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鸣廊》是一本由彻夜流香 / 何何舞著作,花冠文化有限公司出版的简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2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风鸣廊》精选点评:
●看方停君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不二影子= =
●最爱的作者,所有的文都好看
●何必纠结,3P多好
●忽必烈长着丹凤眼,方停君会布结界,薛忆之将剑舞成了一个光圈。
●这个作者不是没有才华和想法,她的问题是用力过度过犹不及,无论人物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简直是一盆又一盆连绵不断的狗血真是叫人扶额,而且特别诡异的是,哪怕她笔下的主角再苏再金手指,我依然觉得她对角色没有爱,这篇或许是历史背景的原因尚在可容忍的范围内,《月迷津渡》就有点走火入魔了。
●3.5 开放式结局不错
●俺最喜欢的作者之一……
●在灰衣奴里看到方停君的木片“:我最爱吃红汤混沌,心疼了好久
●方停君。结局大亮,流香的书最喜欢还是头两本:叶加和有风鸣廊,两本都有绝世受,两本的攻在我看来都可忽略为路人。虽然耽美我从来只看一人,还是希望好歹给宝贝那位配个靠谱的啊。。。
●我不喜欢这个结局。干脆死了不好吗?
《有风鸣廊》读后感(一):至爱结局
隐约有一种感觉,觉得作者在构思整个文章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并且写好了结局。事实上整部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结尾那几百字。
私以为结局的句词斟酌很美很到位,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而且开放式也做的不错。
《有风鸣廊》读后感(二):凤去台空
看完怎一个痛字了得,方停君是一种人,明知道得不到,却放不下忘不了,到最后被他伤害成了一种习惯,因为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都想跟他有交点。他的彻骨孤独,是一种有香味的毒。
感叹整部书其实是方停君一个人的独角戏,他的若有意若无情,正因为揣摩不透,才最是翻弄人。他一身绝代风华,可以欣赏,可以怜惜,可以恨得牙痒,却无可匹配。最终尘埃落定,心事成灰,只余下残山剩水间的一则传说。
《有风鸣廊》读后感(三):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吃栗子了。
因为对这句话太有感,做题目了。虽然这句话说的是紫衣,女人。一个bl里其实我最烦出现男女情了,所以可以自我安慰为他对紫衣是姐弟情。(其实到底是什么,也没明示。也许就是呢,哈哈。)
方停君。
太爱这个角色了。
作者写的够恢宏。
作者是有多爱忽必烈,我一点没有感觉停君哪里有绝情,从头都是自己自作多情,如果早放手怕也不是这种结局吧,到后来反倒说要剖开他的胸膛看看有没有长心肝。必然是长了,但绝不是为你。(不知为毛就是不喜忽必烈)
感觉主要是讲历史,斗心机,很少涉及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或者说因为作者一直没有点明到底谁是一对,不同别的小说一般会开头或者读了一会后至少知道谁跟谁配对。这个倒好,看到第二部我还不敢断定到底是停君跟薛还是忽必烈。跟忽必烈是我不想看到的,而且一直也没有停君喜欢忽的痕迹。大爱薛,完美的角色,真喜欢这样温婉的男人。只是感觉薛的戏份有点少啊,虽然有细节表明他们是天作之合,但是作者大人薛的戏份有点少啊!停君叫薛哥哥那段。。不喜欢。做恋人好吗,恋人好吗。
以船作桥那条计真神奇。
城墙那一会,我赶脚堪称经典。停君那席话深得我心。即使真的射死薛,当初也说过晚他两三年死。结束使命,自会与他相会。轮不到忽必烈多嘴。
心里一直有种影像,停君腾空而起一跃几丈的身影,有人要杀,一飞,瞬间就没踪影。潇洒极了,如果可以学武我就选这个,哈哈。
我本是个感情用事的人,可最后忍不住要鄙视薛的感情用事,忽必烈也就算了,你也责备他没动过真情,傻逼啊!没有回头看就是没有真情啊?都是你们这种意气用事儿女情长的能做什么事?
另外 ,大胆推测,作者应该~~恋脚。哈哈哈,文章多处写 赤裸的脚踝散发着细腻的光泽。因为我也感觉脚也是一个性感的重要部位--。
以为忽必烈有过龙阳传闻,因为先前看的和珅那个不管怎样历史上至少看上去可以认为有暧昧情节,查了查忽必烈,貌似完全没有。不太喜欢这种拿历史人物做主角的,心里总有点疙瘩。历史书上的忽必烈小眼睛大脸蛋深深印在脑子里还要被迫想象成一个长得还算倜傥的青年男子。。实非易事。
读bl,了解一段真实历史,不错。
片段一,(停君)两眼看着远处轻声道:“等仗打完了,如果你愿意我们就去南边,那里有海,听说海中央有座蓬莱岛,住在那里可以与世隔绝。我们可以打渔或者练剑,可以夏看朝阳冬听晚涛。如果倦了,我们就买两匹马·····”他隔了一会才微有些颤抖地笑道,我们可以信马由缰,从此不问世事。
这是第一次看哭。真烦忽必烈,讨厌这种厚脸皮的人。紧接着——
片段二,等他(忽必烈)走了,方停君才慢慢蜷缩起身子,缩成一团。
简直是连环虐。看这里的时候我听的是一笑懸命,居然还能流泪并且感觉这歌还有悲的成分--,游助桑要哭了。。不过这几句歌词确实也可以移入文中。何のために生まれたか?何のために生きるのか?分からないから生きるのさ。生きてるうちに分かるのさ。
片段三,停君说 我这一辈子都不再吃栗子。片段四,我忽必烈此生都不会再对任何一事一物用心太多。
想起李春天知道梁冰结婚后给闺密打电话说我这辈子都不会结婚了,我曾经也说这辈子都不给人录歌了。都是一种心境吧,对前人的爱的深沉,对后来人的没希望,对这段情的纪念。
最后吐槽下结局,应该薛跟着停君一起跳下悬崖啊!!
《有风鸣廊》读后感(四):世事一场大梦,多情却似总无情——读《有风鸣廊》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
看耽美不算多,让我心里真的留下印象的除了《犹记斐然》就是这一篇了,前者是生死有命,人一死,就终究有了一个结局,纵然作者有些不负责任地说“短篇的话,更适合写悲剧”(汗…)。
可《有风鸣廊》终究不会有结局,就在故事中,元祖死去了一百多年后,在《灰衣奴》中又提到了只言片语,而且依旧是大雾弥漫,或者彻大写的时候也不打算写结果吧,真真正正的意犹未尽。
在故事上方停君把所有都牺牲为风雨飘摇的宋朝江山逆天改命,爱他的也好,他爱的也好,甚至连他自己也在所不惜。不见得这宋家有多好,在令人心寒的宋朝皇宫中与薛忆之重逢的那一个雨夜,我终于知道了答案,因为那是他母亲的遗命,还我山河这样沉重的使命,是他与母亲仅剩的联系。方停君拾弃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人生也是少得可怜的人间温情,到头来只得到了一个这么孤寂的结局,这样的结果没有人会觉得甘心。
通篇都是忽必烈和方停君的对手戏,从两人一开始的对视与交锋,或许元祖就对这位聪明绝顶、风华绝代的人沉沦了。在两人风风火火地一次又一次地上演着猫捉老鼠闹剧,这里我看到了那个想让人陪他玩耍的孩子气停君,在这段游戏中,无论是猫或是老鼠都上瘾了。随着剧情的一步步深入,薛忆之伤重、忽必烈的禁锢、蒙哥被杀、汉蒙势不两立,在这场争夺江山的狂风暴雨中终于将两人的关系和感情都推到了风口浪尖,终于他不在是那个狠辣下温情眷顾的忽必烈,他也不再是以往那个自信和孩子气的方停君。而帝王的禁锢,在我看来往往成不了因为爱的借口。
也许两人关系都太过于紧张,才有了薛忆之。
如沐春风的薛忆之给了忽必烈此生无二的手足之情,也给了方停君此生无悔的深情,他诠释着世间最完美的爱情,以至于到故事结局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只剩下回忆,总让我怅然若失。其实薛忆之很早就知道停君的立场,他很清楚停君处于他和忽必烈甚至是整个民族的对立面,但他仍然付出了他了无遗憾的真情,在血腥惨淡的乱世,一份超越了利益和民族的感情,在他身上得到了升华。可是一个善良温暖的薛忆之洗涤不了乱世中的悲哀,历史的巨轮依旧周而复始的转动。
在剥去了冰冷机智武功的之后,就像陈清秋看到地洞最后一间石室见到那个雕像一样,他…的心性就是一个想找人陪想找人玩的孩子,他要的仅此而已。在很多人眼中,停君的形象就像莲生写的那样,聪明绝顶,博学多才,自信潇洒,能进方停君心里的人实在寥寥无几,有些寂寞确实要特定的人才能排解。
有风的结局里,忽必烈下令发动天罗地网去搜寻方停君。而在青川在方停君所在的附近却听到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探停君的去向,薛忆之总是离方停君最近的距离。
结尾是双结局,一个是停君与忆之到桃园隐居,一个是忽必烈把方停君禁锢在身边。也算是一种安慰,虽然事情发展并非如此。
作者来潮地在灰衣奴里创作了一个与方停君有些相似的陈清秋,而他只想与他的爱人快马踏清秋(是不是跟某一句有点相似?),终得如愿与爱人在大漠中看日月星河(噢,偏题了)。
我说一下灰衣奴里面关于方停君等人的一些设定。
陈清秋在结界里面看到四神兽围绕的方停君,他看到方问他:悔不悔?悔什么呢?人生契阔莫过于咫尺天涯,谁能懂得了十年生死两茫茫呢,不就是我在你的身边而你却不懂我吗!?
方停君对莲生说,忽必烈不会相信佛法,而是武力。方停君很清楚忽必烈不会做一个慈悲心肠的强者。方继续问莲生:你是相信佛法里面人所没有的慈悲还是力量呢?一下就动摇了莲生的,一切本是虚无的,就像人生一场大梦。
之后说到方停君给忽必烈送去两口石馆,邀之放弃现在的身份从此隐姓埋名去过自己的生活,然而忽必烈拒绝了。忽必烈是帝王,他可以爱江山爱美人,却不能为了美人放弃江山。
薛忆之挡在了忽必烈的千军万马之前,站在了忽必烈的对面,其实在悬崖边的时候,忆之已经跟停君站在了一起,这次依旧把停君护在了他的身后,想想薛忆之也是痴情得可以。
方停君只给你薛忆之一样白纸,没有任何内容,而薛忆之只是微微一笑便了然于心。就算方停君不说什么,他也懂的。方停君已经作出了选择。
能与惊才艳绝的方停君媲美高低的是忽必烈,但能与他信马由缰不问世事的人只能是薛忆之,其实我觉得无论方停君选择如何,只要他喜欢,薛忆之也会一样了然于心,爱我所爱,予以所求,薛忆之不是不懂恨,他是更懂得爱而已。
就像青川说的:这天地下比情大的东西多了去了。多情却似总无情,却不愿看到这少年从此归于寂寥,但愿有一天他与心爱之人从此信马由缰,不问世事,看日月星河,快马踏清秋。
——完——
《有风鸣廊》读后感(五):(转)扬花过影——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西江月》
我不知道,《有风鸣廊》的题目出处是否来自于这首词,或者是作者自己的创作,但是我只能想到它,而且觉得这种梦里梦外徘徊的感觉其实也挺符合小说的意境。初看《有风鸣廊》是整整两年前的事情,而今天不知怎么的读到这句词的时候又想起了它。或许,我是该为这本书好好写个篇章纪念一下了。
相比较而言,《有风鸣廊》对于我,爱之深,恨之切,太过浓烈,我更爱《月迷津渡》一些,但是,前者却更让人割舍不了,只因为方停君太叫我心疼。因为《有风鸣廊》的缘故,即便是我不怎么待见的孛儿只斤氏似乎也在内心有了一席之地。脑海里的场场回回,会会场场中,所有的人物就像是一抹鬼魅,从身边经过,如扬花过影,告诉我一个不轻不浅的故事,想忘却怎么也忘不掉。
关于故事的架构,叙事技巧,人物情感,这些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如果一定要残酷加一个等级的话,我觉得方停君已经做到了极值,因为我不敢想象一个能对自己如此狠心的人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他一个人,却要逆天而行。说他是自负与傲慢,那与忽必烈的几番搏斗已经足够折损他的意志;说他是大义与无畏,但是我看到少年落泪了;说他是傻,那我又是什么……说他是拾弃,他又何尝不是在拾弃所有在乎他的人。
说方停君要保家卫国,坚守南宋江山,我不信,我觉得还不如说是他坚守母亲意志来得更有说服力一些。正因为他太聪明,所以他并不是一根筋到底的二愣子,他懂得割舍,懂得选择。就小说看当时的南宋王朝就像是一件袖子上有个大洞的衣服,如果是我这件衣服我不会再穿,可是方停君却把衣服的袖子剪了改成了无袖衫。他不在乎江山是谁的,即便是交给一个懦夫。虽然我觉得这里有他的自私,他不愿意帝王生活禁锢了他的自由。
可他是枷锁命,所谓的辅佐,也许只是他不愿放了自己的理由。
而坚守母亲意志这种说法,空穴来风,此段很有说服力:
【方停君却像已经是听不见他的话了,只是喃喃的问:“可我要是到了下面见着娘,她会不会怪我没有尽力,我真得尽力了……”他像是有点害怕,又问:“她会不会不认我这个儿子,在她的心目当中,是不是我只是她一颗保家卫国的棋子?”】
当然,这是文本本身透露给我们的信息很少,就“方小爷”多变的个性来看,这不是唯一的理由。
其中还掺杂着一种野心,一种好胜,又或者是青川说的:【“他只是不甘心,有一些不甘心……”】
因为即便是忽必烈再怎么上当,再怎么吃亏,到头来,他赢得了除了方停君以外的一切,而方停君什么也没有。我从头到尾都是一头雾水,经过忽必烈的点播我才惊觉也许方停君期待的不过是被人记得,被人关心,那样微薄的存在感。
【方停君,我要让你看着,我的铁蹄踏上你们汉人的江山,我要你心中的华夏子民统统沦为贱民。我要千万年后,无人知道这世上曾有过你方停君,我要你在九泉之下也会怀疑你自己曾经存在过。】这是忽必烈的原话,也是最为撼动我的地方,世祖爱篡改历史,确有耳闻,可是唯有这句虚构的话最让我心疼。也许天下无双的人这一生遇不到一个,但至少脑海里有个绝伦的念想亦是一种幸福。在前文我对忽必烈爱方停君还将信将疑,而现在我觉得,我不想质疑了。爱恨分很多种,像君王这类纵横天下的人物,只要不是心里极度扭曲和变态,定然会给自己诅咒的对象留下余地,也算是对将来的救赎。而在此,他的毁灭未免太彻底,如果不是爱到深度,我认为是做不到的。
他们两个似乎自遇到对方的那一刻起,就在进行一场追逐战。忽必烈是嗅觉灵敏的猎犬,而方停君是狡黠的狐狸。猎犬在吃亏多次后,却发现自己爱上了这种危险却刺激的游戏,也觉得狐狸的腥味像是一味鸩酒,让他中毒颇深。忽必烈决定用残忍的方式留住他—困。
我从看到忽必烈拿出脚铐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他和方停君不会有结局。一直高傲的困兽,可以在牢笼里折磨自己到死,也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虽然方停君做了不少违心的事情,但骨子里却是个不肯低头的人物。虽然在看到他乖乖在大理和忽必烈薛忆之一起共度一年时光,但也死活不信他会安于现状。果不其然,他把自己的清白表情翻过来,竟然是一滩墨迹。他就是如此,对自己,太过残忍……
到头来,这份感情没有谁对谁错。他们有各自的立场,各自的性格,却又有各自的执着,殊途同归,却注定要在同一条道路上消灭另一方,才能顺利到达终点。
一个抛弃了自己,一个斩断了神情,说白了,谁也不欠谁。
也许两个人的纠葛太过紧张,于是有了薛忆之。
我印象中,方停君大部分美好的回忆,都是薛忆之给的。这位兄弟身在局中,但是心在局外,不至于单纯,却到最后都没有被污染。他扮演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好人,阐述着最为动人的爱人方式,如果没有他,《有风鸣廊》肯定会失色不少。
他的剑一直都未保护而战,所以从未钝化。即便是被欺骗,被伤害,他也未曾改变初衷,不曾悭吝一丝一毫的温柔,那令人贪恋的,温柔。他让我相信,即便是再残酷的现实面前,还是会有光,点亮影子,告诉众人,其实黑暗和光明同行,不管你站在哪里。我只能谢谢薛忆之的存在,他演绎了我最希望看到的恋情,或许太虚幻,或许我不相信。
【如果有未来,方停君也只会选择薛忆之。】忽必烈如是说,是一种自嘲,不带嫉妒,却又悲凉,似一种若有若无的叹息。帝王无情并非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判断题,他有自己的一套准则去对待一个人,或呵护,或破坏。忽必烈知道自己的身边需要一个忠诚的人,也知道善良如薛忆之,是最值得信任的亲人,看惯了兄弟相残,便更加珍惜这个弟弟。
只可惜,一个薛忆之洗涤不了《有风鸣廊》赤裸裸的悲凉,更化不开那个少年眼前的阴霾。即便是暖阳,也是片刻的。
《有风鸣廊》从头到尾,我都不能确定方停君对忽必烈是否有情,直到看到了《灰衣奴》中真正的结局,才发现其实就让这段感情大雾弥漫下去,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六祖慧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纤尘】,就算我纠结再久,揣测再多,也改变不了故事的结局,还不如就当它只是一个个剪影,【那些画面被微风一吹,便碎了,散了。廊外似有风吹过,宛若衣袂飘动声,似有故人来,可若是风一止,便会万籁俱寂,只余长廊。】
至始至终,有些人我还是读不懂。
扬花过影,物是人非,万籁俱寂,只余长廊。
最后,就让我夸一下彻夜流香大人吧。
彻夜流香大人,乃看到的原本只是我的皮里阳秋,可是一想到你写了这么好看的故事给大家,不夸夸你实在是没良心。您的文字好似一场淋漓春雨,一番洗清秋(TAT找不到合适的词儿了),让人捧起书便欲罢不能,放下了还拍案叫绝。如古琴鸣响,一曲新词,却总叫四座泪眼倾城(TAT我错了我没哭……)。我觉得您的小说就像是一个九连环,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起时平静,歇时安宁,却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