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一万年》是一本由冯果川 / 张莉著作,平装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9-12,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住一万年》读后感(一):居所 房子 家
房子的诞生好像是理所应当的本能,小鸟会用树枝、泥土等筑巢,蜂巢结构更是巧妙得令人惊叹,人类或是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天然洞穴可以遮风避雨,又逐渐掌握了用兽皮制作帐篷的技术……不论怎样,房子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变化发展着。
这套写给孩子的建筑科普读物《一住一万年》系列,以熟悉的房子为切入点,介绍了从远古、古代到现代一万多年来人类居所的变化。
远古时期,按建筑技术“挖、捆、砌、筑”来划分,古人真是智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诸如黄土高原的地坑院、草原上的蒙古包、北极圈的雪屋等都传承至今。
随着人们遇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不同地区房子的差异也愈发大。古代册按地域来介绍,亚洲以中国为原型的木结构在东亚盛行,凤凰古城的吊脚楼、日本京都的町屋等;欧洲则以希腊、罗马为根源的砖石结构,留下很多漂亮的城堡、庄园。
到了熟悉的现代,分为独立住宅和集合住宅,即别墅和低层、多层、高层,列举很多建筑史上经典的居所。
作为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的建筑从业者,对书中的一些内容并不陌生,现代册封面就是在建筑学概论课本上也出现过的“流水别墅”。总觉得自己是命中注定要做这一行,小时候看到售楼处沙盘模型这类就挪不动脚,躺在自己卧室常常设想将房间改造成LOFT,还一本正经量过房间尺寸……但大学上过建筑计量课后,对诸如建筑面积阳台算一半、墙面上小于0.3㎡的孔洞不予扣除等繁琐的规范要求难以喜欢,虽未从事建筑预算,但不妨碍对建筑的喜爱。
来到重庆山城,会留意人们是如何利用山地高差建造居所。这里的房子像是吊脚楼,低处立着高高的柱子保证整栋楼地面水平,为了方便出行楼的某层又与高处的路相接,所以不能单看哪一层,像我们租的办公室在负2层,其实位于半山腰,有大露台、视野开阔、山下的建筑和长江一览无余,租住的小区倒是3楼,窗户却与坡上的马路齐平。
其实这些即使不是建筑专业、不是建筑从业者,也能发现,只看是否愿意关注。
建筑融合了文化、历史、艺术等,就连我们建一个临时用几年后拆的项目部都会精心选址,办公住宿等合理布局,配上篮球场,做好绿化,那大家在选择房子时,是不是更应该详细了解小区规划,绿化、对口学校、附近医院、菜场、地铁等配套呢?
大家每天住于其中,希望有机会你可以好好观察一下周围的建筑,甚至想想为什么会如此呈现。居所建筑绝不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她倾注了设计师的心血、凝聚着建造者的汗水,更寄托着你对一个美好的家的期望。
《一住一万年》读后感(二):建筑之美,美过万千浮华
建筑的沉默不语里总有一股宏大的叙述力量,它为我们提供庇护场域的同时,塑造了我们丰富的生活体验。
仍记得,在大理时,我询问当地朋友:“大理除了名景打卡,还有什么好玩的?”朋友诧异地看着我,仿佛我问了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但还是含笑地解释着,“你此刻居住的大理古城便是大理建筑的经典所在。”我一脸不解地问,“这不是商业街吗?”他耐心地劝慰我在隔天早晨8点以前重走一次古城老街。
当我终于遇上半月一次的赶集时,我忘记了那些唱腔走调的商业歌曲,驻足凝望着凭居在这个地理空间里的当地居民。
当俗称“金花”的白族女子身着民族服饰,或背着竹篓,或驮着孩子,手捧鲜花时,我似懂非懂地咀嚼着当地少数民族“宁可无肉食,不可居无花”的生活态度;当无意迷路,却走入尚有八旬老人居住的老宅,看着陈旧杂乱的合院生活,仅留一块照壁映照岁月时,我仿佛也看到了这座年迈建筑里独到的自然采光,人行动线。
恍然之间,我终于明白,建筑于人类发展的影响远不止于地理空间的安置,远不止于历史岁月的沉淀,还有凭居当地文化生活的促膝长谈。
从古代竞技场到现代金字形神塔,从古代庭院到现代町屋,从皇家宫殿到摩天大楼,建筑艺术伴随着文明的演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
今天,我们推荐一套适合大孩子阅读的建筑书。
《一住一万年系列》(全三册)
讲述一万年来我们所住过的房子
冯果川 张莉著
适龄:10岁及以上
有时不得不感叹建筑的坚固与隽永。
当我们行走于古老街道,双脚感触着岁月擦过的青石板,眼见矗立千百年的恢弘建筑仍能在今天闪烁着光彩,甚至随时准备着和我们述说,自己曾有过的志向,曾有过的生活,从古至今,古往今来,我们不得不思考,当我们驻足于建筑前欣赏它的艺术之美时,它触及到我们灵魂深处的是什么?
是对历史文明、民族迁徙的好奇?还是对建筑建构过程的未知?或者是与我们当今生活关联处的空白?如果说雅典卫城、威尼斯总督府、巴黎圣母院……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遥远,那它的遥远感是什么?这些古老建筑是否有关联我们现今生活的传奇经历?
我想,在今天的这套书里,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相较勇读曾经推荐的大卫·麦考利《画给孩子的历史奇迹系列》,类似建筑王国般侧重世界著名经典建筑、大而全的建筑科普书,《一住一万年系列》更关注与人类相关的生活居住细节,比如:
人类是如何居住的?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建造房子?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房子如此不同?
现代的房子越来越像,居住是否还能充满变化?
它带领孩子从生活居所入手,了解人类的建筑历史,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空里人类的成长故事。
孩子不一定非得学建筑,这个世界并不需要那么多盖房子的人,但他们可以了解建筑学知识,它就像一根脉络清晰的线索,一方面串联起一方地域的历史人文知识,另一方面串联起隐藏在我们思维里许多不可及、需要激发的地方,比如审美感受力、敏锐的生活观察力、机械和力学原理、历史和地理常识,以及作为观察自己、观察社会、观察世界的思维导引。
同时,建筑也是时间的纪念碑,这些用石头、玻璃和钢铁创造的空间,象征着不同层次的历史,并生生不息的定义着一个地方的演变。
我想,曾经引领我走进建筑兴趣大门的从不仅是建筑的样貌、远古人类的居住空间,还有它为何存在,如何存在等这些建筑产生的原由。这也是这套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所在,它不仅记录了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建筑样式,还讲述了建筑产生的原因。
比如:就地取材,森林茂密的地方产生原木堆叠的木屋,石头多的地方用石头窃出石屋,两河流域以及小亚细亚一带既没有石材也缺乏石材的地方,人们就使用泥砖砌筑或是用芦苇编织房屋。
比如:气候影响,潮湿的地方会出现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底层被架空,可以散除潮气;干燥少雨的地方,人们会采用土砖或夯土造屋,不用担心雨水侵蚀墙壁,平屋顶也便于晾晒物品;炎热的地方会注重通风,寒冷的地方墙壁厚实保暖.....
比如:生活方式,建筑类还受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农耕民族会有固定的聚居地,建筑耐久性更好,游牧民族往往居住在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的帐篷里,以便不断迁徙。
甚至,人类行为动作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居住房屋的材料。
比如,远古时期,建筑技术比较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挖”、“砌”、“筑”几个基本动作,每种动作也暗示了建造所用的不同材料。“挖”对应建筑本身的整块材料,“捆”对于条形材料,“砌”对应块状材料,“筑”对应粉末材料。甚至,后来又多了“夯”和“捆”等。也是基于这些行为动作,我们有了后来基于物理力学的机械设备、甚至机器人。
久居洞穴之中
人们曾像蚂蚁一样居住在密密麻麻的洞穴之中
在看似荒无人烟的绝壁之中,隐蔽着不计其数的洞窟居所。这是公元前2000年,被骁勇善战的赫梯人占据——赫梯人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炼铁技术的民族,曾经在小亚细亚建立起强大的帝国——他们继续在这以带开凿岩洞。
辉煌的地下城市
人们多半认为城市是建在地面上的,其实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建造地下城市了。善于开洞的赫梯人不仅在格雷梅锥形山上留下许多洞窟,也在离格雷梅不远的平原挖出了复杂而壮观的地下城市。
合院建筑
如果你生活在中国北方,对四合院大概不会陌生。爷爷奶奶那一辈,很多都是在四合院这样的平房种生活了一辈子。这种建筑很少向外开创,主要靠院子采光和通风,保障了住宅的私密性。
日式町屋
日本的町屋看起来好像不太结实,但其实这种屋子的抗震能力要优于砖石砌成的房子——木材本身重量比较轻,有点弯曲变形也不易折断,而且木头有一定的韧性,木构件又用榫卯方式要和在一起形成木框架,可以容忍小规模变形,地震来时不容易摇晃解体。
曾经有人说,现在单调枯燥的城市生活最外在的表现就是万千相似的居民建筑。
是的,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发展,人们从“集合住宅”的方式逐渐演变为“独立住宅”,即现在大多城市生活的居住样貌,这样的方式使得建筑设计为了容纳更多人口,呈现出越来越单一和普遍的形式,但也使人类的生活流于高效和均一。
同时,返乡青年也把乡镇建筑的设计加入了自己学习后的思考与设想,呈现出与城市建筑不一样的多样。
建筑样貌的往往包含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
我想,孩子在它的启迪下收获的不再是建筑的科普,而是当他根植于生活的理解与启迪,是他在陌生建筑前不是拒绝,而是愿意驻足停留的短暂片刻,是他愿意思考万物皆有起源的灵光闪现、是他游历世界片段记忆里的具象载体。
建筑之美,美过万千浮华。
《一住一万年》读后感(三):建筑之美,美过万千浮华
建筑的沉默不语里总有一股宏大的叙述力量,它为我们提供庇护场域的同时,塑造了我们丰富的生活体验。
仍记得,在大理时,我询问当地朋友:“大理除了名景打卡,还有什么好玩的?”朋友诧异地看着我,仿佛我问了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但还是含笑地解释着,“你此刻居住的大理古城便是大理建筑的经典所在。”我一脸不解地问,“这不是商业街吗?”他耐心地劝慰我在隔天早晨8点以前重走一次古城老街。
当我终于遇上半月一次的赶集时,我忘记了那些唱腔走调的商业歌曲,驻足凝望着凭居在这个地理空间里的当地居民。
当俗称“金花”的白族女子身着民族服饰,或背着竹篓,或驮着孩子,手捧鲜花时,我似懂非懂地咀嚼着当地少数民族“宁可无肉食,不可居无花”的生活态度;当无意迷路,却走入尚有八旬老人居住的老宅,看着陈旧杂乱的合院生活,仅留一块照壁映照岁月时,我仿佛也看到了这座年迈建筑里独到的自然采光,人行动线。
恍然之间,我终于明白,建筑于人类发展的影响远不止于地理空间的安置,远不止于历史岁月的沉淀,还有凭居当地文化生活的促膝长谈。
从古代竞技场到现代金字形神塔,从古代庭院到现代町屋,从皇家宫殿到摩天大楼,建筑艺术伴随着文明的演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
今天,我们推荐一套适合大孩子阅读的建筑书。
《一住一万年系列》(全三册)
讲述一万年来我们所住过的房子
冯果川 张莉著
适龄:10岁及以上
有时不得不感叹建筑的坚固与隽永。
当我们行走于古老街道,双脚感触着岁月擦过的青石板,眼见矗立千百年的恢弘建筑仍能在今天闪烁着光彩,甚至随时准备着和我们述说,自己曾有过的志向,曾有过的生活,从古至今,古往今来,我们不得不思考,当我们驻足于建筑前欣赏它的艺术之美时,它触及到我们灵魂深处的是什么?
是对历史文明、民族迁徙的好奇?还是对建筑建构过程的未知?或者是与我们当今生活关联处的空白?如果说雅典卫城、威尼斯总督府、巴黎圣母院……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遥远,那它的遥远感是什么?这些古老建筑是否有关联我们现今生活的传奇经历?
我想,在今天的这套书里,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相较勇读曾经推荐的大卫·麦考利《画给孩子的历史奇迹系列》,类似建筑王国般侧重世界著名经典建筑、大而全的建筑科普书,《一住一万年系列》更关注与人类相关的生活居住细节,比如:
人类是如何居住的?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建造房子?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房子如此不同?
现代的房子越来越像,居住是否还能充满变化?
它带领孩子从生活居所入手,了解人类的建筑历史,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空里人类的成长故事。
孩子不一定非得学建筑,这个世界并不需要那么多盖房子的人,但他们可以了解建筑学知识,它就像一根脉络清晰的线索,一方面串联起一方地域的历史人文知识,另一方面串联起隐藏在我们思维里许多不可及、需要激发的地方,比如审美感受力、敏锐的生活观察力、机械和力学原理、历史和地理常识,以及作为观察自己、观察社会、观察世界的思维导引。
同时,建筑也是时间的纪念碑,这些用石头、玻璃和钢铁创造的空间,象征着不同层次的历史,并生生不息的定义着一个地方的演变。
我想,曾经引领我走进建筑兴趣大门的从不仅是建筑的样貌、远古人类的居住空间,还有它为何存在,如何存在等这些建筑产生的原由。这也是这套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所在,它不仅记录了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建筑样式,还讲述了建筑产生的原因。
比如:就地取材,森林茂密的地方产生原木堆叠的木屋,石头多的地方用石头窃出石屋,两河流域以及小亚细亚一带既没有石材也缺乏石材的地方,人们就使用泥砖砌筑或是用芦苇编织房屋。
比如:气候影响,潮湿的地方会出现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底层被架空,可以散除潮气;干燥少雨的地方,人们会采用土砖或夯土造屋,不用担心雨水侵蚀墙壁,平屋顶也便于晾晒物品;炎热的地方会注重通风,寒冷的地方墙壁厚实保暖.....
比如:生活方式,建筑类还受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农耕民族会有固定的聚居地,建筑耐久性更好,游牧民族往往居住在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的帐篷里,以便不断迁徙。
甚至,人类行为动作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居住房屋的材料。
比如,远古时期,建筑技术比较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挖”、“砌”、“筑”几个基本动作,每种动作也暗示了建造所用的不同材料。“挖”对应建筑本身的整块材料,“捆”对于条形材料,“砌”对应块状材料,“筑”对应粉末材料。甚至,后来又多了“夯”和“捆”等。也是基于这些行为动作,我们有了后来基于物理力学的机械设备、甚至机器人。
久居洞穴之中
人们曾像蚂蚁一样居住在密密麻麻的洞穴之中
在看似荒无人烟的绝壁之中,隐蔽着不计其数的洞窟居所。这是公元前2000年,被骁勇善战的赫梯人占据——赫梯人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炼铁技术的民族,曾经在小亚细亚建立起强大的帝国——他们继续在这以带开凿岩洞。
辉煌的地下城市
人们多半认为城市是建在地面上的,其实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建造地下城市了。善于开洞的赫梯人不仅在格雷梅锥形山上留下许多洞窟,也在离格雷梅不远的平原挖出了复杂而壮观的地下城市。
合院建筑
如果你生活在中国北方,对四合院大概不会陌生。爷爷奶奶那一辈,很多都是在四合院这样的平房种生活了一辈子。这种建筑很少向外开创,主要靠院子采光和通风,保障了住宅的私密性。
日式町屋
日本的町屋看起来好像不太结实,但其实这种屋子的抗震能力要优于砖石砌成的房子——木材本身重量比较轻,有点弯曲变形也不易折断,而且木头有一定的韧性,木构件又用榫卯方式要和在一起形成木框架,可以容忍小规模变形,地震来时不容易摇晃解体。
曾经有人说,现在单调枯燥的城市生活最外在的表现就是万千相似的居民建筑。
是的,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发展,人们从“集合住宅”的方式逐渐演变为“独立住宅”,即现在大多城市生活的居住样貌,这样的方式使得建筑设计为了容纳更多人口,呈现出越来越单一和普遍的形式,但也使人类的生活流于高效和均一。
同时,返乡青年也把乡镇建筑的设计加入了自己学习后的思考与设想,呈现出与城市建筑不一样的多样。
建筑样貌的往往包含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
我想,孩子在它的启迪下收获的不再是建筑的科普,而是当他根植于生活的理解与启迪,是他在陌生建筑前不是拒绝,而是愿意驻足停留的短暂片刻,是他愿意思考万物皆有起源的灵光闪现、是他游历世界片段记忆里的具象载体。
建筑之美,美过万千浮华。
《一住一万年》读后感(四):给孩子的居住史,给建筑师的反思录
建筑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恰恰是人们天天打交道的住宅。
翻开各类大部头的建筑史,其中绝大多数篇幅都在讲述教堂、寺庙、陵墓。而在当下能够登上新闻的建筑,也往往是博物馆、纪念馆之类。那些每时每刻盛放着我们的建筑,却很少被关注到。
人们常说,建筑是石头做的史书。那些自远古遗留下来的遗迹记录了王朝的更迭,文明的兴衰。它们高大、宏伟,可以经千年而不倒,彰显财富和权力。而用于居住的建筑,则盛放着细小的琐碎。人们每天在其中醒来,在其中休憩劳作,晚上围坐在其中。如果说那些宏伟的纪念建筑展现着人类的雄心,那么居所则体现出人更为“自然”的一面。
学习建筑多年,我一直痴迷于建筑史。而《一住一万年》,这套写给孩子们的居住史,倒给了我一个反思的机会。
现代建筑:一场遗忘和没落
首先引起我兴趣的,是这套书的最后一册,即讲述现代人类居所的部分。这一册并未讲述那些眼花缭乱的建筑风格和思潮,而是简单明了地分了两类:独立住宅和集合住宅。但这恰恰直击当代人类居所的两大主题:作为符号的建筑和作为商品的建筑。
现代社会的人们很少有机会能够参与建造自己的住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和城市生活的兴起,建造房子成为了非常专业化的事务,因而被委托给专业的建筑师和工人。人们与自己所住的房子分开了,房子变成了商品,被贴上各种标签以供挑选。所以,难以避免地,人们的住宅变得千篇一律。
当然,这一切有着非常良好的初衷:为了让人们能住上廉价实用的住宅。现代主义的先驱们曾为此推动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但这场变革留给当下的遗产却是它的反面:现代风格成为了精致生活的符号与象征,昂贵又受人追捧。
当然,这套书并不会涉及如此沉重的反思。它只是用平实而又有趣味的语言介绍一个个影响后世的典例。萨伏伊别墅、流水别墅、马赛公寓、施罗德住宅……这些建筑展示了现代风格诞生之初,那些大师的美好愿望:以新技术和新形式来塑造人类的居所。但这似乎注定徒劳:人们已经很久没有真正塑造过自己的居所,人们甚至开始遗忘自己创造过的美好居所。
寄寓对人类住宅美好愿望的住宅设计 选自《一住一万年:现代人类的居所》
住居的浪漫:关乎生活
这正是这部书的意义所在:从前往后看,它是写给孩子们的通俗科普读物。而从后往前看,则是建筑师的忏悔录。虽然第三册的现代建筑都堪称传世经典,但与第二册《一住一万年:古代人类的居所》里那些民居相比,大师们的作品马上都黯淡了下去。
而这套书的第二册,也是最为精彩的一册。
这一册选取了亚、欧、美、非四大洲的十七种民居做了介绍。虽然介绍文字不多,但配上插图和照片后,每一种民居的性格都是鲜明的。一种来自住居的独有的浪漫扑面而来:因为这些房子是关乎生活的。
无论是北京的四合院还是日本的町屋,你都能感受到它是从生活中延伸出来的。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真正被传达的不是一种民居,而是一种生活。人们是如何在四合院中醒来,在一片封闭的院落中完成一日生活。而狭长幽暗的町屋,又是如何合上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活美学。
四合院与町屋 选自《一住一万年:古代人类的居所》
当这种介绍延伸到中东的也门希巴姆和非洲的松巴屋时,给读者传递的感受更加强烈。生活本是多样的,这种多样并非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存的。我想,当孩子读到这一册时,应能惊叹道:还有这样的人,曾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们再看自己身边的房子,会不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不会开始想,如果有机会,该给自己建造什么样的房子?
如果人们不能自由地塑造自己的居所,就难以谈得上真正的自由。虽然这自由奢侈得让人不敢想象,但至少孩子们能在这里开始思考。我相信他们会开始思考的。
建造:从两块砖的搭接开始
当整个人类文明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先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建造居所的。他们的经验会成为孩子们思考的素材,这也是建筑师们忏悔的终点。
在《一住一万年》的第一册中,介绍远古时期人类居所时,作者以核心工艺进行划分,分成了“挖、捆、砌、筑”四个章节,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四种简单的工艺,揭示了人类最早建设居所时与材料的互动。
挖、捆、砌、筑 选自《一住一万年:远古人类的居所》
这四种工艺,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复杂的摩天大楼建造中,仍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人们首先还是要挖开土地,在其中打入基础,过去的木材变成了今日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工人们就像数千年前捆绑木材的人们一样把钢筋绑扎好,搭成建筑的骨架;各式各样的新奇砌块代替了远古的泥砖,被砌成高墙;人们支起模板向其中浇筑混凝土,一如千年前在城墙里夯土。
这些简单朴实的原则,给了读者接触建筑本质的机会。建筑是对生活的回应,它始于两块材料之间的搭接:可以是砖木,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
我还记得自己为何要选择学习建筑: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希望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屋。我想亲自设计它,建造它,在其中生活。阳光在清晨可以透过窗户的缝隙叫醒我,傍晚可以在火炉旁煮茶读书,它应当有个院子,院子里或许有棵石榴树。
这是居所本应有的面貌:容纳并融入真实的生活。
现在的我成为了一个建筑师,每日对着抽象的“人”和“家庭”之类的概念设计着房子。当我开始忘记自己和居所的羁绊时,这套书适时地发出了呼喊。在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设计和建造自己的居所?这是个问向全人类的问题,仅靠建筑师们是回答不了的。人类居所的历史也不会在此刻结束,还远未结束。而希望就在孩子们身上,他们应当知道自己所居住的房子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应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也应当知道如何塑造自己的居所。
本文作者: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