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进这座县城,才知道什么是朴实,什么是生活;一步步走进县城,才知道什么是朴实,什么是生活;即将离开这座县城,才知道什么是朴实,什么是生活。
先是两边密密麻麻的摊子,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卖烧烤的,每家都是一样的装潢:一盏小灯,一辆小车,一堆小吃,几个调味瓶,几张桌椅,就这样他们没有争吵,没有拥挤,各自安分地做着小本生意,但眼里、心上还是希望游客会幸运的挑中自己的烧烤摊。再是凌乱不堪的车群,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卖凉粉和冰绿豆汁,每家都是同样的设计:一辆自行车,一个不锈钢桶子,他们没有吆喝,没有起身,只是安静的守着自己的摊位,好似一切的纷扰都与他们无关。过了虹桥,定是两行排列得整齐的竹筐,上面摆着的是各式各样精美巧妙的银饰。老板是清一色的上了年纪的女人,她们都穿着苗族的服饰,全身上下都用银器来装扮,还背着一个小荷包。荷包里都是十块十块的钞票,一团一团的堆在荷包的各个角落。找钱的时候还不忘一边一角的摊平来给你,而且是双手奉上。那位卖银饰的老奶奶用不是很流利的话语,配上手势,好不容易才说清楚每样五元。凤凰是不能使用硬币的,这是导游千叮咛万嘱咐的,因为凤凰人被用假硬币的游客骗过,而且认为硬币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不收硬币。看着眼前这双露出青筋,黝黑苍老的手,那双真诚纯净的眼睛,我想是没有人可以理直气壮,心安理得地用假币的。老人从荷包里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张折得整齐的宣传单,对我讲了老半天,还急出了汗,才让我清楚,她不识字,想问上面写的是什么。我拿着宣传单仔细的看了看,才发现那只不过是一张推销新鲜肉类的单子。
终于进入了古巷,可以真正一睹凤凰的风采,这里的店铺分为三种:一种是透着古色古香、蕴含凤凰风情的蜡染工艺品和服饰。每一针每一线,每一棱每一角,都是他们亲手制作的,蜡染的图案也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蜡染绘制各色图案,来诠释凤凰的美。再者就是飘着古色古香,具有凤凰味道的米酒和姜糖。那一勺晶莹剔透如水晶般的米酒,一点一滴都出自一双双勤劳的手。卖酒的老板从不吝啬,只要你想尝尝味道,哪怕不买,他也可以去新开启一坛,舀上一碗敬上。一根根纤细如丝的姜糖,被悬挂在特制的钉子上。师傅熟练地将它一串串地拉伸,从黄色到米白色,再到雪白,看着师傅辛苦的样子,我再也忍不住要买上一包。最后一种是酒吧,在沱江边上传出嘈杂声音,闪着五彩灯光,不断有人吆喝。我走进一家叫做心斋的酒吧,只记得角落里有一个自弹自唱,还在拼命翻谱子的青年,对着话筒嘶吼,唱的都是以前的歌。
之后在沱江上体验了一把游船,一群肤色黝黑,光着身子,拿着水枪的小孩,从江里突然冒出来向游客“开枪”。那时天色已晚,我们赶着回宾馆,于是搭了一辆10块钱的人力黄包车,拉车的是一个身材瘦弱的小男孩。他一边拉车,一边吆喝行人让路。临走前我们尝了尝凤凰的特色--血粑鸭、口味虾,与老板的攀谈中得知,只要老板高兴,有时一份口味虾有五六十只,从不计较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