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一本由付晓岩 著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89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银行数字化转型》读后感(一):纯阳书评第378期《银行数字化转型》
无论怎么定义企业的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的内核归根结底还是业务的数字化,但是业务的数字化又不可能只通过聚焦业务本身来实现,还需要诉诸企业整体的系统性转化。
所以我们可以有两个结论,一是要研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深入到具体的行业场景,那种不讲行业,不涉及业务,宽泛地空谈企业数字化转型只能是貌似说了很多,但是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因为一切都是泛泛而谈,没有任何作用。
二是要研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必须要讲究系统性,整体性,那种基于企业客户营销、产品设计等某些局部问题开讲数字化的观点貌似言之成理,实际上是恰恰忘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质,误以为企业整体不动,个别局部可以单独完成数字化。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企业数字化的正确姿势是既要切入业务,又要整体布局,那么具体该怎么搞?有没有一本这样的书供大家参考?答案是,这本书很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书以银行业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个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思路,很有创见,具体价值点如下:
第一、提出了一个不俗的数字化转型概念
到底什么是数字化转型?在当下数字化转型定义多如牛毛的背景下,想明白这个问题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旦定义错了,就意味着方向错了。所以作者在回顾银行业发展历程和综合分析业内大型玩家数字化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数字化的定义:“通过各类手段,将人类行为最大限度地向虚拟空间转移,并在虚拟空间中完成与物理世界的必要互动。”这个定义比较抽象,换成大白话:数字化就是把原来线下干的活,尽量转到线上去干。这个定义相对于其他说法,最大特点是具有更加强大的涵盖能力,能够把各种数字化领域里已经出现的、已经想到但还没有出现的、尚未想到的创新创举基本上一网打尽了,为数字化具体举措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二、指出了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构建思路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的一个整体行为,是一项战略工程,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就需要抓好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统筹布局。那么问题来了,具体路径和办法是什么?作者的答案是企业架构。企业应该发挥企业架构的桥梁作用,通过业务架构完成转型战略的分解和结构化设计,IT架构又通过业务架构实现对战略的支撑和落地。作者指出了方向,也给出了一套在银行业如何借助企业架构这个工具落地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一方面,无论读者身处哪个行业,都能从作者的思路中获得启发,另一方面企业架构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在数字化转型中又把它参合进来,有可能进一步增加这项工作的复杂性,但是不管怎么样,作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把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系统性考虑这个问题抛了出来,所以即使他的思路未来被证伪,但是这本书的价值将难以被否定。
《银行数字化转型》读后感(二):读《银行数字化转型》有感:先行而后觉的银行数字化转型
近日读了付晓岩老师出版的《银行数字化转型》这本书,受益良多。我把我自己主要的体会,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购买、阅读这本书,有问题也欢迎与我交流讨论。
在大众的观念中,科技发达的今天,银行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它是古老的、落后的、落伍的,特别是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发达的今天,好像银行在数字化这条路上走的慢了。正因为他们的慢与迟钝,才导致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崛起。
其实真实情况不完全是这样的,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距今已经有40年的历程了。比阅读这本书的大多数读者年龄都要大。
早在上个世纪,1979年咱们国家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国务院就批准了银行业引进国外计算机进行试点。央行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是第一个引入的。当时引入的是IBM的System 360系统,该系统造价不菲,接近50万美元,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有三四百万。
早在1987年,人民银行就批准陕西、广东两个省的分行进行网络化试点。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互联网,那么银行之间是怎么通讯的呢?
他们使用专用的卫星通信网络,比我们今天用的网络,4G啊,WiFi啊,都要先进。
从1979年算,然后到今天,银行的数字化进程已经持续了40多年。
蚂蚁金服成立之后的2014年,在一次峰会上,马云就曾对大家讲:「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那么在长达40年的转型历程里面,为什么银行落后了?是他们不够努力吗?是他们的技术不够先进呢?还是他们没有前瞻性科技思维呢?
其实可能都不是。
以技术而论,恐怕很少有互联网企业能够使用卫星进行通讯吧。在民用科技方面,上海在2018年4月,就已经上线了无人银行。这家银行没有人,所有的业务,都是通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等一系列现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
在创意上,还有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二维码支付,也是银行的人才先想到的。扫码支付这个想法,在民企大量应用之前,在银行业早就想到了,但是他们没有把它大量推广的应用场景。
在科技发展理念上,招行银行行长田惠宇2007年就已经指出,招行必须举全行的洪荒之力,以推进招行的「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科技战略。
在2018年的银行业年报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几大银行,在报告中提到金融科技的次数,都高达十几次甚至几十次。
所以,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创意上,还是从科技发展的理念上,银行其实都不能算落后。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银行「先行而后觉」呢?为什么发展的早,却反而落后于第三方民企支付公司呢?
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总结出来的。在这本书中,付老师做了详细的分析及分享,欢迎大家从这本书里去寻找答案。
这本书在京东就有销售,感兴趣可以直接去购买。如果我有新的读书心得,会继续与大家分享的。
2020年5月16日
这本书看完了,说说自己的感受哈。
现在人们都在说数字化,提起数字化,好像谁都知道一些。但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的准确内涵是什么?如何在时空范围内界定数字化?在这些根本问题上、似乎还缺少一些统一的认识,你以为的数字化和我以为的数字化可能并不是一回事,这样难免会你说的、我说我的。就拿我来说吧,在看各种关于数字化的文章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稀里糊涂的感觉,觉得有些数字化好像就是线上化,有些好像就是场景化,有些则是云计算、区块链、AI啥的堆砌,反正啥玩意儿新我就堆啥。
但本文作者并没有故弄玄虚或堆砌一堆概念辞藻、让人云里雾里,而是老老实实地按照自己的理解:
1. 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延续,咱们现在还处于信息化阶段,连信息化高级阶段还没有达到;
2. 咱们现在关注的还是“实现”,而数字化阶段更应关注“现实”:
1) 所谓“实现”就是采用诸如线上化、与客户“交流”、场景化、云计算、区块链、AI等手段提取人类行为的部分信息来为人类服务;
2) 所谓“现实”就是像“数字孪生”、“数字现实”这样,将真实世界完整无遗漏地放入数字世界当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赋能个人,打破空间限制,形成有史以来最为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社会活动方式;
3. 数字化不是一两家企业的数字化,数字化必然是整个社会的数字化。
个人认为,仅从上面对“数字化”这样诚恳清晰的解释来看、就体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做事态度。
作者积20年的银行工作经验,以“银行数字化转型”起讲,同时也描述了作者对未来社会形态、组织形态、银行形态、银行定位、银行未来转型方向等方面的思考。
如“银行集中承担金融风险的业务模式”向“更为对称的分散承担金融风险业务模式”的转变,即经营风险到经营撮合的转变,这不可以说不是一个巨大的颠覆。从以“息差”为代表的自营业务收入到以“撮合”为代表的服务性收费,银行目前赖以生存的基础都被颠覆了。就这一点来说,可能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但随着未来数据的丰富、开放与对等,银行恐怕只有主动颠覆自己了。当然,说颠覆并不是马上就要颠覆,而是要认明这个趋势,比如说作者所在的建行现在不就在做“房屋银行”这样的事情吗。作者也说过:“吃规模的日子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对于上面这个例子,我一开始也有过疑惑,会不会有银行钻空子?实际上是自己的钱,却以撮合、以通道类贷款的名义贷出去?但仔细想想,这些风险并不会改变未来的总体大趋势,这就像凯文・凯利说的那样,未来的总体趋势是可以预测的,虽然它的细节无法预测(如:我们无法预测哪个银行能够成功转型、未来的银行形态会进化成什么样子、谁又可以持续进化等)。
可能有人会问,细节无法预测,这些大的趋势谁都知道,银行又能做什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以思维转型、全局视角、随时调整、不断发展进化中的“企业业务架构”来迎接未来的数字化挑战。
对于很多中小银行来说,他们可能并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把行内业务全部梳理一遍、并自行建立起对应业务的技术实现,即:各个模块、各个子系统还是要靠各个厂商分别来实现。但个人认为,抓大放小,银行还是得有整体的全局统筹把控能力,这样虽然不能像大行那样面面俱到,但至少也可以做到在整体上心中有数,而这其实也是业务架构、是High Level的业务架构。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业务架构方面的信息,个人强烈推荐该作者的另一本书《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
那可能又会有人问:未来的银行业务可能都会云化、特别是公有云化,那公有云之后,作为连接业务与技术桥梁的、业务架构的重要性是不是就会降低呢?个人认为,业务架构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重要的,业务架构首先是对企业整体业务能力洞察与规划的结果,规划之后就要落地,不管是云端的“实现”、还是未来的“现实”,这座桥梁仍然都是需要且重要的。
那可能又会有人问了:数字化转型是领导要考虑的事,我是不是不用看这本书?坦白地说,我个人觉得,对于很多参加工作时间还不长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本书有点虚、自己的工作用不上这些,但至少这本书里提到了业务架构,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于信息化向数字化过渡的历史阶段当中,不管是谁(不管是业务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有必要了解当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发展路径、更了解当前的工作、在工作沟通中更容易理解对方、在总体目标上更容易达成共识。
感谢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体会,再次感谢!
《银行数字化转型》读后感(四):银行在数字浪潮中的挑战和提升
作者:木羊同学
最近一直在读《银行数字转型》,这本书忠实记录了银行近40年的信息化历程,很难得,每翻看一页,总会涌起许多感慨。银行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就像萧亚轩的那首歌,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在移动支付还没烂大街的年代,发了工资领了红包,我们会上银行把钱存进去,感觉手长多了发痒总想剁几只,我们又会上银行把钱取出来,银行四舍五入约等于一台莫得感情的ATM机。这是我对银行的主要印象,相信也是很多人对银行的主要印象,在更多的时间里,银行更像是生活中的一块布景板,我们都知道它每天都在那里,但没谁关心它每天都在那里干些什么。移动支付崛起为新四大发明之后,手机就成了随身的ATM机,我们深切感受到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可是又有谁会多想一点,这会对本来就没什么存在感的银行带来什么冲击?
说来惭愧,看完这本书,我才第一次以技术的角度重新审视银行。以前我觉得,银行嘛,不就是一天到晚和钱打交道。确实也是这样,但没这么简单。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一共三项,前面的存钱取钱,再加上读书时家里人寄的汇款,和买房时向银行借的贷款,概括来说就是“存贷汇”。
可是,银行需要借助什么手段才能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健的“存贷汇”服务呢?要知道,我们熟悉的工农交建,不是《哈利波特》里面的古灵阁,里面没有会使用魔法的精灵,可供银行选择的也不是什么黑科技,只有麻瓜最熟悉的技术。就拿转账汇款这个看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服务来说吧,《银行数字转型》里介绍,“汇”是银行体系作为金融基础设施而言最重要的作用,也是进入信息时代以前最难实现的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银行之间建立高效的清算体系,在银行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化之前,这个过程是由人工完成的,当年跨行、异地汇款使用的工具,依靠的居然是古董级的挂号信和电报。
这就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们的印象中,银行是非常保守的,只有长期使用、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银行才可能采用,轻易是不敢尝鲜的。但在信息化这块,银行却出人意料的是先行者。哪怕到现在,在不少人的认知里,“信息化”仍然只是一个新潮词汇,主要作用是写进产品介绍里,为了让人看起来显得更有科技感。但对于银行来说,信息化却是一个解决迫在眉睫的难题,能够实实在在提高生产力的解决方案。
银行从什么时候就开始进行信息化呢?不妨先想一个数,但答案多半是要出乎你的意料。《银行数字转型》里说,早在1979年,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次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启动了YBS(银行保险系统)项目,在多个地区开发银行会计联机事实处理系统和联行对账系统。
不过,要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全面推行信息化,注定是一项宏伟而又艰难的工程,根据《银行数字转型》记载,当最后一批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的114个网点完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时间的齿轮已经走到了2018年,已经走过了将近40个春秋。
在这40年间,银行的数字化发展也经历了许多风雨,因为业务要求,银行在信息化上走在了前面,同样因为业务要求,银行在移动技术上落后了一点。至于技术架构上那些分散式开发、竖井式开发等等教科书水平的坑,银行更是一个没落全踩了一遍。现在,银行正在努力抓住席卷而来的数字化浪潮,希望重新站在浪潮之巅。《银行数字转型》运用丰富的从业经验,对在这个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什么是数字化转型、银行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目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许多的观点无论是对于银行业内人士,还是数字化行业的从业者来说,都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我特别喜欢尾声的“冷静看待数字化”,在现在这个数字化“高烧不退”的当口,很多人都在竭力叫卖数字化的种种好处,而对任何技术都必然存在的成本和局限选择了视而不见,《银行数字转型》这本专门写作数字化转型的书,却专设一章对此进行了探讨,这种理性客观的态度,我认为正是新技术能够顺利推广,能够给社会真正带来实惠所不可或缺。
书里的很多章节我都多次阅读,特别是反复阅读了“人工智能”的相关内容,
忍不住想要多说两句。《银行数字转型》认为人工智能是银行应用的这一系列新技术里面的“当家花旦”,工行、建行和平安等银行发布的科技战略中,都把人工智能放在了主角的位置。那人工智能在银行中都能干些什么呢?最直接的当属人脸识别技术用于客户身份验证,用户画像技术可用于智能营销,OCR、ASR、NLP等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带来了新的可能。2014年才兴起的“智能风控”,更是将银行非常关注的贷款不良率压低到了1.45%,远低于5.9%的平均水平,效果非常显著。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是泡沫,但从银行的应用实践来看,人工智能给行业带来的改变和提升是实实在在在的。
不过,《银行数字转型》也有所担心。银行的主业毕竟是提供金融服务而非理论研究,对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能力难免薄弱,更难和轻掷千金的互联网头部企业相提并论。我倒是乐见其成,一门技术能够良性持续发展,形成多个层次的成熟生态很重要。人工智能当然是前沿技术,有着体系庞大的复杂理论,但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也一再分享过一个观点,人工智能的“能”,是能源的“能”,是新技术,更是新时代的水电煤。人工智能当然需要不断投入研究,但这门技术要真正飞出象牙塔,飞入寻常百姓家,靠的不是公式的优美漂亮,靠的是能不能够产生新的驱动。
银行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社会角色,可以很小,小到只有存贷汇,也可以很大,但能够在多大的平台上站稳脚跟,关键还是要看有多强的能力在后面支撑。《银行数字转型》说“银行终将改变”,我很赞同,我也相信,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后劲十足的能源,所释放的强劲动能一定能够驱动银行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银行数字化转型》读后感(五):程序员转行去银行?数字化转型正在给你机会
最近一直在读《银行数字转型》,这本书忠实记录了银行近40年的信息化历程,很难得,每翻看一页,总会涌起许多感慨。银行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就像萧亚轩的那首歌,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移动支付还没烂大街的年代,发了工资领了红包,我们会上银行把钱存进去,感觉手长多了发痒总想剁几只,我们又会上银行把钱取出来,银行四舍五入约等于一台没有感情的ATM机。这是我对银行的主要印象,相信也是很多人对银行的主要印象,在更多的时间里,银行更像是生活中的一块布景板,我们都知道它每天都在那里,但没谁关心它每天都在那里干些什么。移动支付崛起为新四大发明之后,手机就成了随身的ATM机,我们深切感受到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可是又有谁会多想一点,这会对本来就没什么存在感的银行带来什么冲击?
说来惭愧,看完这本书,我才第一次以技术的角度重新审视银行。以前我觉得,银行嘛,不就是一天到晚和钱打交道。确实也是这样,但没这么简单。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一共三项,前面的存钱取钱,再加上读书时家里人寄的汇款,和买房时向银行借的贷款,概括来说就是“存贷汇”。
可是,银行需要借助什么手段才能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健的“存贷汇”服务呢?要知道,我们熟悉的工农交建,不是《哈利波特》里面的古灵阁,里面没有会使用魔法的精灵,可供银行选择的也不是什么黑科技,只有麻瓜最熟悉的技术。就拿转账汇款这个看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服务来说吧,《银行数字转型》里介绍,“汇”是银行体系作为金融基础设施而言最重要的作用,也是进入信息时代以前最难实现的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银行之间建立高效的清算体系,在银行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化之前,这个过程是由人工完成的,当年跨行、异地汇款使用的工具,依靠的居然是古董级的挂号信和电报。
这就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们的印象中,银行是非常保守的,只有长期使用、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银行才可能采用,轻易是不敢尝鲜的。但在信息化这块,银行却出人意料的是先行者。哪怕到现在,在不少人的认知里,“信息化”仍然只是一个新潮词汇,主要作用是写进产品介绍里,为了让人看起来显得更有科技感。但对于银行来说,信息化却是一个解决迫在眉睫的难题,能够实实在在提高生产力的解决方案。
银行从什么时候就开始进行信息化呢?不妨先想一个数,但答案多半是要出乎你的意料。《银行数字转型》里说,早在1979年,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次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启动了YBS(银行保险系统)项目,在多个地区开发银行会计联机事实处理系统和联行对账系统。
不过,要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全面推行信息化,注定是一项宏伟而又艰难的工程,根据《银行数字转型》记载,当最后一批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的114个网点完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时间的齿轮已经走到了2018年,已经走过了将近40个春秋。
在这40年间,银行的数字化发展也经历了许多风雨,因为业务要求,银行在信息化上走在了前面,同样因为业务要求,银行在移动技术上落后了一点。至于技术架构上那些分散式开发、竖井式开发等等教科书水平的坑,银行更是一个没落全踩了一遍。
现在,银行正在努力抓住席卷而来的数字化浪潮,希望重新站在浪潮之巅。《银行数字转型》运用丰富的从业经验,对在这个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什么是数字化转型、银行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目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许多的观点无论是对于银行业内人士,还是数字化行业的从业者来说,都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我特别喜欢尾声的“冷静看待数字化”,在现在这个数字化“高烧不退”的当口,很多人都在竭力叫卖数字化的种种好处,而对任何技术都必然存在的成本和局限选择了视而不见,《银行数字转型》这本专门讨论数字化转型的书,却专设一章对此进行了探讨,这种理性客观的态度,我认为正是新技术能够顺利推广,能够给社会真正带来实惠所不可或缺。
书里的很多章节我都多次阅读,特别是反复阅读了“人工智能”的相关内容,忍不住想要多说两句。《银行数字转型》认为人工智能是银行应用的这一系列新技术里面的“当家花旦”,工行、建行和平安等银行发布的科技战略中,都把人工智能放在了主角的位置。那人工智能在银行中都能干些什么呢?最直接的当属人脸识别技术用于客户身份验证,用户画像技术可用于智能营销,OCR、ASR、NLP等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带来了新的可能。
2014年才兴起的“智能风控”,更是将银行非常关注的贷款不良率压低到了1.45%,远低于5.9%的平均水平,效果非常显著。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是泡沫,但从银行的应用实践来看,人工智能给行业带来的改变和提升是实实在在在的。
不过,《银行数字转型》也有所担心。银行的主业毕竟是提供金融服务而非理论研究,对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能力难免薄弱,更难和轻掷千金的互联网头部企业相提并论。我倒是乐见其成,一门技术能够良性持续发展,形成多个层次的成熟生态很重要。人工智能当然是前沿技术,有着体系庞大的复杂理论,但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也一再分享过一个观点,人工智能的“能”,是能源的“能”,是新技术,更是新时代的水电煤。人工智能当然需要不断投入研究,但这门技术要真正飞出象牙塔,飞入寻常百姓家,靠的不是公式的优美漂亮,靠的是能不能够产生新的驱动。
银行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社会角色,可以很小,小到只有存贷汇,也可以很大,但能够在多大的平台上站稳脚跟,关键还是要看有多强的能力在后面支撑。《银行数字转型》说“银行终将改变”,我很赞同,我也相信,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后劲十足的能源,所释放的强劲动能一定能够驱动银行开拓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