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的行為》读后感100字

  《人的行為》是一本由米塞斯著作,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 360 / 400,页数:10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的行為》精选点评:

  ●好难~~

  ●米塞斯的学术野心不言而喻,他以行为学这个框架,将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各门学说囊括其中,虽然不少地方有硬凑的嫌疑,但包罗万象的广度和鞭辟入里的深度足以让大多数读者跪舔

  ●大师级作品

  ●我一直觉得米塞斯的书比哈耶克的好读。

  ●人生必看读本之一。

  ●学识广博到这个程度,感觉真的可以死而无憾了。

  ●读的复印版,给我了一个经济学的新视角!对奥派有了新的认识。

  ●没了一般西方经济学的公式,单靠逻辑表述其实挺容易读的。

  ●一百多年前的理论,除却语言较生疏,事实上其内容完全没有过时一说,除了叹息经济学界的堕落之外,只能说一句米塞斯真神人也,赞其算无遗策实属应该。

  ●太屌,已跪

  《人的行為》读后感(一):言有尽而意无穷

  夏老的翻译很精练,但是精练就意味着把一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信息给删除掉了。比如这句:

  A neutral mode of taxation is conceivable that would not divert the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from the lines in which it would develop in the absence of any taxation.

  夏老的翻译是:中立的税,是不干扰市场运作的税。原文后面的“develop in the absence of any taxation”有余意,但被截掉了。

  我认真阅读了米塞斯关于税收部分的内容。米塞斯写得好不好,不太好评价,但很显然,他对于税收、特别是中立税收,是借鉴了Simons在《Personal Income Taxation》这本书的观点的。

  原文似乎也没有增加脚注。

  《人的行為》读后感(二):出让米塞斯远流版书籍

  您好,我有米塞斯著作《人的行为》《经济学的最后基础》《反资本主义的心境》《米塞斯经济自由主义的先驱》等书,皆是夏道平或其他大师翻译的台湾远流繁体版本,书在台湾,数量有限,到手约二十天,因绝版缘故,书籍或有适当溢价。有需要可联系vx:good1book

  您好,我有米塞斯著作《人的行为》《经济学的最后基础》《反资本主义的心境》《米塞斯经济自由主义的先驱》等书,皆是夏道平或其他大师翻译的台湾远流繁体版本,书在台湾,数量有限,到手约二十天,因绝版缘故,书籍或有适当溢价。有需要可联系vx:good1book

  《人的行為》读后感(三):米塞斯《人的行为(Human action: a treatise on economics,1949)》小摘要

  【按语:匆匆掠过米塞斯的《人的行为》,心里有两个偏狭而不高尚的念头:1、书的世界中常常充满骗局:平庸和陷阱被鲜花和赞美所掩盖,甚至很多其实是大杂烩的东西往往被人誉为“巨著(Magnum opus)”,让那些稚弱的年轻人惊讶甚至迷失;这里就有米塞斯的《人类行为》,另外也应该包括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或许还有伯林的《启蒙哲学家》)。2、米塞斯之所以终生未曾拿到教席也是情有可谅的,至少就《人的行为》而言,他让人想起了香港曾经的著名哲人李天命:从概念上就是自己玩自己的,完全不理主流和世界。不过米塞斯毕竟开宗立派,具有世界性的位置:他偶然坚信不疑的东西(古典自由主义)碰巧是人类最有益最深邃的信念之一:之所以说米塞斯偶然坚信,因为古典自由主义不过是米塞斯的价值中立的经济学或行为科学(Praxeology)的一个实践应用或推论而已。从本质上讲,米塞斯是一个勤奋而信念诚挚的工程师,却驶入了人文和社会的瓷器店。

  要点:米塞斯将经济学拓展为或置入一种价值中立的基于主观选择的行为科学,然后辩护说这一行为科学(praxeology)是严格科学的,甚至是古怪地先验的。【见89】为此,他设定了价值主观论、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多个体。(赤裸裸的工程师入侵人文,还价值中立呢)在此基础上,米塞斯分析了劳动分工(篇2,这里自由主义作为经济科学的一个应用原则出现);经济核算、价格和市场(篇3-4);非市场的社会合作(篇5:,这就是社会主义);受管制的市场经济(篇6,干预主义)。】

  在“绪论”中米塞斯说,经济学使得人类行为成为一门客观的科学,而现代主观学派把这一门科学从市场拓展到了人类行为:“主观学派的经济学,把市场价格理论变成人的选择行为的通论。”【米塞斯:《人的行为》,夏道平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1,页41,下同】米塞斯的经济学还研究主流经济学的条件和定义;米塞斯还提示说,经济学避免价值判断,“它的任务不在于告诉人们应该追求什么目的。它是一门手段科学。手段是为达成已经选定的目的而采用的。当然,它不是一门选择目的的科学。”【49】

  “篇1:人类行为

  “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53】这区别于无意识的行为、倾向、愿望等。行为设定了对一个较满意状况的想象和期盼。这可以设定为对幸福的追求,而幸福只有个人来判定。“行为学不关心行为的一些最后目的。”【58】人类行为本身也算为终极给定的事物(ultimate given),不再能继续追根究底。由于价值中立或价值主观论,米塞斯说,“人的行为必然总是理性的。”【62】而我们的理性-非理性的判断仅仅适用于手段。“行为科学把行为人所选择的一些最后目的当做基料看,它对于它们完全中立而不加任何价值判断。”【65】还需要预设因果性的有效;也需要预设其它自我(alter ego)的存在,“一个我与每个人打交道时所遵守的原则,是把别人看作像自己一样的会思想、会行为。…如果我们不超越理知和经验的范围,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人类同胞行为。”【69-70】

  米塞斯行为科学是先验的,“我们并不是说关于人的行为之理论科学必须是先验的,而是说它‘是’如此,而且‘总是’如此。”【89,完全是非学术的论点】行为科学在方法论上是个人主义的,“行为学是研讨各个人的一些行为。”【90】个体才是行为的单元;

  行为可以划分一些类别:目的vs手段;价值的等级是完全主观的,“最后的目标是些终极,纯粹是主观的,各人不同。…价值不是本来就有的,它不在事物的本身。它是在我们的心里。”【155】但经验地观察,“绝对多数人总是以物质生活的改善为第一目的。”【156】

  “行为学和经济学所处理的不是一个人‘应该’做什么,而是他做什么。”【156】可以发现的一些行为规律有边际效用法则、报酬律;并把劳动界定为手段,区别于生命自我展现的生活。【196】

  “篇2:在社会构架内的行为

  这里出现对自由主义的最终理解,虽然是令人失望的,米塞斯说自由主义不过是科学理论的一个应用性的结论而已:“自由主义是一政治原则。它不是一个学说,而是由行为学,尤其是由经济学所发展出来的一些学说,之应用于人的行为的某些确定问题。”【224】“自由主义是以纯理的、科学的社会合作理论作基础。…在这个意义下,‘无神论的’和‘不可知论的’这些常被误解的形容词,可以加在自由主义上。”【226】“它对于那些不想干预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行为的宗教信仰是完全中立的,…但是,凡是企图凭宗教的直觉和启示来抑制社会福利问题的合理讨论,自由主义却要激烈反对。”【226-8】

  “篇5:没有市场的社会合作(social cooperation without a market)”

  这里讨论社会主义,米塞斯说自由主义哲学家对于社会主义的出现附有责任,即构想了一个理想的政府或国家:“在他们(自由主义者)的著作中出现的国家,是由一个完全的超人统治的,这个超人的王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增进人们的福利。”【846】“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只有一个意志发挥作用。至于这个意志是谁的意志,这是不重要的问题。”【853】

  “篇7:经济学在社会的地位”

  这里米塞斯再申述,“科学不作价值判断,可是它给行为人提供他在做价值判断时所需要的一切讯息。只有在‘生活本身师傅哦值得活下去’这个问题时,科学是保持沉默的。”【1069】

  江绪林 2014年9月8日星期一

  《人的行為》读后感(四):一点碎思

  1、从自利的角度讲,别人的存在都是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的。即便是在与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之间,都有合作的机会。比如清洁工,你也许在各方面都胜过他,你要是做清洁工的话,会比他做的还好。但是比较而言,还是雇他来做清洁工比较好,你可以做管理者、律师、投资分析师等能创造更多价值的职业。合作是有利于自己的。

  对于残、老、弱等不能创造生产的人来说呢?他们的存在是否对自己有利?他们消耗了资源,但是却没创造资源,不会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增进。对这类人的尊敬实际上是有自己的打算。人都有可能成为这类人,对这类人的尊敬实际上是预防自己如果处在这个境地将会被尊敬。

  对于与自己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人,比如同行,同事,也应当保持尊敬。与他们的合作当然会产生较大的生产力,会给自己带来成果,在现代经济的语境下,这种合作是必要的。即便是纯粹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即便会导致自己公司的覆亡,自己的覆亡,这种竞争能够激励自我前进,会在随后的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实力。同时,竞争的结果是社会效率的提高,这会导致较大的大饼,自己也会分享这个成果。从积极的意义讲,竞争是有利于自己的。

  合作在这个社会是常态,常怀感恩之心实际上是理性的选择。

  2、有没有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存在似乎是无疑的。在承包商面前,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在城市高楼大厦之间,蜗居者是弱势群体,在李刚们面前,p民事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如果仅指弱势本身,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是指想不劳而获的懒惰者,这个概念也没揭发我们不知道的信息。弱势群体应当指失去了选择自由的那部分人。在高房价面前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因为这已经不是纯市场作为的结果。在土地垄断继而延伸至房价的情况下,我们失去了选择低房价的自由,则我们是弱势群体。在中石化、中石油垄断油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任油价高企,而失去了别的公司提供廉价油价的机会,我们就是弱势群体。

  在一个纯市场的经济中,是没有弱势群体的。大商场、大企业资金雄厚,但我们在他们面前不是弱势群体,因为如果他们没有提供物美价廉、周到服务,则我们会选择其他的商场、企业。即便是这种企业目前没有,根据市场的基本逻辑,以后也会有。消费者是上帝,这不是虚言。即便是穷困潦倒的流浪汉,在他想花自己仅有的一笔钱去买食物时,他也是上帝,他可以给买食品的公司投上自己的一票。法律对格式条款进行特别的规定,实际上,如果一个格式条款规定的不合理,既会给消费者带来隐含的不利,但最终会导致商品提供者的不利。欺骗在市场中是不能长久的,只有抢劫、掠夺才会持久。

  3 社会主义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快乐吗?

  快乐这个纯感觉的东西,是不能单纯用物质或者其他某些东西来衡量。快不快乐,这是个价值判断问题,而价值判断不是行为学所能解决的。如果人们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快乐,那么社会制度的制定应该围绕这个目的来制定。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被证明不能再物质上提供更大的生产力,但是仍有疑问,在这种制度下,人们是不是更快乐。如果是,则这种制度就有合理性,甚至是有最大的合理性。

  计划固然会抑制人的创造力,但也避免了两极分化。中国古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大家都穷,但是很平均,则大家,或者大多数人都很开心,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没有了个人资源,人们也没什么可竞争的,大家都保持淳朴,真的达到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的状态,大家都很享受。近看《钢铁年代》,虽然那个时候物质上很匮乏,但是在幸福大院里生活的老百姓都互帮互助,充满了友情,大家生活的很幸福。如果放在现在,则大多数情况下是冷漠,自私。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是孤立的,体验不到与人淳朴相处的乐趣。我奶奶给我讲,虽然现在人有钱了,每天都可以吃上肉,但是还是觉得以前更好。那个时候,大家都和谐相处,没有纷争,现在则隔阂很多,很多现象她也看不懂。现代人活得更累了。

  我们只能靠感觉来判断谁更快乐,因为快乐是个价值判断,我们无法感受到别人为何而快乐,别人也无法体验到自己感觉到的幸福。如果真是按照社会主义的蓝图来建立社会,没有领导人的一时激情,没有那些跃进,革命,那么在物质上能够得到起码保证的人们似乎要比现代物质很丰富时期的人们更快乐一些。这个问题是经济学解决不了的,如果将经济学定义为世俗的科学的话。但这又是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命题也许是伪命题,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下,领导人掌握计划方针,他必然会有自己的激情,会有自己的考虑。如果他不是神,那么他就会犯错,他就会导致社会的普遍贫困,甚至混乱。如果连起码的稳定、物质供应都没有,则就没有基本的幸福快乐可言。短缺成了社会主义的一个局部特征,不能不说明一些问题。

  我的考虑是,人的幸福是每个人的自己的感觉,他应该有更充分的自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如果人们不喜欢孤独,他们可以组团,他们可以选择去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去信仰宗教,去享受集体带来的快乐。这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是可以自然形成的。如果人们喜欢独处,则他们可以选择独处。市场给了这些可能,而这些可能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人们采取了措施。懒惰和依附是不符合这个制度精神的。即便是懒惰和依附,也是个人的选择,个人也有选择这些行为的自由,当然也要承担这些行为的后果,能否带来最终的幸福,那要看个人的想法。 重要的是,人们有没有选择的自由。比如在当下,户籍制度影响着自由迁徙,各种关卡影响着物资的运输,各种垄断影响着人们创造财富的机会从而影响个人参与其他活动的自由,公权力制造各种不平等和垄断,影响人们接受思想,信仰的自由。

  不知道这是否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因为我还不知道这种答案是否真的能提供一个每个人都想要的生活方式,它会遇到什么问题。要再思考。

  4 米赛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精辟言论

  一到人们开始不仅把道德的完全而且也把智慧的完全归之于“国”的时候,这种论断已成为逻辑上的不可避免。。。。一到人们开始不仅把至善、而且也把全知归之于“国”的时候,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天真人说的“理智”,不过是他自己的价值判断的绝对化。

  人们常把社会主义叫做宗教,他确实是一个自我神化的宗教。计划者所说的“国”和“政府”,民族主义者所说的“民族”,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社会”,实证主义者所说的“人类”,无非是这些新宗教的神的名称。但是所有这些偶像,仅是那个改革者自己的意志的别名。...它是这个不完全的世界里面唯一完全的东西。

  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只有一个意志发生作用。至于这个意志是谁的意志,这是个不重要的问题。

  社会主义不可能有经济计算。社会主义经济计算的问题确是这样,没有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盈亏的计算是不可能的。

  照他们看来,生产的唯一目的是利用产业的装备把后代人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在他们的心目中,现代人简直是被丢掉的一代,他们唯一的意旨是为那些尚未出生的人的福利而劳碌辛苦。

  资本主义制度不是一个经理制度,它是一个企业制度。

  所谓的自然法,所谓正义和非正义的永恒标准,根本没有这样的东西。对错的观念是人类的设计,是为使分工合作成为可能的设计的一个功效概念。一切道德律和人的行为法则,都是达成一些确定的目的的手段。这些规律法则只能从他们能否达成我们所选择的目的来评判他们的好坏,此外没有其他的方法可用以评判。

  5 政府干涉经济的正当性

  亚当斯密认为政府的职能应该局限于保护社会,保护社会上各个人,提供公共品这三方面。提供公共品不再讨论。我在想对毒品、烟酒等产品的限制对政府的经济职能有何意义。

  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毒品这个市场将会很大,造成的社会影响也会很大。固然,在吸食毒品时,人们会带来快感,但是人类所追求的社会目的就会落空,人就会像动物一样追求快感而不能自制,这种快感的强烈可能会导致一些人没有改正的机会。人们在此时是无助的无力的。要求政府来干涉是普遍的呼声。这个领域成了政府干涉的正当领域之一。对人身体危害较小的,比如烟酒,政府也会做出一些限制,如征收较高的税收,用价格来进行调剂。

  人们总是以为,这都是正当的。我在想,如果这个口子开了,是否政府可以推而广之,认为糖、水果、牛奶等等都会对人体有影响,因而加以限制,市场制度就在这个口子里趋于崩溃。更有甚者,不仅是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的产品,还有对人的精神造成危害的产品,比如所谓淫秽物品,比如各种政府不喜欢因而定义为有害的言论,政府都以有害为由来进行限制。那整个社会又陷入极权主义,专制主义的窠臼。

  开口子是要谨慎的,因为一旦开了并且标准掌握在开口子对其能带来好处的人手里,那就很有问题了。所以重要的是口子的标准以及给开的权力。经济上的民主要反映在政治上。经济民主要以政治民主来辅助。如果人们认为毒品市场会带来危害,那就以多数原则来赋予政府以权力来限制毒品。

  但应当认清的是,能开的口子恐怕就是几个。要慎之又慎。

  6、集体失去理性是政府干预的借口吗?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要结合屡次经济危机。

  应该思考如下问题:为何大众会疯狂而失去理性?政府是否有足够的智慧辨别真正的投资和投机?疯狂之后政府干涉是指政府托盘还是及时戳破泡沫?

  7、目的和手段

  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合理,应该从其目的出发,看看该行为是否是实现该目的的有效行为

  8、关于国营经济的评论

  国营事业和市营事业所采用的经营方法就是一个例证。这些视野大都是亏损的,其亏损就是国库或市库的负担。亏损的原因是公营事业的缺乏效率呢?还是至少有一部分由于定价太低?这倒没有检讨的必要。更重要的是,“纳税人必须承担这些亏损”这个事实。干涉主义完全赞成这个办法。他们从情感上反对其他的两个解决法:把这些事业出卖给民营,或者是把定价提高使其不再赔本。

  这两个方法揭示了我们国企改革的进程的逻辑必然。

  《人的行為》读后感(五):市场的基础——浅谈米塞斯《人的行动》的意义

  程晔

  财新《中国改革》杂志2013年5月刊

  1949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的《人的行动》一书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时,耶鲁学术委员会的多数成员持反对意见。理由是米塞斯在移居美国后,找不到任何一所大学的教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一统美国学术界,主张由政府干预和管制经济。在主流学术界看来,米塞斯倾毕生所学写就的这本经济学巨著太落伍了。然而,在一位学术委员的坚持下书还是出版了。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不合时宜又昂贵的大部头学术专著热销一空,仅在出版后第一个月就加印了两次。时间证明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深刻地影响了安·兰德、赫兹利特、罗斯巴德等一大批学者,带动了自由市场经济学和自由主义在美国的全面复兴,并且扩散到所有主要的工业国家。时至今日,影响越来越大。《人的行动》无疑是经济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书之一。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以人为基础的市场

  人类对市场现象的探索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敏锐的哲学家们就已发现市场的运行有内在的规律。到近代,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经济思想的积累,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亚当·斯密发现,人的自利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协调市场;李嘉图发现比较优势原理,证明国际贸易可以同时造福富国和穷国;欧洲经院哲学家们系统地研究货币和信贷问题;马克思注意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现象,并试图用剩余价值学说来解释;门格尔开创奥地利经济学派,创造性地用主观价值论解决了困扰古典经济学家们的“钻石与水”悖论,他的学生庞巴维克发现利息是一种时间现象,并对剩余价值论提出质疑。所有这些努力,共同勾勒出一幅经济学的全景。然而,这些知识像一块块碎片,分散到生产、消费、分配、贸易、供求、价值、货币、周期、宏观等各个领域,彼此缺少联系,甚至互相冲突。在《人的行动》中,米塞斯创造性地将所有经济学的知识整合在一起,经过去伪存真,用无懈可击的逻辑和洞察力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科。在这本巨著里,市场不再是分散隔离的局部现象,而应是彼此密切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其他领域,史无前例地将社会、政治、历史等学科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理解。

  米塞斯的方法,即体现在书名里——“人的行动”。众所周知,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对于怎样研究人类社会,通常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完全不同,因此,不能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济现象要放到历史文化、传统惯例中研究,常见的有人文经济学、历史学派、制度经济学,等等。第二种观点则截然相反,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没有区别,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可以简化成数学公式。因此,人类社会可以适用同样的科学研究方法——根据假设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拿到现实中去验证。今天主流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都是后者的代表。而米塞斯则开创了一门独特的研究方法,并称之为“行动学”(praxeology,又译“人类行为学”)。行动学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长处:既考虑到人的独特性——人有意识,人的行为不能简化成数学公式,又认识到人类社会有客观、可以认知的规律。这种学说把“人在行动”作为无可置疑的前提,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科学研究方法——逻辑演绎法,以确保在研究中始终恪守该前提。

  逻辑演绎法是一种古老的研究方法,几何学是其最典型的运用。逻辑演绎法以一个确定为真的公理为前提出发,用内省的演绎法探索公理的逻辑蕴含,一步步得出各个推论,即定理。每一个定理都像作为前提的公理一样可靠。整个理论体系的可靠性,由人类逻辑思维的理性所确保。在米塞斯的行动学里,这个终极公理——一切经济和社会理论的起源,就是“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为”。米塞斯爱举这样一个例子:火车站往往早上和晚上挤满了人,而其他时间却很空,这是为什么?要想解释这一现象,只有去考察人们的目的——早晚是上班高峰,大家要赶火车。

  一旦公理确定,就可以推出其他定理,比如“行动说明人对现状不满,行动是要满足愿望——达到目的”“人能认识宇宙间普遍的因果关系,因此才会行动,因与果决定了手段和目的”“人总是会用自认为合适的手段,去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即人的理性”。然后,再引入现实世界的制约,比如“现实世界没有足够的手段满足人所有的目的,资源是稀缺的,因此,人要做取舍(经济一词的行动学含义)”“取舍意味着人要按目的的重要性(价值)排序,依序一个个满足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排序,彼此交换可以增进所有人的满足”。至此,米塞斯发现一切市场现象共有的本质特征——交换。所以,米氏经济学又称为交换学。正是理解到市场是以一个个真实的人为基础,是人在现实约束下选择、交换的网络,米塞斯才得以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解决一个又一个经济学难题和悖论。

  契合人类社会实践的学说

  米氏学说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其始终契合人类的社会实践。在《人的行动》里,经济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米塞斯继承奥地利学派创始人门格尔(Carl Menger)的传统 ,用行动学重新定义门格尔开创的方法论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米塞斯认为,只有意识到行动一定是由个人实施的,才有可能认识广泛的人类合作。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并不是否认集体行动的存在,而只是把集体、社会的行动作为广义人类行动的特例。以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视角看,集体不能独立于个体而存在,一切社会行动都由个人的行动组成,一切历史事件也可以还原成个人行动。米塞斯以此展开以个人为原点的社会学研究。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在人的自利驱动下可以造福整个社会。而米塞斯走得更远,他认为自利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根本原因。社会并不起源于某个统治者的命令,而是人在理性的指引下认识到,交换、分工和协作能给每一个人带来好处,人们基于自利自发组成的。人之所以会遵守社会规则和惯例,也是因为那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米塞斯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将其推广到普遍的人际协作原理,以此论证劳动分工能带来普遍的物质繁荣;他又结合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论证以分工为基础的市场交换,能够增加所有参与者的价值满足。这样,米塞斯在物质和价值两个层面上论证了“劳动分工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石”。

  既然每个人生来都不“平等”,人与人的性格、口味、喜好、能力各异,自然界的资源禀赋也千差万别,那么,劳动分工以什么标准、怎样进行?这就涉及《人的行动》全书的核心内容——经济计算。经济计算的问题说来话长,这里只能简要概述:自由市场上的自发交换形成商品、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这些价格可以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直观的参照,让人能够在满足目的的各种不同手段之间计算;价格让人既发现自己的优势,也了解别人的意愿,在追求自利的同时兼顾别人的满足。正是在价格的指引下,个人的理性形成社会的理性,人类社会才能组织大规模社会生产和协作,增进所有成员的福利。价格的具体形成机制很复杂,这里无法详述。需要强调的是,在价格的问题上,米塞斯的观点与当今的主流经济学有显著的区别。米塞斯坚持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认为价值本身是不可度量的,价值的高低只是主观满足的排列顺序,不能用数值来衡量。但是,通过人的行动,通过在现实制约下的市场交换,主观价值能以价格(交换比例)的方式反映出来,供市场参与者参考。因此,价格并不是衡量价值的尺度,而是反映相对稀缺度(即人的主观意愿相对于客观现实制约)的指标。此外,在米塞斯看来,价格的产生依赖于交换,而交换又以个人对财产的占有和支配为前提。因此,以价格为基础的经济计算,是私有财产和市场的产物。米氏经济学里的市场,是指所有人类自发、自愿交换的网络,价格则是市场参与者协调意愿的工具。与此相反,主流经济学往往简单地把价格看作一种配置资源的技术工具,把市场当成一种提高效率的技术手段。

  一旦理解了米塞斯的社会理论,他的政策主张也就容易理解了。在行动学看来,政府干预是强制命令,因此与市场上的自愿交换有本质区别。经济计算让市场参与者可以客观地计算得失,以寻求个人的最大满足;而政府干预是否真的帮到了它想帮助的人,却没有客观指标能参考。行动学应用到政治上,即成为一门分析政策及其结果的学问。米塞斯认同大卫·休谟的事实价值两分法。行动学作为一门理论科学,其本身不能做出价值判断。经济科学作为行动学的分支,它永远不能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它能做的是告诉人们,如果你想达到一定的目的,应该怎么做。经济学揭示一项政策带来的后果,让民众和政府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价值判断。在《人的行动》里,米塞斯站在功利主义的价值立场,为自由放任政策辩护。当然,这里的功利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主张可以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少数人的功利主义。事实上,方法论个人主义拒绝一切人际间的效用加减,排斥社会效用的概念。米塞斯承认政府在遏制犯罪、保障自由和财产方面的作用。他的自由放任主张的实质,是让个人来决定他们想怎样参与社会分工,让消费者来决定企业家应该生产什么。米塞斯认为,人心的逻辑结构都是相同,因此每一个人都能领悟到经济学的原理。就像他在《人的行动》中所论证的,分工和社会协作是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所在。暴力掠夺和强制干预可以以损害一部分人为代价,带给另一些人短期利益,但那终归不是长久之道。自由市场是所有人的长期利益所在,是文明和繁荣的支柱。米氏功利主义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观念,认为为长期利益考虑才是符合道德的。

  在《人的行动》第30章里,米塞斯应用经济理论分析罗马帝国的衰亡。他发现,罗马帝国尽管缺少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制度基础,但在明君的统治下,已发展出发达的分工协作体系,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开始专业化经营,分工使得各个城市彼此依赖。然而,帝国连年征战,不得不用货币贬值来资助开销,货币贬值带来高通胀。统治者为压抑通胀,颁布严格的价格管制令,结果破坏了整个协作体系:农民种的粮食不能按市价销售,于是不得不停止大规模农业生产,开始在农场里自己制造手工业用具;城市里闹粮荒,人们逃出城市,回到农村自己种粮食。这时,再严苛的法令也无法阻止文明的崩溃。内乱加上外侵,导致帝国崩溃,大部分疆域退回自给自足的原始经济状态。当然,现代政治体制无法简单地与古罗马类比,不过,这个历史教训在今天仍有警世之用。

  《人的行动》与中国颇有渊源。1976年,台湾学者夏道平的中译本首次出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蒋硕杰更是深受米塞斯经济思想影响,他用米塞斯的理论解释台湾经验,全面论述台湾经济成功的原因。另据香港出版人林行止透露,中国驻美大使曾于1989年专门索取《人的行动》。中国大陆的经济改革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米塞斯的影响,虽然无从考证,但米氏行动学的普遍原理、经济政策及其后果的联系,在改革历程中有迹可寻。例如,以价格双轨制为代表的经济政策带来严重政治后果,导致改革进程一度中断。直到1992年后,执政者全面放开价格,放松其他管制,市场经济体制才得以初步建立。然而,时至今日,正确的观念似乎早已被不少官员遗忘,政府干预和GDP崇拜带来一系列后果——环境污染、通货膨胀、资产泡沫、扭曲的投资结构,等等。今天,聆听米塞斯的教诲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政府和民众是否能够改变急功近利、只关注短期利益的观念?为了所有人的长远利益,政府应转变职能,减少直接干预,尽快推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私有财产、自由、公正、法治等等。那么,就像米塞斯的行动学原理所揭示的,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协作,一定可以带来更持久的物质繁荣和精神富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的行為》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100  100词条  
美文

 从发奋学习开始

 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我们要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一句名言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不是想着怎么给他们挣钱,而是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好好学习,要从发奋学习开...(展开)

美文

 白雪舞尽漫天景

 朝阳初生,霞光万丈,白雪翩舞,傲梅争艳,屹立腊月寒冬中的山园小梅是如此铮铮傲骨,古言有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段佳言不仅描写了朴实无华的傲梅不输...(展开)

美文

 这就是一个凄凉的梦

 走在异乡的街角,感受着深秋的寒凉,看来冬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此时心中又有感伤在涌动,没有可以形容的文字,只有爱与念的交织,在浅淡的阳光下,诉说我的梦。几年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