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是一本由李国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还是可以看看的
●尚可读
●多一个角度,多一种思考。
●怎么看都是非常棒的题目,或许应该换个旁观者。
●文人的书生气说的就是这样的吧
●略略翻了翻,根本不是严肃的研究著作,夹带私货严重,或许视其出版社信息我便早应该觉悟了,大概适合高三学生以资作文八卦内容//此书居然获首届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因为晓明哥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奖项的...
●前半部分甚好,越往后写越有点罗嗦。
●借古讽今 另:作者的文笔我爱
●流水账式文字,援引典坟略显生硬,用词有故意卖弄之嫌。作者遭遇了十年苦难,难免有怨气,已经是战士了,对文字狱一事十分敏感。我盲选这本失败了,每篇题目起得也空泛没有情趣(我好像太严格了)。 但从内容上说,有许多观点还是可以采纳,尤其让我不平的是王子猷……至今没有想通。如此叫板正统的言论真的需要勇气,带有作者浓厚的个人情怀(很像林语堂写苏轼和表妹恋情),但据我最近的所得,文科论文也是需要论证的,不是想当然的……所以,不禁觉得好累好烦啊。
●两个字:八卦!还挺好玩反正。
初看题目有趣而严谨,带着好奇看了前言,觉得作者对自身文人的定位感受深刻,又敢于自嘲,抱着期望看了第一篇司马迁之死。
可是疑问来了,书中说“司马迁被‘宫’后,肯定下体溃败,阴部朽坏,脓血弥漫,恶臭糜烂”,但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会高烧昏迷不止,根本无法正常写作才对。曾搜寻过不少关于太监和宫刑的相关资料,中国可是有着上千年的手术临床经验和完善的术后护理措施,司马迁可是奉旨活着受辱,该不会就这样增加他的死亡风险吧?带着疑问,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资料,找了鄢烈山的“厚诬古人 蔑视今人——读李国文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这篇文章不仅印证了我的疑问,并从多个角度批评了司马迁之死一文的粗陋之处。
至此,兴趣大减,作者还是学者,高低立见。但——本书也恰恰体现了中国某类型的文人不是么?
文字漂亮的不像话,更难能在能接地气。可惜讥诮之意太盛,酸气和怨气也是跃然纸上。
李国文先生整本书到这里只能算无功无过。
但对个人而言,这本书的价值还更多一点。针对“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李先生固然以“在位者“为主要原因针砭多得多,但对读书人的自身原因还有性格缺陷却也并不容情刀刀见骨。最致命的自然是以下三个点:
——清高自傲。眼光都是向上看,双手夹背;不能躬下身子,体恤下情,放开眼界,比较思维。
——犹豫不决。书读多了想法也多。处理事情的时候不敢果断,左顾右盼、瞻前顾后、难以取舍。
——不知进退。“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
还有“自以为是”、“循规蹈矩”,“思维刻板”,“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神经脆弱”……嗯,成语接龙的游戏很好玩。
我辈离“文人”和“知识分子”自然距离尚远,谈不上逐条对号入座。但读过几本书后,以此书中的文人为鉴,也不自禁如芒刺在背,愈发觉得出“皮袍下的小”来。
如此,则此书可读了
《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读后感(三):“学而优则仕”引发的“祸端”
这本书中记录了许许多多生平不凡,死法令人震撼的中国文人的故事,上至春秋战国时期投汨罗江而亡,打开中国文人非正常死亡的序幕的屈原,下至民国初期自杀于昆明湖,“随屈子去”的王国维。孔子的一句“学而优则仕”,不知让仕途成为古今多少读书人的梦想。特别是在封建时代,高官厚禄和声名似乎是从小拜师苦读的初衷。仔细想来,在那样一个缺乏言论自由、阶级制度严明的时代,除了“入仕”,文人的满腹经纶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呢?但悲剧恰恰就是在文人踏入政治场开始的。文人骨子里的天真,让他们有时太过理想,与真正的政治家斗,似乎有些不自量力了。特别是当文人遇上小人,从古至今都不缺的小人,就更容易一命呜呼了。文人,特别是诗人,更是容易恃才狂傲,不知道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作者认为权力掌控者总是喜欢附庸风雅,喜欢身边雇佣些文人来体现自己在精神上的地位。当天真的文人以为自己被高看时,却不知道实际上到了有关切实利益的事情时,他们若是碍手碍脚,统治者的屠刀是说落下就落下的。
因此书中提到的一个概念,便是适可而止,不求满盈的哲学。书中许多文人的例子,比如腰斩时悔恨“牵犬东门”的秦相李斯,和西晋时期同样被腰斩,“华亭鹤唳”的陆机,都是不懂得见好就收。因为权力的诱惑太大,一旦跌进了这个漩涡,便很难有魄力让自己在官场得意之时主动退出,最后搭了性命。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便是文人之间的相互妒忌。书中一部分文人都是死于受到同行小人的妒忌,正如纪晓岚所说,“天下唯同类可畏也”。而若是皇帝正好是个肚子里有点墨水的小人文人,那为臣的文人们,可能就更不好过了。
最后,想写一写令我印象最深的几位。一位是在受辱后忍辱负重,顶着溃烂的身躯,以笔为武器写下经典之作《史记》的司马迁。一位是“不阿附于世俗,不屈从于金钱,不依赖于强势,不取媚于权力”,“坚贞刚直、冰清玉洁”品格的美男子嵇康,他是魏晋风度最好的体现。另两位便是狂到极致的谢灵运和李贽了。谢灵运虽才华横溢,但在政治上却极其不敏感,“一人出行,二百随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吓得地方当局以为来了什么叛军”,以至于“恃才放逸,多所陵忽,故及于祸”。而李贽李卓吾呢,甚至有想要通过自己不寻常的,在昭狱中自杀的行为来博取关注,与封建社会的循规蹈矩抗争的嫌疑。最后一位,便是“十五从军,十七授命,生为才人,死为鬼雄”的,为民族气节,反清复明,小小年纪便英勇就义的夏完淳,因为他是在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好死不如赖活着,遇到生命危险之时立马跪地求饶的文人中,少有的硬骨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历史大大有名的文人,从时间序列上看屈原应该是排第一个的。他的词句与操守也不断熏陶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然而,中国文人的路何止漫漫修远,还有无尽潜藏死亡的诱惑陷阱。
每年端午我放假吃粽子纪念屈原的时候,都没有思考过以屈子为代表的很多中国文人,尤其名文人,为什么几乎都不能平平安安的过一生,直到读了这本书以后。
屈原投江死,李斯腰斩亡;李后主牵机毒,方孝孺诛十族;夏完淳就义,金圣叹砍头;龚自珍暴毙,屠长卿梅毒,等等等等,最后还有王国维投湖自沉,像完成了一个大大的循环。
死法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方式只有两个,自杀和他杀,额,好像说了句废话。再深层次的看,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死于名利之心。
先看自杀的这一波文人,以屈子为代表,其典型特征是,文采出众,受到重用,意气风发,一朝失意,取死明志。自杀明的是什么志呢?真的关心天下,关心百姓,非要做官吗?说好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呢?不做官,好好做学问行不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做个幸福的人可好?所以,他们明的“无明君,不识材”的志,取死的直接原因是“我本应该在万人敬仰的位置上活着,既然做不到,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说白了,这就是死于功名利禄之心。
至于死于他杀的这波人,在我看来就更不堪了。李斯的“东门逐犬”,陆机的“华亭听鹤”,都是死前令人扼腕的后悔。但我仔细一想,却感到很愤怒。你们为什么被杀,是因为你们权利名利欲望膨胀,卷入了政治斗争,政治斗争本来就是刀光剑影,认赌服输的。你们应该后悔的不是不能再回到以前欢乐的生活了,而是不该参与到这个用全家性命赌博的政治中去。
但是,可能吗?"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这样,有几个文人在名声已彰的情形下,能经得起入仕的诱惑,毕竟圣人都说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入了官场,名利随之而来,有几个人把持得住?岂不闻”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顺境之中,尤其众人捧的时候,哪有什么传世佳作出现啊。想想也是,做了高官,放个屁都是香的,何用细细斟酌字句?
所以马上就自我膨胀了,然而,这就是你们的取死之道了。膨胀所带来的自以为是,产生了自己是统治者必须依赖的人的幻觉,一时间甚至以为凭借巨大的影响力,都可以左右帝王了。文人们一到了这个程度,就离毁灭不远了。文人永远只是统治者装饰门面的工具罢了,需要你们时,对你客气一点,给天下人做做姿态,但是吃饭的时候就没有你了。你要是跳得高,把手伸到了不该伸的地方,统治者杀你都不需要皱皱眉头,而你,都没有办法反抗。
所以,文人,是不能逐名逐利的,因为没有硬实力做后盾,到最后只能是任人宰割。”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不要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哀叹”百无一用是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