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是一部由楼建军执导,王國維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国维》精选点评:
●记流水账一般,无实质营养
●2015.0123
●颐和园 昆明湖
●好
●大師級人物普及系列。內容淺顯,不過編排有序,專題明晰。可以茶餘飯後一看。
●学贯中西 如果不那么抑郁就好了 看了一半纪录片和我原先想象的他差距不大 等看完
●这部纪录片的“意境”差点儿渲染的力度。不过觉得王国维似乎是古代男版的我。。。。某种程度上说
●平铺直述,无趣之极
●大师辉煌与悲剧的一生。
●简单了解,这样再看书会有兴趣吧
《王国维》观后感(一):随影笔记【第一集】
1 潮之魂
“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静安文集续编·自序》
他悲叹人生如辛苦钱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东趋海。因此王国维在35岁后,致力于经史,古文字考证,以期远离现实。
家学渊源对王国维的影响甚大,除了远祖忠勇壮烈的武德之外,还有王氏后裔长达800年间始终浸淫诗书的文品,以及以诗书传家,这一传统家训族规的重视。这是王国维人生秉性中的又一块基石。王国维3岁丧母,父亲在自觉仕途无望后,以丁忧为契机辞去幕僚一职,决定居家潜心以课子自娱。他把自己对仕途的希望转嫁在王国维身上,望子成龙心切,对王国维几无褒奖,而全是苛责。这让幼年丧母的王国维更加忧郁。王国维后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始终怀有一种悲剧情怀。心理学家揣测,抑郁症是导致他投湖的心理症结。
《王国维》观后感(二):喵呜喵呜
学贯中西 如果不那么抑郁就好了 看了一半纪录片和我原先想象的他差距不大 等看完】
看完了 ,原来并不是殉清,老年丧子 挚友绝交 一生颠沛流离 三岁丧母 家父寄予厚望 每天教他念书 一定是从小就承受着深重的压力 鲜有普通儿童顽皮闲游的时光 这样就积累成了他一直以来的沉郁性格叭。他为人可能过于清白 是鲁迅所说的“老实如火腿一般的文人”但他对宋元戏曲的研究也说明他生命里是有开放活泼的一面的 毕竟戏里面有很多情事 只是他比较闷骚 终究是沉在书本里 学术远多过生活 其实风流一点也未尝不可。罗振玉这个人对王国维的人生来说极为重要 极为特殊 也极奇怪 罗之于王来说是有知遇之恩 恩师 知己 挚友 给一穷二白的王国维介绍工作 还在生活上接济他 还把女儿嫁给他的长子 可就是这么关系亲厚的两个人 罗竟然在最后写信与他绝交 ,真是十分奇怪 。半年后王国维投湖 罗竟然还伪造王国维遗书 让人们误以为王是殉清而亡。其实根本不是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也提及之后才知道遗书是罗振玉指挥弄得 他也被糊弄了。好奇怪吼 也许罗还是个比较有心眼的人 王国维可能太纯了(ξっ´ω`c)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生的三境界之说是王国维先生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一段话了。我是在中学时代的作文书上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可是当时仅仅体会到这几句诗文表意所给内心带来的感发,是那种关于爱情等待的苦楚与煎熬,却未体会到这竟人生种种求索的微妙心路历程的总结,
王国维先生却以独到的眼光体会到了人生种种求索微妙心路历程,这种独到的体会是与先生在求学过程严谨的态度所分不开的。
初读《人间词话》时既不明白先生对于诗词的的见解,又不明白这本只有六十四则评论的小册子为何会被现代学者如此的推崇。傅雷曾在家书中说:“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肚里要不是有几百首诗词,是读不懂的”。直至今日,在读过许多的古典诗歌,几本今人的诗词评论以及中外哲学的书籍之后,方明白这种评论诗词的视角与观点是建立在古典文学、西方哲学和美学的角度下独创的提出的一种以意境、感发为核心的完整的评论体系。
不读书不知史便不懂得自己的渺小,浩瀚的国学典籍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千百年的智慧,唯有以端正、踏实的学习态度去获取知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方不愧于中华文明,不愧于这只有一次的生命历程。
王国维大师的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辈尊崇,他将自己全部时间与精力投身到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中去,写就了一部又一部的伟大作品。以前的我只知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一书,却不知道他在诸多知识中都有着伟大的洞见,如《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录鬼簿校注》等书,实在只见一叶。
灰尘封不住历史、古籍不是垃圾,而是蒙尘的至宝,因为只有古籍才能让我们悠久的历史连缀成链,才能让我们这个民族凝聚一体,也才能让辽阔的土地延续文明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