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是一本由蒋廷黻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页数:2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得很好,推荐作为中学历史参考读物,其实作为大学生也有不少东西是不知道的。只能说挺可惜。三四个小时足以读完,语言通俗易读。根据下面的论坛,此版本最好,删改最少。
●那个年代的学者身上总有一股气…
●这两天一直耗在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上了,同时还在看《天朝的崩溃》。费了这段功夫,那么考研之前也就不再花精力到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纲》和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身上去了
●獨出心裁,讓人嘖嘖稱嘆
●蒋氏留过洋,观点甚现代
●多年前看過,今日相遇,如同久未謀面的故友。
●都应该看的历史书
●以后应该有一家出版社,专门出各种书的足本、精装精校增补本。
●民国以前的都是真知灼见!!!!
●险学也。最后一段有删改,难怪读起来很不顺畅。我发现插图本也很好读,能开眼界。
最近开始读中国近代史,第一本就是这部蒋先生的经典作品。看到许多人说经典,自己读来的确觉得如此。
从笔调上来看,这部作品区别于其他一些教科书似的阐述,反而是以一种口述的形式来梳理中国近代史。不仅文笔流畅、浅显易懂,而且逻辑性和理论性也很强,比较清晰地分析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规律和诸多因素,非常适合高中及大学生阅读。
特此推荐。
这本小书所写的历史并不算长,写到孙中山病逝时就结束了。
对于不了解近代史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本。尽管书中很多叙述略显粗略,但依然可见作者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有些偏向历史唯物主义,有些则偏向领袖决定论。
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尤其对林则徐、李鸿章、曾国藩的性格及思想的剖析,甚是中肯及深刻。
大学时草草读过,近十年后重读,方知以前都是白读了。全书语言简洁平实,却不时显露幽默与机锋,深感作者寓沉痛于讽刺,虽不表露但感情是很充沛的。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多,但大多客观公正,除至关重要的角色外,作者没有多费笔墨,也许是认为“不足责”吧?书中对林则徐评价为幸运,可谓温柔敦厚又杀人诛心。书中对民心的认识非常客观清醒,可为后代治民者鉴。作者似乎有意回避制度革新,全书四分之三部分基本没提制度几次(比如,将近代文化归结为科学机械和民族精神),到最后写到康有为孙中山时才提出来。作者写到湘军时,认为这是近代史一大关键节点,显示作者高明的史识。不认同作者对于平定新疆价值的看法;不大认同作者对于训政学说以及其创作人的鼓吹。两百年过去了,土耳其走出近代史了吗?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四):温故知新——温故国而知新国不为新
今天回过头来读民国时期就出版并出名的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并且在这本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近代史简史里面,发现中国当代人所受的近代史教育谬误百出,完全是有意而为之,可以说,教育工具在某些祸国殃民的集团手里,的确能做到与开启民智背道而驰的功效。蒋廷黻继承美国“新史学”派的衣钵,以平实简约的笔风,把中国那近一百年处在历史大转折的历史细细道来,要言不烦,重点突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国际游历经验,和海外求学背景,很好的锻炼了作者以全球的视角,站在人类发展高度上来看待问题。对风起云涌的各个历史人物,作者也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可惜作者下半生全心献身政治,完全与学术和教育绝缘,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夙志——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作者的选择,我们不容置喙,只能深表惋惜。
该书写的很早,成书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作者是一位国民党人。草草看了看,未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作者对太平天国态度倾向中立,略偏于否定,认为其不足以救中国,又称其严重摧残中华传统文化,而清廷则卖力保护,所以洪秀全得不到汉族精英支持。
其中,插图极少见。第23页林则徐像颇为清秀,与常见画像不同。第35页江南贡院考场的照片非常壮观,让人有肃穆的感觉。第75页,西人绘制的太平军与清军骑兵在湖口的作战场面,很是新奇,太平军枪械林列,队伍森然,指挥官一声令下,火药产生的烟雾弥漫战场。第89页洋务运动的工厂非常壮观,烟囱高耸。第108页光绪十年的《中俄交界全图》极为精确,库页岛上的汉字标注密密麻麻,黑龙江沿岸市镇城池标注详细。唉,鄂霍次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