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新编》是一本由程光炜 / 洪子诚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3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朦胧诗新编》精选点评:
●我想念。
●因为封面,“与其在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取下这本书
●貌似一般,编排不好
●中国新诗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可能早就步履蹒跚,或者干脆已命寿终寝。而在漫长的文化河流中,尽管中国诗歌历来有“我手写我心”的传统,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想要冲破内心的樊笼,遵循自我的情感抒发何其困难。于是,他们在诗歌写作上,便大量运用了隐喻、暗示、旁白、通感等表现手法,习惯于口号性诗歌语言的读者,顿时觉得茫然失措,不知所云。回到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这些文本,可能会觉得一点也不“朦胧”。他们的作品,与“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发端有着本质的区别,更与“革命”时期的诗歌标语、墙报不同,朦胧诗的风行,无疑为当时迷茫、困惑的文学(文化)现状找寻到一个自由的出口,新时期文学也为此迎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当然,在诗歌中,除了张示内心所经历过的“伤痕”,更多的则是反思、追问和光明。
●05年
●时代造就的特有印记。
●意象的介入,时空的跳跃,当代文学现代主义转向的开端。
●参考这本书写了一篇关于顾城诗歌世界的论文,得了不错的分数。
●那一代的诗
●朦胧诗的奇妙就在于它带给你的无尽想象
《朦胧诗新编》读后感(一):八十年代追女必备
那也许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都十分宝贵的十年,1980-1989,洒家以为是黄金十年。有疗伤的温柔,年轻人理想主义的风华正茂,遍地充斥匮乏却释放着蓬勃的热情。海子1989.3.26离开,是否真的预示着诗之死。洒家不懂诗,所以万万不可装X,只表示对于海子的敬意。言归正传,相比现在能让你啐丫一脸的“梨花诗”,想来很多人对在那时的“朦胧诗”还有些记忆。就算如今使上两句“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兴许还能震到一两颗芳心乱颤。不过实际情况多半是勾你两白眼。用舒婷的诗“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诗情于今日是如此不合时宜。最遗憾的是本书居然没有收录洒家最爱的徐敬亚,念上其两句聊以安慰吧:朋友,请相信,我,永远像脸孔一样美!
《朦胧诗新编》读后感(二):我的宝贝儿
读诗
高三时,在我的课桌抽屉里放着一本与教辅书极不“合群”的书:《朦胧诗选》。烦闷时,我总会读一读诗。诗短,而且没有连续性,所以省时间,而且随读随停。读诗,变成了枯燥中的唯一消遣。
写诗
后来觉得光读不过瘾,就开始在两本书的空白处创作自己的诗。写多了,打印出个诗册,取名《上善若水》。大学文学课老师挺喜欢,拿到出版社问能不能出版,得到的回应是:“我们不出学生的书,更别说是诗了。”
录诗
我学播音主持时常录音,除了作业外,还喜欢录朦胧诗,存在手机里,会不时听听,每次都听得自己起鸡皮疙瘩。因为总是把声音弄成要死不活的平淡与消沉,在心中默想:朦胧诗嘛,煽情了就没那个味儿了,要藏着点儿。
再后来,写满我字迹的《朦胧诗选》,那本《上善若水》和那个有我录音的光盘就成了我最心爱的宝贝儿。
《朦胧诗新编》读后感(三):读后记
前天临睡前翻看白岩松的《幸福了吗》,看到书中提到朦胧诗,海子的《祖国》: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突然感觉热血沸腾,豪迈万千。好几年了,我未曾再读诗歌。第二天,上网搜索了这首诗的全文。似乎又突然想起曾经对诗歌的喜爱。
刚刚,我随手去书架找出这本《朦胧诗新篇》。没记错的话,这本书应该是我大二时候买的。崭新崭新,已经很久没翻了。
北岛的《回答》,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高中课本中选用的诗歌,我在高中时都能背下来。那时学语文,总不愿依照老师说的去做题,每天早读,就背这些。像普希金的《致大海》,那么长的篇幅,那时都记下来了,至于语文成绩,一般般。但那时很喜欢语文考试,因为在做题目时游弋在词语、句子、文章中,总觉得很兴奋、快乐。
刚上大学,对所谓的“新诗”很感兴趣,总在图书馆寻找相关的书,不多。所以后来就自己买了这本。
大三时,去隔壁学校选修了《中国新诗鉴赏》,老师是一位新诗诗人,自从我在第三极书局看到这位老师的诗选,在心里对他才多了一份敬服。讲课从废名开始,到海子这一辈。我只是一直记得老师的朗诵很好,是我听过最好的,从过去到现在。
又隔了不多久,我看书的方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基本不再看诗歌、小说这一类的书,开始看很“”实在“”的书。比如各种教你“怎么做”的书,或者“为什么这样”的书。这时的我,更希望用很简单的语言来定义或谈论一件事情,希望没有什么修饰,而仅是事实本身。美好的语言在各种广告和人与人之间谈论中的大量使用,让我感觉很可怕,已经大大夸大了语言本身的意义,字词的各种组合已经远远偏离了原来的意思,甚至是故意误用,错误百出。而所以这些,只是为了使用它来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
上个月,香港书展有北岛的讲座,我去听了。现场当然坐满虚席,大部分都是内地去的,大学生居多。北岛先生温文尔雅,讲话的语气起伏不大,而不是日常我们认为诗人应该有的豪气万丈,更像一个学者。演讲的主题是《古老的敌意》,题目出自一首诗。听他讲诗歌,我觉得很陌生,甚至于不大听得懂诗歌的语言。我相信现场很多人和我一样,可能更兴奋于他主题演讲后讲的那些对以往生活的回忆,联系现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待写)
关于朦胧诗这个东西,谈几点看法:
一、朦胧诗指向明确,一点不朦胧。朦胧诗其实是政治诗,具有极明确的政治目的。实质其实就是反革命\反毛时代\反无产阶级文艺。从政治上讲,朦胧诗成功了,它至少与它所要反对的文艺形式同归于尽了。现在人们不读那些诗歌和所谓的人文精神衰落、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人心糙了之类的说法一点关系也没有!仅只是因为朦胧诗已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只要大部分人一听到毛时代文艺就皱眉头,就下意识地觉得是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样板宣传,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朦胧诗已经胜利了!人们忘记或者说有意忽视了,朦胧诗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宣传。我的看法是:朦胧诗是三中全会精神的文艺表达,三中全会精神是朦胧诗的政治纲领。朦胧诗通过渲染个体,消解阶级意识,用资产阶级文艺观达成对毛时代革命文学的替换。悄悄颠覆原来的审美原则,构筑一种新的生活观念。用新的意识形态来取代革命的意识形态。所以说朦胧诗是从属于80年代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大决战的一个子战场。
二 、为什么称它朦胧?有两个原因:1、它的朦胧不在于其精神实质,只在于形式、措词。这是相对于毛时代文艺的审美原则而言。朦胧诗出生的时候,毛时代或者说无产阶级文艺的审美原则还是主流(用资产阶级的习惯的话来说就是“八十年代初的政治壓力仍相當濃重”),所以被认为朦胧。2、朦胧诗人自称朦胧,是一种保护色,意在掩盖自身的战斗性质。朦胧诗人们“寫作中並沒有選擇正面的對抗,而是沉湎與發明一種新頹廢,來點染寫作衝動和青春的苦悶”。他们的作战方针是:毛泽东时代消解个人生活,我们就歌颂个人生活。爱情的激烈、动人、秘密、忘我、大胆、温情、带个人苦难的倾诉,把拥抱转变为真理。(《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
三、诗人群体的自发性。朦胧诗人群体,说得文艺一点叫“精神团契”。尽管南北诗人之间联系交流很多,也有自己的刊物,原则上可以认为有组织,但他们更愿意被人认为是自发的,非组织的。为什么?很简单,无产阶级文艺是组织性的!工人阶级作为先进阶级的首要特性就在于它是在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制度下成长起来的,消除了手工业和小生产的涣散形式,代之以极强的组织性。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特性也是极强的组织性——党是有组织的部队!反映到无产阶级文艺上必然也是组织性的。那么与之对抗的方式就是诉诸"个体性"/"非组织性"/"体制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