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世间情的读后感大全

  《世间情》是一本由叶曼著作,重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间情》精选点评:

  ●叶曼老师,佩服

  ●合情合理,利害关系。一切无常,努力求知。

  ●关于爱情,生活,家庭方面的,感觉更适合女生/女人读

  ●大概更适合女生来看。

  ●明白很多

  ●……

  ●永恒的话题

  ●非常有智慧的女人

  ●关于爱情的问答,个人不是最喜欢这类书籍

  ●开始觉得不过如此 渐渐觉得很看得进去 后来想能否再多点指点 其实很多道理 经历过了自然会懂 但是代价很大很辛苦 而且可能会怀疑自己的判断 这种指点算是走个捷径偷个懒 怀疑自己时或许还是个仰仗 况且外来的和尚总是比较好念经 更能说服自己去参照着做 这样是不是做人做事通达圆融的可能性也提高了呢 很好的

  《世间情》读后感(一):明了只在书中有

  书的前80%都是台湾被情感所困的妇女的提问和诉苦,以及叶大师的回复和点拨。

  提问的人各有各的烦恼,叶大师的回答不仅精辟,而且答案确实是当事人应该能选择的最佳出路。大师的字里行间透出了智慧和开悟的风采。

  书的前半部分有些琐碎,初看有些失望。后面的访谈很不错。

  -------

  个人认为,书中写信的女人,就算得到了高人指点,应该还会我行我素:

  把这本书给周围的女性看了,仅得到了一句,“这道理我也知道。”

  我就想,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做到那么明了是非,能看开感情纠葛,作出正确选择的女人,当然还有男人,肯定是凤毛麟角。

  《世间情》读后感(二):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文贤书院、叶曼、世间之情

  在心中一直有着崇高的地位

  不知是因为叶老的解行并重的学佛经历

  还是因为她那种时时可死,步步求生的人生气魄

  也许都有

  生在世间即有情,无情不会生于世

  世间之情是如此地困扰人,又是如此地纠缠不清

  但是既然已经生为有情众生,何不就去好好学习如何做好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书中收录的都是叶老在《妇女杂志》专栏中对读者种种人生问题的解答

  书分五辑 涵盖了人生中爱情、家庭、事业等方面的问题

  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们对于别人的问题都是貌似十分有条理而一旦自己遇上类似的事情时就未必可以清醒冷静的处理

  只因事中涉及了种种的利害得失,自己抱有私心于是有了取舍 

  而叶老的回答是历经人生之后所饱含的智慧

  欣赏于这些智慧的回答

  欣赏于这种时时可死,步步求生的人生态度

  《世间情》读后感(三):叶曼的北大情结

  叶曼先生此次回国的重要一站,就是北大百年讲堂,她要给北大的学子们演讲。而老人家与北大其实有着割不断的情结。因为70年前,她就是北大经济系的一名学生。

  主持人:您是哪年到北大的?

  叶曼:我1939年毕业。

  主持人:那就是1936年。

  叶曼:我是先到师大附中,那时候是男附中,因为是男附中,据说可以直升清华。

  主持人:我听说那后来是胡适先生阅了您的考卷以后,说您是个很难得的才女,然后就把您给挖到北大去了。

  叶曼:北大、师大、清华,我最想进的是清华,原来进附中就想进清华,现在更想进清华了。我那时候就想我一定得进清华,我可以好好念书,可以有庚子赔款。清华呢,我在报纸上看看,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便荒唐地给了自己结果。而师大是第一名,因为我考国文系,那很简单。北大,一看是试读生,我说试读,我要试读不好就没学校念了,所以我就没去北大。但是北大呢,之所以称为试读生,是因为我的数学实在太差了。按标准,数学、国文、英文算三门,这三门必须要达到某种程度,由于我的数学实在太差,所以学校不能录取,但是胡适看了我的文章,说这学生一定得录取,就是因为一篇作文。

  主持人:是什么题目还记得吗?

  叶曼:是你生平最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或者喜欢的一件事,或者感动的一件事,我就用悲哀的这件事,就描述我父亲的过世。当时父亲刚去世不久,伤感还很深,我简直是一边哭一边写这篇文章,胡适看了以后,就说这学生一定得录取,其他人说差一点,数学差一点,胡适又说,好了,想办法让她来吧,所以给我安了个试读生的名字。

  《世间情》读后感(四):在美国筹32万重建云居寺

  位于北京房山的云居寺,被很多人誉为北京的敦煌。来此佛门圣地的游客们不计其数,当他们为这里独特的石经文化感叹的时候,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历史与一位老人有着深刻的渊源。

  2006年11月,首都国际机场,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出现在迎接她的人们面前。她就是与云居寺结缘非浅的旅美华人叶曼女士。

  主持人:叶老您好,用网上的一句话叫做欢迎您回家。

  叶曼:谢谢。

  主持人:真想不到我今天见到您的时候您说您93岁,我看到网上介绍的资料都是93岁,我完全不信,顶多顶多,63岁。

  叶曼:谢谢,这个夸奖让我要飞起来了。

  主持人:我们今年去采访过云居寺,当时还不知道云居寺的修复和您的关系,您当时第一次回中国就去了云居寺吗?

  叶曼:对,那时候是因为朴老的关系。

  云居寺建于隋朝,是中国古老的佛教圣地。20世纪90年代,虔心学法的叶曼,在赵朴初的邀请下,来到了云居寺。由于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云居寺饱受战火之苦,加上年久失修,已是破败不堪。当年呈现在叶曼眼前的,是一个被炸掉了三个指头的菩萨铜像,这样的景象让叶曼内心隐隐作痛。

  叶曼:看着这个菩萨——佛,我就哭啊,当即宣誓,我要重建云居寺。发了誓以后,我一想我哪有钱哪,我就到处去募捐,我整整募捐了一年,只讲一个题目,就是描述云居寺,描述云居寺的石经,描述这整个的故事。我沿着整个台湾环岛演讲,讲完了以后,就到香港、新加坡演讲,最后到美国各个州去演讲,募捐重建云居寺的费用,最终募捐到32万美元。

  叶曼将自己筹集到的32万美元交给了中国政府,这笔钱为云居寺的重建创造了条件,使千年古刹恢复了往日的面貌,数万块石经得到更好的保存。

  叶曼原名刘世纶,1914年生,祖籍湖南,出身于书香门第,现旅居美国洛杉矶。

  《世间情》读后感(五):走近智者 聆听慧音

  晌午时分,与同行念慈居士来到叶曼老师搬家前的望京住所,对其进行采访。说是采访,却实为两个对佛法怀有虔诚之心的学生来向老师求疑解惑。

  叶老的房子布置清雅。红木的家具,两把藤椅,藤质的桌子、椅子茶杯垫子仪亦是藤质的。午后的阳光朗朗地照在落地窗前的几盆植物上,一派生机盎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每天能听到叶老讲经说法,想必这些植物也是幸福的。

  叶曼这个名字于我最早是在三毛《送你一匹马》中见到,三毛简短提到她和叶曼老师的三次谈话。只言片语,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刻。那时,我还是个初中生,在不上课的日子里,母亲去寺庙烧香拜佛总要带着我,对于佛教的认知只停留在祈福平安的层面。而今日里能有幸跟叶老面对面坐着,近距离聆听她的开示,实为与佛法的因缘。可是无量无边的佛法精深奥妙,究竟要如何参、如何学,如何将信仰落实于当下,叶老告诉我:修心便是关键。

  人的心由于阿赖耶识的作用,堆满了妄想杂念;可是人的真如本性、般若智慧同样是这颗心在起作用,所以这就需要你转识的功夫!烦恼即菩提,但烦恼一起,心性就会被遮掩,离智慧、觉悟就远了。因此修心养性就不仅要放下妄念,而且要转妄成真、转识成智,惟有如此才能显现如如真性,才会步入般若的胜境。这些道理或许我能看懂,可是修行、修心不能光凭理入,最最对机的应当是契理的行入啊!

  当年佛祖在29岁辞别父母、妻儿离开皇宫,历经磨难最后在菩提树下证得人生无常,世间万事万物本性自空,皆因各种因缘聚合而成,实在是不必执着。不执着生、不执着乐、不执着法、亦不执着我。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无常,人生无常,情感无常,甚至连人的念头都在刹那变化。人一旦觉悟了就会放下欲望杂念,放下一切分别妄想。难舍能舍、难行能行,这是佛祖的伟大之处,叶老常说学佛就得有学佛的行动,得遵照佛的精神,要舍得放下。如来佛祖贵为王子,说放弃就放弃了,丝毫没有退转之心。世事无常,富贵也好、名誉地位也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亦是无常,生命宝贵,当好好珍惜。叶老说她不知道她的形寿哪一天会尽,因为她今年已经93岁了,她的兄弟姊妹都走在了她的前头,惟有她很乐观地活在当下,她说只要有一口气,她就要为大家讲课。愿力真大,我感觉她就是活菩萨!要不何能以93岁的高龄,离开丈夫、儿女,离开舒适温暖的家,从美国来到大陆,为众生传道布说呢?如果说修行需要取舍,淡化得失,需要一份大无畏的勇气和一份为社会担当的信念,那么叶老是做到了。在她身上,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至真、至性的品质,一种纯粹的精神力量。

  儒、道是中华文明的根,佛家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原大地以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儒、释、道三家文化互为融和、浸润,构筑了多元化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眼下称之为国学。其实国学一词早就存在,只是在那场文化浩劫中被人为割裂,弄得支离破碎,以至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心灵太缺乏国学的熏染、滋养。叶老太了解当前大陆的社会现状了,所以她在居士林不单单是开示《法华经》、《维摩诘经》、还有《道德经》,而且还准备讲授《四书》。

  叶老早年是北大的文学才子,胡适校长亲自点名将她留了下来,学成以后又遍游西方各国,学贯中西。她精通儒释道三学,是国学大师。她讲的课、开示的佛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每次她在居士林讲课的时候,能容纳300多人的维摩讲堂是座无虚席;甚至讲堂外面的走廊上、院子里都挤满了人。如果没有经年累月的积淀,是万万不可能有今天这般的生动、活泼。她要将她一肚子的学问、知识、人生经验在她有生之年,毫无保留地义务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众生,让更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多一份了解,对修行多一份认知。

  当我们向叶老请教: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吗?她是这样回答我们: “命是我们的本命,运是时运。命和运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所以我讲生与死、苦与乐、命与运,命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命。”人们常说“万般皆有命,半点不由人”实为宿命论的观点,“业由心造”讲的是业的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因果法则是亘古不变的,善的因获得的是善的果,甚至一念善良的愿望都会令你心地清净、欢喜无比。叶老说佛法里从来不叫人去算命,算命问什么,问过去?过去已经知道了,未来?未来在自己手中,就看你怎么去做。曾经有人说我只能活到70岁,但你们看我已活到了今天。《了凡四训》里的丁老爷,努力积善行德,三年之中,与夫人一起做了一万件善事,后来不也改变了自己的时运吗?算命先生说他命里没有儿子,但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不但得了儿子,还进官加爵了呢!所以“命自我立”的道理,正是“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故有一切果,如是种种诸心行,能生种种诸果报”。

  佛经里的一些思想,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感悟,提升和净化了我们的心智。佛教更是一种关于道德的完美教育,能使我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更加和谐。叶老淡定告诉我们:人生就好像一个原野,虽然有过红花绿叶般春天的繁荣,可也会有肃杀凋零的残冬。世事无常,勿论富贵也好,贫贱也好,都要看得清楚明白,要永远抱定、行持一颗如如不动的真心。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西下,看到叶老没有停歇地讲了近四个小时,我和念慈都有点不忍,赶紧告辞,叶老坚持把我们送到门口。几次想问叶老如此高龄,可皮肤为何还能这么白皙、干净?叶老笑着告诉我,她从8岁就开始吃素,一直到现在。真是一位活菩萨啊,热爱一切有情众生。我记得叶老曾告诉三毛“如果有一天,你在佛学里看到的是红红的太阳从海里升起,而不是退隐山林,你才了解什么是佛学。”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句话,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佛法的清凉、佛法的入世、以及佛法的慈悲。文以究理,贤以成事;有智无行说食不饱;有行无智,歧途亡羊。文贤书院恰恰印证了叶老积聚文殊菩萨的智慧及普贤菩萨的行愿;有如一盏明灯,照耀于滚滚红尘,劝化、度脱无数有缘之人!

  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我们感念叶老的慈悲济世,简直就是一位示现的活菩萨!在此我们深深顶礼,并深情祝愿老先生身体健康,平安吉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世间情的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世间  世间词条  大全  大全词条  
美文

 喜欢怎么样的生活

 那年 那月 一地落花  偶然的机会看了九夜茴的青春文学小说《匆匆那年》,即被深深吸引。  阅读的同时,也被每卷中方茴的话打动,摘录下来,共同欣赏。第一卷:不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