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爱乐》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乐的内容还行,不过校稿态度还需极大改进啊~~~~~古典音乐系列从肖邦开始~~到现在门德尔松~~~每一期的稿子中都存在很多文字问题(错字、多字、语句不通……)
拜托~这么专业的一本杂志,别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好不好,而且出现的次数也太多了点!!!
最近在听瓦格纳。就顺便看了介绍瓦格纳的那期。
在第30页上,采访的记者说了这么一句话:“在瓦格纳歌剧中女性似乎没有地位。”这句话我完全不能同意。
在第36页上,另外一篇文章里,谢迪问周士红:“但瓦格纳的作品以女性为主,这说明什么呢?”这句话我也不能同意。
我认为,瓦格纳的作品里女性占很重要的地位,但也不能说就是以女性为主。
“那位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出名的马克斯·韦伯,就看到了南方天主教—拉丁世界与东正教—斯拉夫世界夹缝中的易北河谷地,所以主张关闭易北河边界,抵御斯拉夫人移民。耐人寻味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一分为二,这条西欧—东欧思想的边界大白于天下。”——《爱乐》2008年第3期第194页
这篇文章的分析《帕西法尔》的部分我基本没有看懂。。。
杂志为啥不能记笔记呢?
我家在东北一小城,2000年的时候,我去杂志店挨家问:“有《爱乐》吗?”回答无一例外是:“哀乐?!”我强调是“《爱乐》!”然后人家说:“没有。”
后来我就跑到沈阳去买,相比那时的物价与我的零用钱,价格那个贵啊,只能在一小胡同里的三联书店沈阳分部买过期的,过期的也不便宜,才八折。不过那时的内容的确比现在丰富多了,再加上我没有别的可看,一期能反复看好久,专业性也强,而且还多少介绍些国内乐坛的动态,当然那时国内正值交响乐热。
刚上大学订了一年的《爱乐》,发现写的全是外国艺术家,而且大部分是七老八十或者早已死掉的,另外介绍艺术歌曲和歌剧的部分太多,再就是唱片评论,感觉没多大意思,看了一年就没再订。
后来又改版,便变成了普及读物,我觉得还不错,但怎么也比不上我初中时了。
《留声机》中文版停刊了,《爱乐》变双月刊,这年月想坚持古典而尽量减少商业化是越来越不容易了。
三联的《爱乐》,我算是最老的读者之一了,它创刊的那几期,我现在还保留着。后来渐渐地看得少了,不过心中还得留有一些美好印象的,至少还有一分尊敬。
最近在书店里看到了《爱乐》,样子与以前的不一样了,开本大了些,封面变得素朴了,原来的铜版纸变成了普通的杂志纸,图片少了许多,在现今这样一个花花世界里,能做到返朴归真倒也不容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说说而已,谁能达到?价钱倒是与素朴的方向相反,涨了一大截。看看这期是专做亨德尔的清唱剧,也很好奇这本杂志现在平淡之后是否还有绚烂的内涵,就买了一本回家。
甫一阅读,即失望至极,倒不为别的,只是那错别字就让人难以卒读。一篇文章中,竟出现十多处别字,有的还错得很离谱。这种杂志谁还敢买?三联的书刊,就是以其选题精良、文字干净著称的,怎么现在三联变成了这副模样?如果一个编辑连文字都弄不好,你怎能指望他为你提供什么好的东西?说实在的,在一本公开的出版物上看到如此多的差错,除了盗版书,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竟然还是在三联出版的杂志上。三联的《读书》已让我恶心了,没想到三联的《爱乐》先以这种方式让我再恶心一下。
细读一下内容,还是有诸多让人看不懂的地方。看看版权页,只有副总编的名字,总编呢?不知道。编委倒是列了一大堆,有音乐界也有非音乐界的名人,而编辑名则只列出二位。拉大旗作虎皮,世风如此,可以理解,但有必要列出如此之多吗?有这精力,还不如多请两位审校,把把文字关。另外,作为一本音乐杂志,对唱片的品鉴如此之少,也是很奇怪的。读者买爱乐,不是想去了解一些偏僻的音乐史,而是想看看他人对音乐的评价,想了解音乐史有大把的书籍可读。而有数的几篇评介唱片的,看看作者,就那么两三位,署的大约都是笔名。《爱乐》有那么多的编委,爱乐人士一大把,难道就不能约他们写一点,爱乐连作者都约不到了吗?还有就是薄薄的一本杂志,一期竟然有好几篇连载,这也够让人奇怪的了。本就是比较冷门的题目,谁有耐心坚持那么久追着看?其他的也懒得说了,这本杂志如今办得这样,也够让人伤心的了。看编辑耿纯也是《爱乐》的老人了,怎么办杂志越办越回去呢?
肖邦的钢琴作品有一种特殊的安静,没有浪漫派音乐时常出现的躁动与混乱。他的乐句像念白一样流畅、简洁,歌唱与抒情兼顾,看似复杂的编织中有明确的意思被一一道来。千真万确!
肖邦没有莫扎特音乐中展现的自我陶醉,云卷云舒的快意,以及这种快意下“含泪微笑”的基督教生命信条;也没有贝多芬的力度、紧张,“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自我。同样,舒伯特音乐作品从人世间出局时的凝神、忘我,在肖邦那里只是较弱的一个层面。与勃拉姆斯相比,尽管肖邦与他都反复涉及感情主题,但肖邦绝没有勃拉姆斯因感情幽暗而生的沉溺,以及表达上的模糊、不确定。
嗯,他是不同的。
肖邦的钢琴音乐是对恋人的絮语,听者能够完整感受到一个他所热爱的倾诉对象的存在。他发出的声音向往、憧憬,也有内在的呢喃,纯洁如一块投入清水的颜料,随着水波变化抽成丝、拉成茧,时聚时散,看似变化,又完全在一汪水流之中。他面对情感幻影——一尊月光下的雕塑痴迷,他的自我也幻化成倾诉对象,彼此缠绕,寸步不离,表达中有“我”,又有“你”,从容不迫,舞姿从不凌乱。
哈!同样是乐评,而这篇文章竟然出神入化了。而且,肖邦的音乐比莫扎特的还要难写很多。
肖邦爱的不是一个人,他爱女性的整体,可以说,他爱的是不同女性为他提供创作冲动的情感之灵。这才是他情感与人生传奇的奥秘所在。
我倒是有些同意这个娘娘腔的作曲家,他的观察是细腻的,更多感觉他更像个画家,与德彪西的泼墨不同,他的作品是一点点染出来的。
如果整个欧洲音乐史是一座图书馆的话,巴赫的作品是神学文献,贝多芬的音乐世界有政治学、生命哲学,勃拉姆斯是一卷关于情感的复杂论文。这些大师洞悉了生命以及人世的复杂,音乐作品在相当程度上表现这种复杂,创造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世界。相比,肖邦不具备立体、全面、深刻的才能。他的才能不是洞悉四季,像是只能理解生命的一个季节,他停驻于这个季节,呈现出生命在其间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