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时代》是一本由徐徐著作,花城出版的231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蚁族时代》精选点评:
●小说仍旧是小说 夸张的艺术手法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不管怎么说 足够贴近现实了 适合泛读
●读完了。 结局比我想象的好点。没有草草收尾 也没有 弄的很悲观凄凉 死的死 疯的疯 都没有。 挺推荐这本书的 至少真本书对我影响蛮大的
●第一次为了看到结局而付了昂贵的运费买了实体书。。。。结局沉重却不意外,没有人知道命运会在那个路口给你来一个“偶然”……所有的不快乐不过是欲望太多。沉下心奋斗总会有云破日出的一天。
●和蜗居差不多
●现实
●这是本让人绝望的书。
●看前需谨慎。。。
●很现实的一本书,作者聚焦了很多现代社会的问题人群:大学生,海归,小三,特别适合改成电视剧,拍出来肯定很好看
●励志
●对大城市毕业生的写实
《蚁族时代》读后感(一):何以永生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仅要有智商,更要有情商。我们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高,也不能把自己看的太低。我们要坚持梦想,也要面对现实。我们追求物质成就,我们也追求精神满足。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如何做好自己,如何融入社会,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深思。方法或许有万千种,但切记一条"Never lost yourself."
《蚁族时代》读后感(二):真实到可怕
作为一个在校生,过着必修选逃,选修比逃的生活。下点雨,不上了,太阳大点,不上了。整日就是混吃等死,我也挣扎过,我也奋斗过。但永远只是三分钟热度,常常拿大家都在玩,你学个屁,就算学出来了又有什么用的理由来敷衍自己。但是家里人在电话里就是一个劲的让我加油读书,努力学习。感觉汪海洋就是自己的一个真实写照。说实话,我现在真的相当的困惑。什么能改变命运?没人能说得清
《蚁族时代》读后感(三):别只是埋怨了,让自己每天进步的速度快于房价油价上涨速度吧。
书还是蛮好的,推荐看看。尤其里面的几个人物塑造的很成功,詹晓鹏应该是大部分毕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挣扎在这个社会的边缘,唯一的爱情也在教授的掠夺下崩溃。汪海洋海归回国却沦落到新的蚁民,妻子离去黯然神伤。沈思雨则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女性的麻雀变凤凰梦想。不过嘛,现实生活中要是詹晓鹏的话,那自己就应该更努力的奋斗。要相信市场条件下每个人都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创造价值的,才能在这个社会混下去。是男子汉就不要妄想有人来给你一份稳定的,高薪的,还能留住女朋友的工作。像沈思雨那样的女生,如果不知道悔改,依然沉迷于攀高枝,那么该放手时就放手。要追求爱情,但别因为爱情而丢了尊严。没有能力的女生是不可能进入“圈子”的,因为你没有谈判的资本,注定成为玩物。
《蚁族时代》读后感(四):高智、弱小、群居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甚至“9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为保证客观,以上内容取自互动百科)
这本书读起来真的让人非常压抑但是又迫切的想要读完。压抑的是现实,迫切的想知道那些个身边的小人物最后的结局是怎样,当读完了,知道了,才发现结局也是早就预料到的,只不过还存有一丝幻想,想让作者留有一丝希望,给读者,给生活。但是,结局就是那样,没有丝毫的做作,生硬的摆在那里,就像现实一样让人唏嘘和无奈。
不能不说里面的小人物就是我们身边人物的代表,性格可能有些集中,但是谁又能否定,现实就是这样无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缺陷和不完美吗?最后的结局太让人伤感,为了那个在超市干体力活的小伙子鸣不平,但是他是真心的,如果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因为付出着真情和汗水,以后肯定会有好的结局。而那两个女性,一个为了一个好前途甘心去当小三,一个被现实压垮去跟了初恋情人,看似在书中是好,但是现实中的这种人肯定会受到舆论的谴责。所以,可能现实还没有那么糟糕。
小人物很像一个个蚂蚁,生活在这个蚁族时代,就只能想水中浮萍任其命运摆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