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往生情书读后感精选

  《往生情书》是一本由[英] 吉姆·克雷斯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往生情书》精选点评:

  ●旅途读物,赤裸裸的死亡描写,性与死亡是双生花

  ●觉得还可以,叙事挺新颖,故事也还好,为数不多比较好懂的外文名著。

  ●没人能救得了这位作者的叙事角度。

  ●其实我觉得还可以 角度很特别 感觉作者为了写这本书肯定见过不少。

  ●这本书是我写的第一篇书评,由于我读书快,读完也忘完了,决心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我的文字表达能力不强,读完后的以后,内心的想法和澎湃没人交流。死亡一如既往的让我着迷。

  ● 腐烂更是生长的同义词,一小撮沙子远比一块岩石更坚硬,更持久,而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边缘物种而已。

  ●通过倒叙的方式介绍了两主人公的故事。对于死亡后尸体的变化写的淋漓尽致,记得有段写蛆虫的,它们是死神的使者。。。

  ●起初,她对他没有好感。因为两人性格相似,有太多的共同点,以至于无法产生对彼此的神秘感和吸引力。然,因无数爱的细节,最终织就出绚烂而平凡的一生。

  ●还行吧!

  ●生死不息。

  《往生情书》读后感(一):爱情在哪里

  书中看到了死亡,看到了残酷,看到了一家人之间存在的种种问题,可我总是会产生疑问,爱情在哪里,除了约瑟夫抓住塞利斯脚踝那一个动作,我看不出爱情在哪里,塞利斯年轻时渴望激情,渴望心目中想要的男性,除了有动人的歌喉,约瑟夫没有任何吸引她的地方,两个人因为有了感情而幽会,却又造成了同屋女伴丧生于火灾。

  塞利斯始终活在自责和混沌中,字里行间描写着他们的婚姻,仿佛是一个错误,我总能感觉到约瑟夫这个矮矮胖胖的小男人,用尽自己的能力去追逐讨好自己的爱人,却始终总是冷淡的回应,直到最后一次,渴望用他心目中最美好的两个人初见的地方来唤醒他所认为的“爱情”,却搭上了性命,死的十分凄惨。

  死亡总是那么让人猝不及防,就像一个你早上还见过的人,可能傍晚就已经被死神所带走,突然的都让你无法作出反应。书里用大量的笔调刻画了死亡的种种,两人死后,环境以及他们尸体的变化,其实英文书名很贴切,being dead,死去,就是死去。所谓情书,情在哪里?真的看不出。无论是他们夫妻间,还是他们那个为了付车费而和别人上床的女儿。

  《往生情书》读后感(二):生命的长度与死亡的厚度

  “生命”与“死亡”,宇宙中永不过时的一对概念,不知被多少哲学家讨论过、争论过。人们总爱渲染死亡来临前的恐惧、惊慌失措,以此来表达对生命的小心翼翼。

  吉姆·克雷斯是渲染死亡的高手,这从他为小说起名Being Dead中可见一斑。螃蟹与海狸啃噬尸体,蛆虫从尸身里滋生……这些对死亡发生时与发生后的精致描写,让人想去责怪作者将如此残酷的笔触伸向小说的两位主人公:约瑟夫与塞莉丝。他们本是一对平凡夫妻,经历了白开水般的半生婚姻之后,只不过想去海边追忆往日初恋的浪漫,在海边享受一次久违的性爱愉悦,却遭遇歹徒恶袭,由此丧命。一切发生得太突然,结束得太匆匆。

  作者非但没有铺陈对歹徒的谴责,没有将歹徒绳之以法,反而有些戏谑两位动物学家的海边浪漫,这是他有意为之的设置。因为作者无意去探讨道德、犯罪等等社会问题,他是站在宇宙生命的视角,去构思小说,铺叙故事的。正因为如此,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你无法生发出对死亡的恐惧,而只能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理所当然。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在面对身边的死亡时都显得异常平静。靠吃镇静剂解忧的停尸房管理员、冷酷专业的警察、约瑟夫夫妇的生前同事,甚至于约瑟夫夫妇的女儿西尔,在得知父母意外离世之后,也没有痛不欲生,而是将寄给死者的吊唁卡片和信件扔进了垃圾筒,在翻出父母为自己珍藏多年的童年幼齿之后,有条不紊地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她甚至有种摆脱束缚与管制之后的轻松自在。正如克雷斯所描写的,“西尔有一种怪异的感觉,此时此刻,她更想放声大笑,而不是失声痛哭。她很兴奋,甚至可以说有点高兴,因为她就是死者的女儿。”

  克雷斯将个体的一生浓缩为一天中太阳最活跃的时段:6:10-15:50,仿佛生命的长度可以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概括。他极尽巧妙地用倒叙式加正叙式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展示了约瑟夫夫妇的人生片段:死亡、工作、生育、结婚、毕业、相恋、相识……平凡无奇,却在爱的细节中,让人感受激情褪去后的爱情裂变,体会死亡成就的爱情永恒——约瑟夫挽住塞莉丝大腿那永不肯放开的手。“因为没有人能凌驾于整个世界之上,对人类来说,未来和过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在当下。降生和死亡没有任何救赎之道。唯一的可能就是去拥抱和把握两者之间活着的那段时光。要活得响亮,活得宽广,活得高大。”

  虽然这部小说是关于死亡的追索,也有多处着墨于死亡场景,但阅读的过程中,依然能隐隐感觉到宇宙强大生命力的存在。来自植物的、动物的、大海的……故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说浓墨重彩尸体被啃噬的场景,也是在表明另一种生命的生生不息。这种生命感让人忘却了死亡的威胁,在悲恸之余反而能获得一份安慰与动力,就像作者在小说最后所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沙丘仍在不断变化,自然的力量不停地抬高、堆砌,并且侵蚀着它们。沙丘的顶部随着风力不断迁移重塑,并竭尽所能,弓起脊背来抵御气候和大海的进攻,把世间的忧伤阻挡在外。包括男中音海湾在内的所有海湾,都有其自然规律。潮汐变化,永久恒定,海浪一次次冲刷海岸,卷走各种尸体,一一冲洗并重新分类,包括人类及其他各种动物的残破身躯,海蚌、螃蟹、海鱼、海鸟、黑雁、老鼠、软体动物、哺乳动物等等,无一例外。约瑟夫和塞莉丝若留在此处,也可以投入大海仁慈的怀抱,去享受那无意识、无肉体的超体验状态。”这或许就是死亡的厚度吧,用陈旧来置换崭新,用死亡来唤醒新生命的诞生。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重要的是学会坦然接受。

  《往生情书》读后感(三):未知死,焉知生

  如果我们有权选择一种告别人世的方法,你会选择哪一种?是孱弱横卧在病床上,滴答滴答倒计时,对照那段“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的著名论述,在抵御死亡的恐惧中合上双眼;还是选择在无法预测中毫无预警地被剥夺生命?哪一种是更“有意义”的死亡,或者说更接近死亡的本质?

  吉姆•克雷斯的这本小说《往生情书》讲述的可不是一对老年夫妇重温旧梦的浪漫故事,看看小说的英文原名《Being Dead》就知道,这是一段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沉思旅程,也是关于瞬间与永恒自然的细腻记述。

  约瑟夫和塞莉丝夫妻都是动物学家,他们笃信自然科学,相信改变是自然界永恒的存在,腐烂更是生长的同义词,一小撮沙子远比一块岩石更坚硬,更持久,而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边缘物种而已。塞莉丝曾经对她的学生说,要想成为杰出的动物学者就必须学会面对死亡,并准备好面对死亡和适应暴力,因为这就是自然科学。可万万没想到,塞莉丝的名言竟一语成谶,她和丈夫回到往日初恋之地的海滩,想要找回曾经的激情,却遭遇尾随而来的歹徒袭击。塞莉丝和约瑟夫的死像是对她本人学说的现实注脚——在暴力中死亡实属自然界朝夕永恒的常态。

  吉姆•克雷斯并没有把故事写成一个俗套的侦探爱情小说,塑造一个无敌干探追查夫妇的死因,顺便回忆一下青春的美好激情,感叹一下生之留恋死之遗憾。而是在双线交插平行的蒙太奇叙述中,一面回溯案发前后每一个人的生活细节,一面大篇幅地描写死亡现场的细节,回归到自然世界生物链的平衡。正是这些细节拼凑出了关于生命、关于死亡的吉光片羽。他用冷静的笔墨大量描写两夫妻的尸体在自然中的颜色、皮肤、血液的变化,附近的海鸥、螃蟹、海狸等各种生物在尽情享受自然界馈赠的“大餐”。克制的笔触下就像在看一出《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抛除道德人伦,毫无血腥可怖之气,这场旁观更像是自然链条中一场太正常不过的适者生存。

  “衰老”和“死亡”是人类的毒药,可放置在自然界中显得毫无意义。比如对双硅酸盐矿石和单细胞生物来说,除非出现意外和被吞食,生命于它们来说是“永恒”的,如果他们有“感知”的话。可人类却先天地从娘胎里就带着物种生存的恐惧和忧虑。困扰人类的真相是,从成年到老年这整个过程转瞬即逝,放置自然中更是渺小至极。于是人类终其一生构建各种医疗体系,忧心忡忡,拼命奋斗,用无尽的贪婪和欲望包裹自己,可最终不过是为了抵抗死亡的恐惧。这不禁让我们去思考,“当短暂的生命随着每一天的降临而日渐减少时,活着的人,或者说正在奔向死亡的人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呢?”吉姆•克雷斯想要传达给我们无非是活在当下的坦然。“若寄希望于天堂,或因对地狱心生恐惧而牺牲了他们短暂灿烂的现实生活,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没有人能凌驾于整个世界之上,对人类来说,未来和过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在当下。降生和死亡没有任何救赎之道,唯一的可能就是去拥抱和把握两者之间活着的那段时光。要活得响亮,活得宽广,活得高大。”

  未知死,焉知生。生存是过程,死亡是结局,当我们意识到这点,那也就必须意识到既然我们活着,就意味着必然会死亡。事实上,我们本就很渺小,在生命这个事儿上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毫无选择的权利。既然“活生生的肉体总有一天会变成郁郁葱葱的树叶”,那也根本无需去愤怒、悲伤和绝望。因为最终尘归尘,土归土,生命就在不断的轮回中获得重生,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向死而生的过程中尽力开出绚烂至极的花儿。

  (原文载于2013年4月10日女性周刊C6)

  《往生情书》读后感(四):爱是轮回中的一道光

  故事最初的展开有一种诡秘森冷的气氛,有一股侦探悬疑小说的味道。约瑟夫和塞莉丝,一对动物学者夫妇,为了挽回夫妻间的热情而故地重游,来到他们30年前相识相爱的地方——男中音海湾,准备在那里重燃激情之火。然而,他们不幸遭歹徒抢劫,双双被花岗石重击而死。随后,二人的尸体在昆虫和微生物的帮助下渐渐腐烂。

  看到本书书名的一瞬间,感叹起书名真是一门学问。本书的英文原名是《死》(Being Dead),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有点难以接受。而台版译名《沉睡的海岸》则是悬疑气氛浓重,情感深度不足。《往生情书》,一封献给往生者的情书,却恰当好处地点出了本书的两大主题——“爱与死”。

  故事以谋杀案揭开了序幕,然而这并不是一本惊悚小说,作者无意追寻谁是凶手,他关心的是谋杀案真正的主角——死亡本身。作者以慧黠的笔法精心布局,让情节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反覆穿梭,直探“死亡”这一比破案更复杂的谜题。

  作者用细致、客观到近乎残酷的笔触描写尸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如何腐烂,仿佛在说,在这冷酷的轮回中,在这无情的大自然中,人类是如此渺小。在自然面前众生平等,即使是动物学家的高贵头脑,也难免沦为螃蟹的美食。然而,作者在大肆铺陈死亡与虚无的同时,却不动声色地将两人琐碎的情感生活的细节穿插其中:其貌不扬的约瑟夫是如何用动人的歌声俘获塞莉丝的心;两人第一次的浪漫经历竟是在海滩边捕捉浪花跳虫;结婚多年后,年过半百的丈夫是如何像个纯情少年一样偷瞄妻子的裸体。令人不禁感叹,爱的细节竟是抵御不可抗拒之死亡的良药。爱宛如汹涌的轮回之海中的一叶扁舟上的淡淡火光,给沉浮其中的人以希望。

  在这本书中,爱与死的关系绝不是一边倒的,而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作者一个令人值得玩味的安排就是:爱与死总是相随相伴的。当爱情到来时,死亡的阴影总是在周围徘徊。老夫妻本来是想要在海滩上重拾旧爱,这是循规蹈矩的他们生命里一次最大的“反叛之举”,温馨的场景还没持续多久,“死亡,以一块花岗石为武器,匆匆而来,连他们甜蜜的吻,也阻挡不了它前进的脚步”——他俩被路过的歹徒偶然杀死。后来,作者又追溯了两人相识相恋的经过,这段看似甜蜜而普通的恋情背后同样奏响着死亡的和声。两人相识在一次野外集体考察活动中,起初,她对他没有好感。因为两人性格相似,有太多的共同点,以至于无法对彼此产生神秘感和吸引力。不过最终,女方被男方的歌声打动,两人相约去男中音海滩温存浪漫,结果被恋爱冲昏头脑的两人出门时忘了熄灭煤油灯等易燃物,致使他们的室友被活活烧死。谁又能想到,熊熊升起的爱情之火会真的点燃房屋,让一个甜睡中的女孩丧命。死亡就是这样,在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时候发生。

  同样地,在死亡的阴影中也透露着爱的微光。老夫妇虽然被歹徒袭击,垂死中,丈夫还是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抓住妻子的脚踝,这个充满象征性的动作成为全书的亮点。书中是这样描写的:“死亡也无法将他们分开”。后来,两人的女儿在寻找失踪父母的过程中,拜访了一家又一家的太平间,看到了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的尸体。然而,在这触目惊心的死亡中,叛逆的女儿对父母的爱却逐渐表露出来。女儿原本不理解父母,觉得他们之间是没有什么感情的,当她看到父亲临死时抓住母亲的脚踝时,她第一次觉得他们也是情感丰富之人,父母原来也有如此浪漫的爱情。她甚至为此感到欣喜。女儿最后对警察只说了一句话:“不要动他的手。”

  这种爱与死的轮舞和角力必然会导致这样一个疑问:最终谁会获胜?我认为本书英文书名虽然是《死》,其实它更偏向于爱。书中不厌其烦地多次提到约瑟夫抓住妻子脚踝的手。这是连谋杀和自然规律也无法结束的爱情。虽然最后为了方便搬运,两人还是被分开了。但这个充满爱意的动作却深深地印在女儿的脑海中,印在所有看到这个场景的人们心中,成为了一种不朽。

  这是一本以死亡开头、以爱结尾的小书。读完掩卷,令人不禁想起伍迪•艾伦说过的一句话:“爱与死总会在它们应该到来的时候到来。”这未免有些宿命论的消极,但他同时也说过:“人生不过爱与死,如果你还没死,就去爱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往生情书读后感精选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情书  情书词条  精选  精选词条  
美文

 秋韵

 一汪大海,没起朵朵银花,每一朵,都是自然笔尖下的新篇章。  春天的主色调是嫩绿,夏天的主色调是深绿,秋天的主色调是金色,冬天的主色调是白色。  春天是充满生气...(展开)

美文

 为生活寻一个目标

 记得大学快结束的时候,看过一部美剧英文名字叫“lost”,翻译成中文叫“迷失”。不知道是翻译的偏差还是我没能理解剧中的含义。我一直不明白,剧中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展开)

美文

 自由穿梭

 “自由”可是十分不好写,我自知之明。刚20出头的人就满口狂言地说要写自由,自己都觉得勇气可嘉。可是实在没有办法,心里憋得慌,这不正好是年轻又自由的时光。以前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