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家人们都爱呆在电脑前,或是和朋友聚聚,喝喝茶,打打小牌,一坐就是半天,活动量太少,因此个个都成了“重量”级人物。首先对这种超负荷反应的是嫂子,因此她提议:每逢节假日全家老少聚一起进行户外活动。于是,我们进行了活动的第一项:野炊。地点是:宴家坝示范村外的沱江河边。
未出发前,嫂子就安派好搞野炊的所有用具,并带上很多的生食熟食以及各种干粮和水果。我打趣她道:你这哪是搞野炊,纯粹是换个地方煮饭而已。嫂子笑笑:管他呢,要的就是那种气氛。于是一大家子除了要值班的,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到两岁多侄甥孙女,挨挨挤挤坐了满满两大车。三个正值少年逆反期的儿子和侄儿侄女被大人强邀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坐在靠窗的位置,双眼探视着窗外。平时,孩子们都住在学校或老师家里,节假日回家不是上网就是和同学一起玩,就连喊吃饭都要一请再请,更不用说帮父母做事了。因此,和嫂子商议,带他们出来,不吩咐不安派,任由他们自己,看看这些孩子是不是被宠坏了。
到达选择的地点,在地上铺一层薄薄的地毯,再把几张小台桌拼在一起,一个席地而坐的餐桌就形成了。嫂子从车里拿出干粮水果,姐姐拿出买来的鲜鱼疏菜,妹弟搬着石块搭建做饭用的灶台,书呆子的姐夫,一会去河边拿着盆子舀水,一会又去河里洗菜。看着忙碌的大人,儿子也加入我们的战团,忙着递上递下,两个小一点的侄儿侄女跟在身后跑上跑下不时的喊“舅妈,你慢一点,我来帮你”“四姨,小心点别摔着”“妈妈,你少拿点,我来拿嘛”。哥哥看着乐融融的家人,带着他两岁的小孙女去草坪享受他的日光浴.八十多的外婆带着她十岁的增孙走向河滩,捞袖挽裤教之曰:搬磐海(捉螃蟹)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该搭锅炒菜了,嫂子一声:“哦嗬”把所有的眼光都吸引了过来,她忘记了带炒菜和煮饭用的锅,柴火就更不用说了。眼看就要白忙活一场,我叹息着说,柴火倒好办,反正这里连旱了两季,枯枝朽根随处可找得到,就是没有锅怎么办?附近又没有住家户,侄儿媳看了看手中的盆子:我用盆子做饭。一直观看我们的守沙场大爷为我们拿来了炒菜的锅。有锅没柴,大家都望向我,我头一点:看我的。我走上堤埂,弯腰拾起树上掉落的枯枝,孩子们跟在身后,也学样捡了起来。捡完堤埂上的枯枝,我担心柴火不够,我下滑到埂壁,攀着树根,折起朽根来。穿着高跟鞋在埂壁上站立不稳,时时打滑,儿子远远的喊了起来:“老娘,你穿那个高跟鞋表站稳嘛”,看着乖巧懂事的孩子们并没有被我们宠坏,心里特别的安慰和宽心,折树根也越折越欢快。在折完一根又长又大的树根后,我收刀捡褂,回到灶台边。
两个灶台同时搭上了火,侄媳用盆子煮着饭,坐在灶台边,不时的往灶内添着树枝,一边又用汤瓢搅动着盆底,捡来的枯枝朽根虽说能燃烧,却还有遗失野外的湿气,燃烧时冒起浓浓的烟雾,被烟熏了眼的侄媳也就有一下没一下的柔着眼睛,熏出的眼泪弄花了脸,侄女嘻笑着拍下嫂子狼狈的一幕。妹弟在炒菜的灶台边跳着锅边舞,表演着拿手绝活:跳水兔,肥肠鱼。嫂子的手不停的在盘子里搅动,一盘辣子鸡将闪亮登场。侄女拿着相机这个拍一下,那个闪一张。两岁的侄甥孙女边跑边拍着手,弯腰弯腰的喊了起来“野餐啰,野餐啰......”
我爱我家,我爱我这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更爱这祥和的社会风气和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