逸如兰。一幅纵情的黄山大山...(展开)

散文

 茶凉了,我再替你续一杯吧

 黄昏落幕了,玫瑰花凋零了,梅园石板上的茶几褪去几分暖色,茶凉了,那么我再替你续上一杯吧,一杯又一杯,不知道远方的你是否能看到那一缕缕为你散去的云雾……&nbs...(展开)

散文

 翁帆情书曝光

 有读者报料说,在网上发现了翁帆写给杨振宁的双语情书,无论英文中文,都非常典雅。    翁帆"情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