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祭祀杂记

  我该用怎样一个词来形容此刻激动的心情啊!当我踏进宗祠时,惊喜和兴奋包裹着我,但更多的则莫名的敬畏。

  一

  黎氏宗祠,这个我活了十五年也不曾知道的建筑,如今正矗立在我面前!雪白的前墙上竖刻着“黎氏宗祠”四个宋体大字,石刻,笔锋刚劲有力,令人肃然起敬!是感慨于祠堂的弘宏吗?是因为对先祖的敬重吗?抑或是被祭祀的严肃气氛所感染?

  二


  并未在堂前有所滞留,踟蹰了一会儿就径直走进了祠堂

  里屋很大,共开有两个天井,两个副堂(其中右副堂连着一间厨房)。副堂壁上贴满了修善祠堂时捐赠出力的本家人,其并无奇特之处。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主天井旁的两只木雕仙鹤,它们的嘴里竟然可以喷出水来!不过当我看到联通着它们的自来水管的时候,就瞬间对其失去了兴趣。目光转向立于主天井中的青石塔。祠堂建立之初它就在这儿了。孤独的镇守了祠堂四百多年,塔身上爬满了青苔,显得很沧桑。

  三

  绕过天井走上三级台阶便到了主堂。也就是在这,让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释怀!面对的可是列祖列宗啊!不自主的拿过置于香案上的香柱点燃向先祖们的牌位拜了三拜。

  正堂不大,却显示出其特有的古朴,青砖灰瓦,没有任何粉饰,样式古老,有着浓郁的江南房屋特色。

  堂内烟雾缭绕——大概是因为祭祀人多的缘故——很呛人。祭拜毕,就想退出堂去,可又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仪式,所以一直杵在主香案前。等了许久,却并未见有何活动的迹象,自己倒是被浓浓的烟雾给熏得涕泪横流。

  “祭祀,这就结束了?”我问身旁的一位老者。他转头看了看我,只是笑了笑,并未言语。这让我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四

  立在正堂中我并不是什么事都没做,其实我一直都在观察、欣赏着祠堂。正堂两侧各挂有一些人物的肖像。

  黎氏始祖、颛顼帝的孙子、北正黎侯重黎的画像就在右手边第一位。往右向左还有很多各类历朝历代的黎氏先祖。看着这些先祖们的画像,我竟发现自战神黎恭之后再无一位崇武之人,几乎全是文人墨客!黎元洪虽为武昌起义军都督,但他却主张以德治国,否则他也不会一连做了五任大总统而不被军阀、百姓推翻了!而且他的毛笔字功底也着实是好,祠堂外墙上的“黎氏宗祠”四字就是他题的!

  “黎氏八骏”我还是知道点儿的!他们所涉及的文化、科学领域很大,像《中国大辞典》、《国语辞典》、《汉语辞典》等辞书都由其“骏首”黎锦熙爷爷编写。

  五

  正看得入迷呢!忽然人群开始退出祠堂。难道还真有什么仪式?人群一齐涌进了不同的贴有“黎”字的车里。

  “这是要去哪儿?”刚碰到父亲我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当然是去祭祖啊!”父亲严肃地回应道。

  父亲嘴上说的“祭祖”其实是去祭拜太公,就是我们这支黎氏的祖先。传说他是来广西帮人看风水时逝去的就躺在一块青石板上,一觉长眠。次日便有成群结队的蚂蚁衔着沙粒来埋葬太公的尸体。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当不得真。再说了,这事早已过了四百多年了,旧墓早已修善一新,要查也无从查起。

  墓并不算豪华,但却很有现代味道。坐北朝南,傲立山腰,视野开阔,绝对是块风水宝地!

  墓前没有香鼎,或者说墓前的一整块沙地都属于一个大香鼎,里面插满了香烛。捏着香柱朝太公墓拜了三拜就迅速下山了,上面真是热浪袭人!

  父亲带了一捧香灰下来,说是要把其放在家里的香鼎中。这也许是对先祖最直白的崇敬吧!

  六

  回到祠堂,草草吃了午宴,父亲便要走。我实在是舍不得离去,因为我太喜欢这祠堂了,它总带给我一种亲切感和敬重感。这大概就是对先祖们的崇敬和对黎氏所承载着的以文治国,以德治家的精神理念的认同和向往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祭祀杂记  杂记  杂记词条  祭祀  祭祀词条  祭祀杂记词条  
美文

 《曼陀罗》影评100字

 《曼陀罗》是一部由林权泽执导,全茂松 / 安圣基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曼陀罗》精选点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