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小村,总是流传着许多鬼灵精怪的传说,那些莫名的地名背后总有一段稀奇的故事。
在我老家后面的那片深山老林里,有一个地方叫张聋子洼。当地都这么叫着,却很少有人知道名字的由来。
九七年,家里还喂养着几头黄牛,寒暑假和周末我就常常跟着村里的牛馆去那片山洼里放牛。早前,我并不知道这个背阴的山洼为什么叫做张聋子洼,只知道山洼中有一个小水坑,几块平整的荒地和一座杂草丛生的孤坟,不过草木茂盛,到是个放牛的好去处。
每逢周末,我就伙同村里其他放牛娃赶着牛和羊翻上山梁,穿过茂密的松林,走在迂回曲折的牛路上,山坡两旁的松柏间夹杂着栎树,破碎的阳光透过枝间洒在松软的泥土上,使得这林间不会显得那么的昏暗。穿过松柏林,站在山垭远望群山尽显斑驳的墨绿色,山脚炊烟了了。
山垭所处的位置叫做侯家坡,曾经住着的几家姓候的或是亡故或者迁往他处了,如今只留下几处断壁残垣。不过这片山比较奇特,与周遭都不相同,山顶上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全是低矮的杂草,零星散布着荆棘果树,如同高山草甸一般。山上发现过一种石头,质地不甚坚硬,但石头中镶了很多大小不一却形状规则的金属小方块,质感就像一颗颗铜粒,大的如同花生米,小的也有绿豆大,听老人说是因为山里有矿,所以山顶不长树木。
这座秃山后面就是聋子洼,平时很背阴,过了晌午就照不到阳光了。洼里成片的荆棘、杂草和藤条,浓密的松林一直延伸到洼底沟里。山背阴处有一片石崖,崖下有一个天然的池塘,不怎么大,池水很少干涸,牛羊经常去那里饮水。池塘边的荒地上有一座孤坟,荆棘丛生,只能看到坟头顶端的破碗了。
听村里有位上年纪的老人说以前这片山洼里有一户姓张的人家,是个聋子,孤身一人住在这山洼里,死后被何人所葬无从知晓,他小的时候还见过残破的房舍了的,那个时候就有一座孤坟,这就是张聋子洼名字的由来。如今之所以再提起张聋子洼这个地方,是因为我放牛期间,听说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让我这些年一直记得,想想还是有些怕人的。
说是我们那里有个人去别人家给老人祝寿,晚上喝了些酒,因为家里有事就赶夜路回家。为了赶路,他就抄近路翻侯家坡,穿过聋子洼。那时正值半夜子时,天上没有月亮,只有点点星光,随身也没有带手电筒,山间小道昏暗且难以辨认。山洼寂静,为了壮胆,他将上衣领口解了三颗,手心吐口唾沫将额头头发向后抹了三把,点了根烟就直奔这片洼子里。没过多久,就到了一个三叉路口,心说平时不记得这里有三叉路,难到是砍柴人新近踩出的路?晚饭喝了酒,山风一吹,酒劲上头,晕晕乎乎的,正犹豫间,看到右边有灯光,住在一家人。想想夜里深山里不能耽搁太久,犹豫了一下就直奔右边去了,到了那户人家后,推门而入就看到已经铺好的床了,因为酒劲上头困的不行,索性倒床就睡。
第二天一早,醒来睁眼一看,吓的一身冷汗。他发现自己就躺在山洼的那座孤坟前,头伸进坟窑里(老家的一种墓葬方式,坟堆砌好后会用石头码一个专门烧纸点蜡烛的小门窑,大小刚好可以把头伸进去)。他赶紧起身往山下跑,转身没几步就到孤坟石头坎下垮塌,陷下一个大洞,洞旁正是昨晚翻山走的那条山路。想起昨晚的留宿情况,他惊出一身冷汗,庆幸自己被收留。然后,他转身走到孤坟前跪下磕了几个头,点了三支烟,感谢昨晚收留之恩,另寻他路赶回了家。
自从听说了这个故事后,或是因为鬼怪,就对聋子洼有一些畏惧了,特别是我一个人在山洼里赶牛的时候,但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敬畏。后来放牛到了山洼的深处,发现了一片荒坟,没有墓碑,仅仅只剩下石堆,但大多已经塌陷,根据所处位置,让我不经想起村里老人告诉我的一句“唐埋高山宋埋洼,明清埋在山脚下”俗语,年代是否如此,我是没有办法去考证了。
再后来在山洼里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差点要了我的小命。
在山洼里有一种树,我们那里叫“胖婆娘腿”,一丛一丛的,漫山都是,树心是泡的,在夏末秋初的时候会长出一种果实,类似于桑椹,但比桑椹小,紫红色的一簇一簇的,吃起来很酸甜可口,汁水呈紫色。那一年我和同村的几个孩子在山洼里放牛,看到了这种果子,我们尝了尝,味道酸甜可口,因为“贪吃”,根本停不下来。那一次,我们几个吃了很多很多。若不是有一个赶牛的大人从那里过,立马制止了我们,恐怕就没有此刻的我跟你们讲这些故事了。这种果子吃起来美味,吃多了会中毒。等下午赶牛回家的时候,已经出现中毒迹象,我们几个嘴唇发紫,晕晕沉沉,上吐下泻,瘫在地上走不动道了,那个大人一个个把我们背回家送我诊所,打了一个多星期的吊针,才逐渐好转,舌头上沾染的紫色很久才淡去。
现在想想那次经历的事情,都心有余悸。如今我家后山仍然漫山的野果子,但却不敢轻易尝试了。
从那之后我就很少放牛了,一年后黄牛也卖了。零零年我小学毕业去了河夹镇中读初中,但当放牛的那段日子确实给我留下了不少回忆,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经历吧。
有时候想想,很多怪事令人惊叹,或许有善恶、因果之说,但本性所向,一切都能有好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