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说话,我不太喜欢这两年的一些学生,不是因为他们成绩差,而是觉得他们没有一点精气神儿。
这些学生专挑后面的座位或者靠墙的位置,上课他们一般不抬头,以高高竖起的一溜书本作掩护,又在桌面上摊一本书,书中藏上手机,他们不停地做手指运动,整个身心都凝聚到一方小小的屏幕上,也许玩累了,也许手机没电了,倒在桌上就呼呼睡着了。当你前去制止时,他们大都表现得极不耐烦,横眉冷对:“我又没有影响你上课,关你什么事儿?”说完,直视着你,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你一时无语,不得不无趣地走开。有时我也反省: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而他们又对读书不感兴趣?于是,利用自习时间,我挑了一些电影,如《肖申克的救赎》《赛德克·巴莱》《星球崛起》等放映给学生看,可他们依然没有抬头,黑暗的教室闪烁点点蓝光。如果班主任请假,这对他们来说就是福音,早自习他们懒得来教室,在寝室熟睡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机。文化课不喜欢,我以为他们会对音体美这些培养爱好的课程感兴趣,然而,教音体美的老师苦水更多,说他们玩睡得更加光明正大。
他们变成了“手机控”,玩手机,睡觉,是青春的全部,一旦离开了这两样,他们就面无表情,萎靡不振,头倚靠在胳膊肘上发呆。十六七岁的年龄,正是红日喷薄而出的时候,正是草木竞相拔节的阶段,为什么他们却像打蔫的叶儿,给人迟暮之感?
我承认条条道路通罗马,今天的学生不必死读书,读死书,你可以对读书不感兴趣,但你不能对生活失去热情,对人生失去规划,活着,我们就应拥有一颗热气腾腾的灵魂。
我喜欢看运动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影,喜欢听空气中传来的自得其乐的歌声。前段时间阴雨连绵,气温很低,我们的外套下大都还套着一件薄毛衣,但宿舍楼前的乒乓球台旁,两个男生展开了激烈对决:他们都光着上身,一个向上跃起,甩开膀子,狠狠地向对方抽去,一个蹲着马步,机警地注视着跳动的白球,反手一击,球弹了回去。在他们奋力地抽球拉球中,我感受到了春天里的一股腾腾热气。走在林荫道上,有时会遇上这样的学生,他们塞一耳塞,边走边听,听着听着,他们就闭上眼睛,摇头晃脑地大声唱了起来,偶尔还手舞足蹈地来两下,引来别人诧异的眼光。其实,这种沉醉何尝不是对艺术的一种享受,对情趣的一种追寻?在他们内心,一定停留着一团热气。
校园天地狭小,但热气腾腾的灵魂从未缺席。同事老詹,一位即将退休的人,满头白发,大家都称他“詹爹爹”。曾经他身兼两职,教语文也教地理,天文地貌,诗词歌赋,都谙熟于心,随着师资队伍的强大,他从语文阵线上退下来,专攻地理,课余又学习音乐,拉二胡,练美声,这两年的元旦汇演和卡拉ok大赛上,他自拉自唱,为全校师生奉献出一首首原创歌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就是在热气腾腾地活着。
前年,带学生去云雾山泥人王手工作坊参观,一位叫朱力亚的男生,大家眼里的“笨笨”,学习很吃力,一见到这些泥塑,他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眼里溢满惊喜,摸摸这个,捧起那个,那样子,像发现宝藏似的,一时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走时,他借钱买了一些泥塑,又从泥人堆里挑走一袋造型各异但存有缺陷的废品,从此,他扑在了泥巴上,第二年他捏的泥人在市劳技大赛上获奖,毕业后,他直接投奔泥人王,跟他潜心学习泥塑。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这就是在热气腾腾地活着。
“手机控”们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无心留意身边热气腾腾的灵魂,一心忙着玩游戏,看小说,刷微博,聊QQ,这些本用来打发无聊时光的消遣方式,他们却用来对付青春的全部旅程,长此以往,他们还有勇气直面竞争激烈的社会吗?还有能力开拓自己的生存之路吗?
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青春的花只开一遍,孩子们,放下手机,用我们的热血沸腾我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