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科举》是一本由潘剑冰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3-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的科举》精选点评:
●科举本身做为一个适时的官员选拔制度,在特写的历史阶段是相对公平公正的体制。清末之前所有的读书人都要付出真实的努力才能有获功名的可能。所谓的八股也只是规范了考试和形式,使选拔更公平。目前公务员考试也都要考相同的科目,高考也是用“3+”和形式来选拔。 形式不是目的,形式只是手段,选人才是根本。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作者通过很多渠道收集了很多史例,语言诙谐,乐着读完。
●2/2016# 1、简单明晰,流畅有趣,适合对于科举了解不多的读者扫盲 2、我真的好想回到科举时代啊,感觉比高考公平得多、也实惠得多
●超级好的一本书!对科举写的非常详细!很耐读,没有空话注水的成分!就是作者对现代一些事情的观点不能接受。
●被埋没的好书,推荐大家读一读!
●作者蛮有意思
●垃圾书,傻逼作者,双重标准,满嘴喷粪。对于科举作者懂得根本不多。
●许久没有看到如此耳目一新的史论了。科举、八股文和任何制度一样都有利有弊。
●功名是古代士子们毕生的追求,进士及第,钦点翰林更是人生之巅峰。你可以说科举它是刻板的,甚至腐朽,但你找不出一条比它更好更公平的路。沧海桑田现如今的高考,公务员选拔考试不也是如此?
●逻辑混乱,强行因果。说科举直接代表荣誉,一个时代能把荣誉作为第一位放在表面上就是正确的做法?作者由此推出满清的道德水准挺高…………什么玩意儿………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看书时再结合现今社会的高考制度,会有一种古今相似的感觉,并且书中有很多奇闻轶事,并且这些奇闻轶事都是有据可查的,在书后也有附载,这也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好书不容错过!
《疯狂的科举》读后感(二):发现这书的一个大问题,不知道你们的书是否也是这样
读书过程中,我发现这书的整个第六章的书眉这块都用不干胶贴着,一共十五页。我好奇就揭掉了不干胶,发现:
原来是这些页的状元的状都写错了,这个错误有点大了。明显是已经印刷成书了,但还没有进入市场时,发现了这个错误,这时候只能用不干胶来弥补了,编校太不用心了,标题,目录,章节名 ,书眉等这些地方应该是重点检查的对象,竟然出了这么明显的错字。
208页还出现了漏字的现象,这个也非常不应该,校对这都看不出来吗,“郎”字哪里去了?
《疯狂的科举》读后感(三):读书人要放生(转载)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科举早已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了,根本无从谈起的兴趣,更不用说做研究了。就算有那么一点印象,也是从《儒林外史》遴选出来的《范进中举》,还有就是鲁迅的小说《孔乙己》,里面只是提到科举的危害性,把它说成了读书人的活棺材。
可是,科举自从隋唐兴起,一直贯穿中国接下来的所有封建王朝,直到晚清给它敲响了丧钟。在这漫长的岁月,因为有了科举,使多少寒门子弟享受当世的风光,受到当朝庙堂和老百姓的宠爱,说句老实话,没有科举制度,这些民二代是无法与官二代和富二代在权力社会分得一羹米粥。
潘剑冰一直倾心于历史研究,希望从故纸堆里翻出历史的真相来,他文笔活泼幽默,论古鉴今,不像那些老学究塞牙的插科打诨,而是以当下的笔触,描述科举时代读书人的生活细节。尤其是科举给读书人和其所处朝代带来的荣辱和兴衰。曾几何时,那些读书人,得意时,比现在的娱乐明星还得瑟,失意时,那种落寞滋味比如今的屌丝还屌丝。
参加科举考试,说白了就是向社会讨要一个名分。你书读得再好,倘若没考上秀才,即使你成了经济学家,在老百姓眼里,你仍然是一个白丁。在那年月,能考取科名,是一件很摆谱的事情,不像现在有钱人瞧不起读书人,那时有钱人为了充门面,花钱买科名,于是给国家捐点钱,弄个监生的头衔。当时只要沾上科举的边儿,那就是很荣耀的事情。那时在乡里,你是见不到进士的,因为他们是珍稀品种,必须到朝堂去做官,散落民间的只是一些穷酸秀才,不过乡里乡亲一些葬礼嫁娶,都以请他们做客为荣,县太爷下乡办事,虽有狗腿乡绅伴随左右,仍需要一些秀才粉饰场面。因为有了这些缘故,秀才平日在乡里都能得到好吃的招待,当时有民谚说:秀才吃得真是美,小米白面偎着嘴。可见当时社会民众对读书人的器重,那些举人、进士老爷就可想而知了。
想到先前科举的香馍馍,看到现在公务员报考大军,我们不要埋怨世风日下,其实昨天的历史一直活在当下,只是社会进步了,出场的演员和台词不同而已。不过读书人多了,经济发达了,人活着就不能学猴子,万不可再去火中取栗,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把昔日的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劳动者。没有了社会既定的名分,读书人才会踏实地过日子,这样社会也就免于祸乱。况且能过日子的读书人才有心思去做学问。否则就会拿学问当作敲门砖,去博弈金钱和权术了。
《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编委会编委 陈立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不论从何种视角去考察,科举制度对我国政治及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认真读中国历史,对照《疯狂的科举》的研究心得,使我重新了解了我国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及其进步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如: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平民百姓与政治几乎无缘;汉朝以“察举”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这自然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结果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等严重问题;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中正官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实际成为大地主、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结果。从隋朝开始至明清的科举制度,一直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与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公务员录用制度、领导干部竞岗制度何其相似),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和否定。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们一一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成为统治阶级的栋梁之才。(历史上出现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无不与此有关。)如北宋的吕蒙正自幼被其父赶出家门长期居住山洞过着饥寒生活,他则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政治国,成为宋初名相;范仲淹自幼家贫,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大有作为,享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的盛誉;南宋状元文天祥的先祖未曾做过一官,一家人长期身居低层,他入仕后,丹心报国,壮烈就义,成为千古传颂的民族英雄;清代乾隆年间的陕西状元王杰、清末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特别是王杰在朝为官40余年,官居高位,刚正廉洁,一尘不染,伸张正义,最恨邪恶,嘉庆皇帝惩办贪官和珅时,王杰是主审官。王杰是后世公认的乾、嘉两代名臣。倘若没有科举制度,这些布衣们是根本不可能身居高位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可见,科举制度的公平合理性对我国历史进步的影响。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无疑是我国科举制度的伟大历史贡献。科举制度对当今我国的教育现实具有鉴古知今的意义。因为我们的社会缺少公平,也缺少竞争,更缺少公平竞争,只是在传统的科举考试中,才体现了这种极端珍贵的公平竞争。我们只有珍视它,发掘它,从中提炼出对我们民族有益的成分,来滋养、完善并发展我们现今的高考,并以这种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锻炼我们民族的竞争能力,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使中华民族在已经来临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确实应该给科举制度一个接近真实的评价。(稿源:红网)(作者:蔡文学)(编辑:杨国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