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夏将离秋未至

  2017年7月29日

  流火般的七月,随着七月的即将离去,也在七月的尾巴里逃逸而去。终于,天不再高蓝着。

  昨天,在风的隆重簇拥下,云携着雨来了,试探般的飘了一阵儿,好象在等待着被欢迎。未见,雨就再不见了影。其实人们都在等待中,只是雨,没有人们期待的那么猛,那么久,让人们没有雨期待的那么样的欢呼声。雨,藏匿起来,云儿借机,留下,在夜幕下悄悄的把雨放下。

  今天,云终于满天弥漫,和草地树枝大地接吻。天气预报今天多云,想正好不那么晒,爬爬山。出门看阴沉的天气,不时有几滴雨,以为下不大了,就出发了。


  坐游九车到子午大道口,同车背包几人下车,我本来打算去耿峪,在野生动物园站倒环山一号线。但,看天气,云雾挨着地了,雨也纷纷乱了,山一点也看不见。于是,决定也下车,到子午峪再说,看能不能上小五台。上不了就在子午峪里有水泥路面的路段走走,见机而行。

  同车下的三人,好象去台沟村了,当我从背包里取雨伞的功夫,那三人已经没影了。我知道这样的雨天,直接从台沟村去小五台那条路不好走,看雨不继续下的话能不能从子午峪中上小五台。天真的凉快了,在游九车上坐着时车窗开着,凉风吹在左臂膀上,还有些太凉,就赶快关上车窗玻璃。从子午大道口车站到子午峪第一人家处,先后遇到两个人背包而过,问第一人准备去那里,说是到小五台,就匆匆而过。第二人也是很快的走过,所以,我也坚定了一定向山走的决心。雨在下,下车后到峪口的一路上再无人也无车过,我走在雨雾中的路上,路以外的什么都看不到,更看不到那每每下车就可一路望见的山峰,还有村庄。刚才下车穿上的长袖防晒衣,想防防雨,一会儿就热了,又脱掉。快到子午峪口先后遇到两个在附近居住的路过的女士,看见我都说这天还进山?我说来都来了,走走吧。

  继续向峪口里走,路上空荡荡的无人,路边的排水沟里水流潺潺,雾弥漫在眼前几米远处,不见了山峰之颜。直到古今桥那里,才看见路下的古今桥头亭子中,在子午大道口同车下来的其中两个人,却在桥头亭子坐着,也不知还会不会继续上去

  再向上走上子午峪水库坝上不远,看到路边那家人门口廊檐下坐着两人,走近看到一人是清洁工打扮,另一人应该是那家主人。我走上廊檐把雨伞放地下,背包放桌上,拐杖靠墙立着。那位人家男主人一边说坐下歇歇,一边就搬了櫈子过来。于是就坐下和那俩人聊起天来。看着雨不停下,打算就在此坐着再说,如果再没有人进山去,我也不想再体验空山雨中雾里我独行的滋味。闲聊中,同车下来那俩人上来了。再过了会,又过去了两、三拨,三、五人。我说以为没人呢,聊天的人说我前面还有上去两、三拨人了。这时路上又上来两人,其中一人对我说走呀!刚从廊檐下过去的人中有一个人我问过打算到那里,那人说到土地梁,我说不行吧?雨大你又没雨伞没雨披。他一边走一边说,好不容易出来了。我笑笑说,就是呀!所以,就又背起包,拿起雨伞,继续向山里走了。本想快走追上前面两人,却贪心拍照,就很快看不见了前面人的身影。知道路上有人,也没打算要走多远,就没有再赶。

  到金仙观了!本打算在这里不再上去的,也以为会有前面的人会在这里停歇的,可先前上去的人一个也不见影子。

  过金仙观再向里,就都是土路了,向东向西都是。一路下这么久的雨,土路就泥泞,就打算到金仙观那里就不再向前了,吃吃喝喝,休息休息就回。走上金仙观售票亭处高台上的农家乐前大厅,椅子凳子都收了倒放在桌子上,房门里有人站门口问干啥呢?一副不欢迎的面孔,我就转下来了。正好看到有一群人通过售票处进到金仙观那道山谷去了,未见买票,我也就随后过去。

  很多年前从这里进去过,那时是不买票的,金仙观就在路左上的平台阶上,有一个小院几间房屋,小院外有块空地,路右侧下就是浅浅的沟底。通过金仙观下沿河继续行走不远就跨过河流,水不大,现在记不清当时过河是踩的列石还是搭块板的简易步桥,过去河道路就在河沟右边一直顺着河边上行,再继续顺路而行,就到了一个叉路口,一条向左上山,还有一条向右上去,正犹豫中,左边路上有下来的人,问问说他们从子午峪过来,比较远。右边的路上去梁顶翻越过去可以从鸭池峪和白石峪出去,近些。那时我们初开始爬山,就走了右边,从最近的鸭池峪出山了。后来,金仙观就在路口处卖票了,就再没进过这个口。

  今天,下雨,进去上行,就见鹅卵石铺的路右边,也是临河那边立有刻着红色“问道”,“自然”字的石头,路左挨着山被贴着高高的石壁,石壁再上边是高高的房屋外墙,有一处长长的两根铁管并排并连着通往很高处,看样子像是上面道观建设时运建材用的轨道。再向前走,一架铁扶梯靠石壁而立,通往石壁上一房屋的侧门口。继续顺路上去,到金仙观正门口,宽阔的平台通到大门正对的沟那边,平台顶着对岸的山坡贴着精美的图案,中有“金仙观”三个大字,金碧辉煌、龙飞凤舞的边饰。平台两边是青石雕刻的桥栏,平台其实也是架在两山间的桥,让观门外有了宽阔的地方。金仙观的大门,在几级台阶上,大门里就两三步处正迎面处雕有龙头,两边是宽宽的青石台阶,台阶外是一级比一级高的房屋。大门两侧的房,门开在院里,房顶上是带阁楼的亭台,有阶梯通往,一级一级的台阶也通往各间屋门口。每级台阶的石面上都有“福、禄、祷、禧”字的雕刻,通往道观高高的上面,上面是一溜的道教圣殿,供奉多位先圣。记得晚报有写子午峪的文章说,金仙观后山有通往山顶的路,可以上到总在子午看到的金仙观后那尖尖山顶上。于是,就顺路继续寻上,就看到一条向上伸去的土路了。问一道士,说是可以上顶,但当时雨正大,不能上。我其实自己心里也这么认为,就向下回转了。

  雨还在下,还蛮大,时间还早,我就想找个能避雨地方坐着,休息吃喝。刚才上来时看到的上面那台处的亭子下已经有两人在坐。继续向下去,就看到大门两侧的房屋顶上的阁楼里那比较长的一侧已有多桌人在吃喝玩麻将牌。另一侧比较小的阁楼,只有一张纯木桌子四把纯木椅子,就在一房间的门外。阁楼都是琉璃瓦的顶子,朝观外那面齐腰的墙壁和琉璃瓦顶构成了一幅长长的窗景,窗外修竹林立,远处山影隐约,瓦檐雨水如索成帘,帘外细雨如丝,无声静谧。我在桌子上默默打开包,拿出吃的饼喝的水,慢慢地在欣赏中吃着喝着。在这山的雨中,在这观的静中,我在,多美。吃喝完了,我双肘支在桌上托着双腮,看着窗外听雨、看阁楼上的琉璃瓦好看的形状、看琉璃瓦下每个檐头的八卦图形、看阁楼琉璃瓦挑檐尖角上挂着一个亮闪闪的蜘蛛网,完美的根根网丝上缀满串串雨滴,网络就亮晶晶的而分外显眼了。

  老公电话来了,问在那里。告诉他说在金仙观赏雨。这样的时候,反倒不想写字,不想打破这份闲情雅致!于是就静静的坐着,也不想什么事。直到,那边阁楼上的人陆续离去,整个观内就只有三两个道士,雨也细小到几乎无,我才依依不舍,收拾离开。

  出得金仙观,回去都是宽阔的水泥路一路下行,很快就到子午峪水库坝下了。突然觉得马上就可以出了峪口了,看看时间,还早。想这么早出山,出去就回家了,这好不容易这么远进趟山,为何不在山里多呆些时间?这么凉爽的天气。于是,就又转身折回大坝上,到了上去时避雨聊天过的那家人家处,准备在这里呆到平时要回的时间再回,多美。山中、雨中、凉爽中看雾、看山在雾中时隐时现、看背包过路人。又坐在原来那凳子上,放背包在桌上,雨伞撑放在一边的廊檐上,这家的男主人从屋里出来,和我闲聊天。聊天中,看从廊檐下路过的从土地梁返回来的登山人,还真不少呢。原来还以为先前上去的人会在金仙观售票处那里停留不前,结果那里一个也没有,才知道,这样的雨天,进山的,都是真正的登山者,进一次子午峪,不到土地梁就等于没了情一样。看来金仙观以上的路雨中并不是太泥泞。看来,雨中登山也是很正常的事,并不是如我开始感觉的那样难行。其实我那次雾中登到土地梁,一路不时有雨,也走过。

  说话中,忽然发现,不见了我的登山拐杖。包在桌子上,雨伞在地上撑着,拐杖应该靠墙立着或横倒放在桌上,却没有。想想会不会是刚才在水库大坝下拍照犹豫要不要折返时忘记在路边了。再想想好象没有。正和我聊天的人也说,你刚才下来时就没拿拐杖,说的非常肯定。可我刚才下来路过这里时,只看到灶房里有人在忙什么,他并没有在门外,却说他看见我下来并记得清楚肯定没拿拐杖。我想想那是在什么地方忘记拿了?在金仙观阁楼上离开时肯定拿了。那下来呢?噢!我出金仙观大门后,去过进那个山谷的路口,在那个桥那头方便过。当时雨正大,一手打伞,就把拐杖放在了远远的桥这边路边立靠着。对就是在那里了,当时雨大,伞也放在地上,匆忙中过桥来就忘记了没有拿。于是就决定,反正时间还早,也不是多远,回去找吧。我说跟那人说,我回金仙观那里找找看,那人说,那你就别背你包了,把包放屋里去,我说好。就把我背包从门外的桌上移到房屋门里的柜子盖上,钱包在背包里也没拿,只打着雨伞,拿着手机就轻快的转回去了。很快就到了我记得的放拐杖的地方,它还安静的立靠在路边,感觉它一定在等我来。不然,我怎么走那么远了又折返了?就是为了要记起它。如果我不折返走到车站了,或者坐上车了,或者回到家了,才想起它丢在那了,我还会不会回去找?虽然我知道这天这个路边不再会有人路过,它应该在那里等好久!可是,我却没走,难道冥冥之中它在留我?它在等我想起它,在能返回的路程中?再拿拐杖在手里,就有了份亲切感,知道它和我有某种灵犀在,它是我在登山中遇到一见钟情买来的,它会卫护着我的平安!

  返回,再路过金仙观门口,雨在我刚才返回上来的一路已经停歇了。我突然有了要登金仙观后面那山峰的冲动。于是,忍不住又走进了金仙观。观内无人,就一溜风登阶上去,到观的左上角处的登山口,再上去以上虽是雨后土路,倒是一点也不泥也不太陡峭,没一会儿就上到这座山峰顶上。远瞧,可见周围群山峰峦,白雾飘渺,随风在群山峰峦间快速流淌。似乎是谁在收取一早撒在秦岭群峰上厚厚的纱帐,这一忽儿,还有那些没有来得及收离的纱尾纱角还在这峰那谷上搭着,被风扯着滑向高处,飘离峰顶。亦或者那块石头挂着了纱的滑动,就有纱帐滑落至近处峰峦的沟沟壑壑中,浓浓淡淡。又一忽儿,一股风掀起纱幔,在一座座峰峦头上飘过,似乎,就在身边伸手可触的这里,又在脚下连绵的谷底,我侥幸自己登上这里,才能一览这群峰云雾的飘渺。意悠未尽中,云雾差不多都撤离了,群山总算露出了它夏日雨后的真颜。我继续在峰顶的路上向上攀登,过了一亭台处,再上去路就陡峭于巨石丛中了。前面就在峰顶处,迎面迎路几块巨大石块立靠着,人站石下,有如大象和飞鸟的比例。顶上还悬空横卧一巨石,我都没有敢去摸这石头,生怕惊动了它们站不稳了。路从石侧下边过去,在峰脊梁随梁徒然上升,坡度大增有七十多度,我穿越树丛攀援而上,终于到了一处,我不得不止步了。仰头看去,面前笔立着九十度的石壁,正对路处是两个石壁的夹缝间隙,有些相比两边墙壁一样的石面,还有些可凹可凸的地方。这样的缝隙不是一步两步,三、五米,举头望去,没看到顶,也没有生长在夹缝中的树枝什么的。看来看去的,没敢跨上一步,夹缝边的石头突起也不明显,看不到明显可以手扣脚踩的地方,只见夹缝处浅浅的坑或突起,可九十度的陡峭着,要上去,也得手撑两边石壁借力才行。两侧的石壁有如两座并立于面前的高楼,竟然是一个整体,两整个石立于峰顶顶。也许可以上去,可雨后石面湿,危险会增加不少,但下来时位于那样高处,先让人眩晕,怎么看也觉得危险万分,不敢造次。再三考虑,依依不舍,还是惜别了近在眼前的险峰,没有领略了它的更美!

  下来一路好行,很快就出了金仙观,再一路至放背包人家处,取了背包谢了那人,再未停留,步行、车行一路早早回家了。

  夏将离,秋未至,美美的一次休闲出游。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夏将离秋未至  夏将离秋未至词条  
美文

 白话芥子园读后感100字

 《白话芥子园》是一本由【清】巢勋(临本)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9.00,页数:8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展开)

美文

 思

 生活的味道是需要慢慢品尝,体味。在这体味的过程中融入圣人先哲的智慧边品边思,领略生活不同的风景和趣味。  万物总是处在对立的统一之中,看似矛盾的独立存在,而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