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是一本由[英] E.P. 汤普森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50元,页数:10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精选点评:
●本书是工人阶级阶级意识到形成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汤普森是最直接的从人类学的意义上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作者之为诸革命失败者立传的野心,亦使本书成为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个人很喜欢。
●内容极其丰富的、包罗万象的巨作。由于并不了解英国史和工人研究的学术史,我还不能在学术史的坐标上具体的看到这本书的位置。但是建构主义的工人研究这一点已经奠定了其在范式转化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地位,其中关于宗教的分析更是将近代化和近代社群中的传统因素凸显出来。对于潘恩和斯密学说的影响的分析亦有互动性,对文本的研究是一种补充。
●说实话名气很大,但是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
●必读
●寒假事情太多,没读完...
●个人阶级也有胜利的时候。
●实在是太过驳杂,厚度实在也是惊人,以至于一旦中间隔了几天没读,再就接不上了,所以最终我也没能读完,一脸懵逼地读了一半多。而且核心的思想和基本脉络一定得读钱乘旦书后的介绍。
●經典名著,譯文一流
●筆法、深度俱佳,學習的好範本。
●虽然有些地方对于非专家来说过于细节了,但学历史的人都该读一读。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读后感(一):未读先评
还没读过这本书,但想和打1星的@久道 童鞋说一下,人的认知和需求其实是根据环境来变化的,比如你生存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处处屈膝仅有温饱也可能怡然自得,而当你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声音、需求及财富、特权带来的便利的时候,便有了比以往更可能的悲惨。
遭遇来源于横向的比较,鲜有跨年代的盖棺。
未来,有知无运无能的人将会更悲惨,而这种悲惨将驱动这个世界更丰富、更精彩也更残酷。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读后感(二):笔记。
(1)关于阶级的概念探讨,
阶级是动态的,是将零碎的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历史现象。阶级经历主要由生产关系所决定,阶级觉悟是把阶级经历用文化的方式加以处理,它体现在传统习惯,价值体系,思想观念和组织形式中。
阶级是一种关系,而非一种固化的社会结构。1780-1832年,多数英国工人开始意识到他们有共同利益。
(2)关于剥削
工厂制度把人们高度集中起来,似乎生产了工人大众,以及相应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的物质手段,如蒸汽动力和棉纺织厂诞生了新工人阶级,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建制和文化方式,由此生产了“劳动运动”。
1790年-1830年之间,工人阶级的形成表现为阶级意识的成长,即各个不同群体的劳动人民之间的利益认同,以及它与其他阶级利益对立的意识,另一方面表现为响应的政治和工业组织的成长,如工会,政治团体,期刊,形成了工人阶级的知识传统。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读后感(三):《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亮点摘要
‘1 重视文化传统因素。2 阶级是历史上实际发生的社会关系。3 区别阶级经验和阶级意识。4 阶级形成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汤普森同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区别。
‘如果能记住阶级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东西,那就不会这样来思考问题了,……阶级是人们在亲身经历自己的历史时确定其含义的,因而归根结底是它惟一的定义。”在他看来,生产关系是一个阶级社会中人们之间所有的关系,基础同时也就是上层建筑。’
阶级并非一种作为客观物质的属性,而是活生生的人与人的状态。
‘手工纺织工人在人数上仍然多于棉纺织工厂和丝厂纺织的工人总数。工厂工人远不是工业革命的长子,而是后来(40年代)出现的。工匠是工业革命初期劳工运动主力,工人阶级是在作坊而非工厂内诞生的’
工人阶级的身份并非出于经济划分。
‘也许基础/上层建筑的模式有助于说明统治阶级的制度与意识形态,有助于说明支撑其统治及权力的结构模式,但是它不适合用于对被统治阶级的描述。因为被统治阶级的风俗习惯和思想价值观是内在于生产模式之中的(完全不同于统治阶级的),是与他们自身日常生活更替的过程及他们自身的物质条件相整合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实践常常构成了他们的生产活动自身。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关怀,才引出了“经历”(Experience)——汤普森最有名也最富争议性的理论概念。’
下层文化的自主性,即下层的文化并不严格结构于上层建筑中。
‘当他们还在宗教教义中表达自己的愿望,认为自己与雇主还同属于上帝的子民,还沉醉于生而自由的英国人的梦想时,他们还没有形成阶级。光有物质利益的对立或社会存在,还不能形成阶级;只有当工人们意识到这种对立,而意识到这种对立构成现代社会中人的关系的主轴时,阶级才产生。’
想象的共同体——共同认同意识的重要性。
能动不是被决定的。
‘我们可以说具有相似经历的相似职业集团对问题会作出合乎逻辑的相似反应,但决不能说这里面有“规律”。阶级觉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但决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方式。
阶级是人们在亲身经历自己的历史时确定其含义的,因而归根结底是它唯一的定义。’
决定性并非如此决定。能动的经历更加决定。
‘人们有可能形成他们自己的一些东西,而不是完全由历史来形成“他们”。’
能动性不仅仅能动,毕竟具体形态几乎全是“能动”出来的。
‘汤普森的理论纠正了在他之前纯粹以计量方法分析物质财富来划分阶级的偏颇。后者以精确的定量分析来为阶级划分、生活品质等等问题定性,无法说明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展示历史过程是人的创造过程这一事实,这一切,都有违马克思主义的本义。’
活生生的人是无法被计算的,因为人太复杂,蝴蝶效应使得对人的计算漏洞百出。经济即使最为关键,也不能作为可供唯一化约的因素。
‘他拒绝威廉斯将文化定义为“整个生活方式”(a whole way of life),而视文化为一种不同生活方式间的斗争。汤普森的文化更多是由处于社会阶级范围中相互竞争的利益与力量间的摩擦、碰撞所构成的。’
文化的斗争性——将后人引至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没有一种先验优良的生活方式,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强迫人们告别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就形成强制,就会引起抗拒。就这点而言,汤普森持的是生活理想的不可通约的多元论立场,而不是理性主义的立场。’
文化无高下。
‘汤普森相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失败了的某些事业,也许能让我们看清至今仍须整治的某些社会弊病”,并且,那些在英国失败了的事业,说不定会在仍然面临工业化带来的种种问题的亚洲或非洲取得胜利。因此,叙述、分析失败者的历史可能是实践历史学价值更为有效的手段。’
成功者之外的历史也许更加重要。
‘当农场主成为绅士的时候,他们的劳工都变成了奴隶。’
不只是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是整个生活形态的变化。而社会生活状态的属性也绝不仅仅是有关生活水平,而更加有关生活方式。
‘卫斯理宗的神学依靠其杂乱无章的机会主义,成为比任何别的神学都更适合于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宗教。’
人民需要蛊惑。
‘汤普森对于道德经济学的研究给了一个历史社会学的新角度。当经济上的压迫触到了道德经济学的底线,即人们道德承受的阈值,暴动就成为自然合理的,英王甚至会因为道德经济学而承认其治下的暴动为合法。’
资本主义逻辑,则穿越了道德经济学的底线。这才是经济危机频发的文化原因。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读后感(四):读《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随感
片断一:有关本书写作手法
第一部写传统源流,第二部写客观环境和状况,第三部写运动事件,即形成的过程:所谓“making from events”。
“思想源流-客观环境-形成过程”是历史文化研究的有效写作模式,参见《想象的共同体》。
片断二:有关历史社会学研究方法
作者采用历史社会学的手法,能够回到海量的第一手初始资料,从实际在地状况中重新审视和发现出相对更加客观的结论。
社会学作为非常重要田野调查和实证统计归纳的社会科学,在思考方法上同凭借灵感和“空想”的人文学科差别巨大,这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历史社会研究中更为有效和真实。然而,历史社会研究中的“真理”往往出于人文学科的“空想”,因此基于海量原初资料的社会学分析在历史研究中显得更加宝贵。
汤普森本书的发表,驳回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专注工厂的理论,乐观派作出的工人阶级生活水平提高的结论,证明了费边主义作出的工人阶级悲惨状况的回溯。这种状况让人们深切体会到,人文空想面对实证研究是多么的脆弱。而这种实证研究,又必须是基于海量原初资料的社会学研究,否则如乐观派一般只是得出片面技术统计之后的空想。
普通实证研究之所以经常因“缺乏人文关怀”被人们批评,常常是由于其“实证”不过是片面的技术统计,而其空想则由于这些确凿的技术统计而让空想者过于自信乃至傲慢。由于人的复杂性,对于人的研究往往出于某些小的误差或某些属性的忽略而使结论如蝴蝶效应般的差异巨大,自然难谈“正确”。这些片面的“实证”导致的“无正确”结论结合傲慢,自然缺乏人文关怀。
由此我们自己在学习研究文化理论的时候,也应当注意到理论仅仅是理论,可以作为视角,不可代替实证在地研究。做学术时切不可把现象和事实套入理论,就认为是理论“得到证明”大功告成了。文化理论作为一种人文主义的批判理论,更加有注重个体人文修养的哲学性,而不是群体社科研究的科学性。
片断三:有关决定性
决定性并不是一个一维线性的流程。而能动性也不仅仅是一个起加速延缓作用的调节器。
决定性一端的“因”导向的是有限范围却无限可能的“果”,而决定性另一端的“果”也是由有限范围却无限分支的“因”导致的。因此决定过程至少是二维的。而因果两端的那些无限分支的状态,却会被众多难以确定的“能动性”左右。这些不确定的能动性造成了决定过程的第三维。在这三维的决定过程中,我们如何好说一维的那个“主要的”因果关系是“决定性”的呢?
例如资本主义逻辑的形成,可以演变为英国的工党改良主义,可以演变为俄国的工人革命,可以演变为中国的训政建设。面对如此不同的“果”,汤普森认为,所谓的“决定性”根本不是决定性,至少不配作为决定性。
在三维的形成过程中,决定性的终点显然不是早就被逻辑推定的客观自然的概念。能动性在此不只是能动而是起到了“共同决定”的作用。
片断四:有关下层文化
马克思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二元的决定和能动关系中,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汤普森在描述了第三元,文化特别是下层文化的作用。
后人研究历史时,往往只能在历史书写中读到上层建筑的叙述:政治、军事、“伟大的”艺术、“文明的”生活方式。而实际上,上层建筑能否直接作用到历史书写之外的广大下等贱民,相当值得疑问。在近几十年兴起的历史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就能体会到,如不是学者们“刻意挖掘”历史的边角料,我们永远也不会想象得到当时的社会是那样的形态。
处于“进化的”上层建筑历史书写之外的下层文化,拥有自主的一套文化逻辑和秩序。正如书中提到的,19世纪英国富人区的居民对于隔壁贫民窟居民的了解不会比他们对中国人的了解多。如此自主的下层文化,完全可以不受上层建筑变化的影响,如果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这样的前所未有的经济基础异质变化或者大革命这样狂热于改造世界的民粹激进运动。
而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更多的是源于其下层文化传统而非产业工人阶级新环境。因此,工人运动的主力往往是手工匠而非产业工人。我们在定义“工人阶级”之时,如果把标准基于“下层”而非生产资料经济所有制,就能够非常合理自然地把英国的工匠、中国的农民纳入“底层阶级”。如果不是如此,工匠就是小资产阶级,农民是“落后于时代”的农民阶级,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就会大打折扣。
由此推及当前的左派关注领域。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由于关注对象是由生产资料经济所有制来区分的,所以左派理论从当初关切底层产业工人的生存权利,变成关切同样“无产”却生活无忧的中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环境下的精神桎梏,进而转向对少数派“异端”的权利的关注。如果我们让马克思主义的原点回到对基于文化的下层人民的关切,那么我们现在的关切对象就会是相应的中国的农民、非洲的难民、拉美化国家受到的剥削等等。这样仿佛比关注同性恋、女权、消费社会更加“马克思”。当然,如果我们已然处在中产阶级为主流的社会中,我们是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关注点放在中产阶级受到的文化压迫上。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读后感(五):【摘记】
(英)E.P. 汤普森著,钱乘旦等译,《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江苏:译林出版社,2001年。
前言
1 我使用“形成”,因为这是一个在动态过程中进行的研究,其中既有主观的因素,又有客观的条件。工人阶级并不像太阳那样在预定的时间升起,它出现在它自身的形成中。
1 但我说的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把一批各各相异、看来完全不相干的事结合在一起,它既包括在原始的经历中,又包括在思想觉悟里。我强调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把它看成一种“结构”,更不是一个“范畴”,我把它看成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确实发生(而且可以证明已经发生)的某种东西。
1-2 历史关系是一股流,若企图让它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静止下来并分析它的结构,那它就根本不可分析。……关系总要体现在真人身上,而且还要有真实的背景。当一批人从共同的经历中得出结论(不管这种经历是从前辈那里得来还是亲身体验),感到并明确说出他们之间有共同利益,他们的利益与其他人不同(而且常常对立)时,阶级就产生了。
2 阶级经历主要由生产关系所决定,人们在出生时就进入某种生产关系,或以后被迫进入。阶级觉悟是把阶级经历用文化的方式加以处理,它体现在传统习惯、价值体系、思想观念和组织形式中。如果说经历是可以预先确定的,阶级意识却不然。我们可以说具有相似经历的相似职业集团对问题会作出合乎逻辑的相似反应,但决不能说这里面有“规律”。阶级觉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但决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方式。
2-3 两种错误:其一,将马克思的“阶级”假定为一个“东西”不是他的本意,这使得通过精确的数学方法可以证明工人阶级的存在及测定其特征。一旦这种假定确立起来,阶级觉悟也就推导出来了。但这种觉悟并非现实中的觉悟,而是理论上应该如何的觉悟;其二,完全否定阶级,阶级根本没有发生过,或者靠一个奇妙的转换把阶级的动态观点变成了静态观点,即阶级是存在的,但阶级觉悟却不是好东西。
3 如果能记住阶级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东西,那就不会这样来思考问题了。
3 问题的关键是:这个人如何才能进入某种“社会功能”?还有,那个特别的社会组织(连同其财产权和权力结构),是如何出现的?而这些,就是历史问题了。如果让历史停留在某一点上,那就不会有阶级,而只会有一堆人加上一堆经历;但如果在社会发生变化的一个适当时间段上来观察这些人,就能看到其相互关系及思想与建制的模式。阶级是人们在亲身经历自己的历史时确定其含义的,因而归根结底是它惟一的定义。
4 我相信,阶级是社会与文化的形成,其产生的过程只有当它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自我形成时才能考察,若非如此看待阶级,就不可能理解阶级。
5 但对第一、第二种观点我要说:它们很容易忽视工人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他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自觉作出的贡献;对第三种观点我要说:它用后人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而不顾及历史本来的面目。只有成功者(即他们的愿望预示了后来的发展的人)才被记住了;走不通的路,迷失的事业,还有那些失败了的人则统统都被忘记。
5 然而,是他们生活在那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而不是我们;他们的愿望符合他们自身的经历。如果说他们是历史的牺牲品,那么他们现在还是牺牲品,他们在世时就一直受人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