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是一本由余光中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读后感(一):孤独的灵魂,属你最美

  

一提起余光中老师,我们总是颇有感触,他那高深的文化功底、无限的思想情怀,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第一,是非常崇拜他,简直是一种膜拜、高山仰止的情愫。第二,是以他为参照物,想与他看齐、想慢慢接近他那高深的艺术境界。凡此种种,总会让我们久久难以平静,好像先生还在著书立作、做传统文化分享、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一样。往事如烟,先生于2017年仙逝,记得那段时间的微信朋友圈对这个信息发送得比较多,大家转得也很多。

情意绵绵,娓娓道来,不突兀、不做作,真情感、最感人。在书中《沙田山居》一章中,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阳台”二字用了顶真的修辞法,然后山海一色,郁郁葱葱尽收眼底,的确意境非凡、别具一格。还有一段“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里,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 海天的位置被清晰地写出,让人心中豁然开朗、一片光明、清清楚楚、意蕴十足,海气像迷镜,很难想到一个如此有难度的比喻,简直是文学巨匠才能驾驭这样的意境,绝非像笔者这样的小读者、小写作者所能比拟的,只有老老实学习的份,因为余先生写得如此传神,简直是传奇之作,让吾等只有学习、理解,无法超越先生的高度、无法跳跃先生的思想深度。优美的文字重载着浓浓的思想感情在里面,真如袅袅炊烟、慢慢飘荡,如风如雾,让人慢慢体悟其身临其境之感。余先生写景毫无张扬,平实中凸显高端、大气,绝非戏言,果真如此。

犹记得,余光中老师那首《乡愁》,遍传两岸,只因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两头,有割不断的牵挂。牵得越远,心弦就愈加紧绷;挂得越久,灵魂就愈加孤独。孤独的灵魂,漫漫的远征,归来却是一时无两的散文家和大诗人。余先生的书《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这本书不太厚,放在手里非常便利,全书的目录比较长,分为山盟、海缘、金陵子弟江湖客、思蜀、两张地图,一本相簿等章节,洋洋洒洒一本非常有情愫的好书,值得我们每位有情怀的读者慢慢解读,体味其高深底蕴。难怪梁实秋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余光中先生:“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读后感(二):意蕴隽永的文字当如此——读《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

  

文/岸晓风

对于余光中,在华人圈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一首《乡愁》,几乎是家喻户晓,那种诗歌的生命力,也是词界少有。因此,虽然先生已驾鹤西去,但是他的散文集《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的出版,还是让他的读者感觉,先生就在我们身边,永远在读者身边。

读罢这本书,我有两点突出的感受:

一是先生文字之“热”。对于经历过分离之苦、思乡之累的作家,都能在笔下写出游子的拳拳之心,但是真正做到水乳交融的确实少数。余光中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巨匠。他描写故乡的文字是炽热的。他出生于南京,对南京的感情非同一般。在《金陵子弟江湖客》中,讲述自己先后考取过五所大学,就读于其中三所。其中在金陵大学外文系时,“那时相当内向,甚至有点羞怯,不擅交际,朋友很少,常常感到寂寞,所以读书不但是正业,也是遣闷、消忧”。写到一位教心理学的高觉敷教授,一次公开演讲,竟然是青年的男女之事,虽然讲题敏感,但是高教授却能旁敲侧击,几番峰回路转,忽然柳暗花明,冷不防点中了要害,同学们的情绪兴奋而又紧张,“男生鼓掌,女生脸红”。刚入金大时,作者家住鼓楼广场的东南角,对于许多熟悉南京或者住在南京的读者,恐怕有恍如隔世之感吧。此外,作者在《思蜀》提到,他少年时代在重庆上学,夫人范我存女士年少时也在乐山念书等原因,多种与四川有关的记忆,让余光中夫妇俩后来的生活一直带有四川痕迹,比如喜欢吃泡菜,比如夫妻俩60多年的对话,全是四川话……

二是先生文字之“精”。这个“精”,有精彩的意思,也有精美、精确的意思。在作者的长篇散文《山东甘旅》中,将这种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他写山东大学新校区,“樱花串串,富丽得不留余地给丛叶。海棠树高花繁,淡红的风姿端庄而健美,简直是硕人其颀”,写泰山,“山壁下众峰簇拥,涧谷深幽,地老天荒的一片沉寂,偶尔几声鸟叫,填不满万古的空山”……,此外,作者还写到与一些名人的交往,比如林海音,“海音为人,宽厚、果决、豪爽。不论是做主编,、出版人或是朋友,她都有海纳百川的度量,我不敢说她没有敌人,但相信她的朋友之多,友情之笃,是罕见的”。

总之,这是一本不想读完的书,边读到这样精彩的文字,一边想到以后不一定有这样的文字了,不禁怅然若失。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读后感(三):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自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与脐带相连的养分的汲取便是来自母体也来自故乡。离开乡土的人是缺失了灵魂的人,故而的魂牵梦萦,他是早晚要回来找寻的,只是从此归途漫漫,一如远征

山是岛的贵族,树是山的华裳。开篇的山盟,与山的盟约,更像是他内心里自己定下的与祖国大陆的盟约。分隔的25年,四分之一个世纪,隔着冷雨也隔着万水千山。出于现实的考量,他也曾陷入两难的取舍,“不知是该餐脚下的翠微,或是,回过头来,满桌烟火。”但他还是回到了现实,看着一双儿女,值得期待一个更好的解。

人会离开家园,但是故乡永远都在等待他的游子。物是人非,说的大概就是仅存的执念。

亲人,是一个怎样伟大的存在。无论何时何地,是满心的期盼和牵挂的盘踞。世间凄风苦雨将人浸透,亲人便是那个不辞辛劳将你接回身边温柔以待的人。或是不善言辞,或是笨拙迟缓,但心意确是款款昭昭的,不假修饰的真切。亲人又总是和故乡相连的。怀念故乡又总是和怀念故乡的亲人有关。

先生对于故乡的怀念,是别处没有的乡音,风土,和人情,也是对于曾经在那里生活着演变着的亲人的怀念,是离开后那千千个日夜里同一个月光撒下而不得见的远方的土地。是《听听那冷雨》里点点滴滴,磅磅礴礴,淅淅沥沥淅淅的云情雨意,也是《思台北,念台北》里瓦屋街巷,左邻右舍,前翁后媪的相近相亲,那些思念和留恋的真切,饱含的情谊是动人的关键。从没有过长久同亲人、家乡、故土分离的体验,是不会有如此独到的体会的的。

对于余光中先生,初识初知都是从那“一湾乡愁”开始的,明明驶进的是童年,却停留了整个人生。先生一定是一个有趣的人。也是第一次读先生的散文,只能说开篇就是惊喜的。从《谁能叫世界停止三秒钟》到《浪漫的二分法》,先生说,镜子无心,相机有情。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大概也会为了真善美而穷其。在诗人的理想国里大概没有政客,对于社会的忧心,对于理想繁荣的想象,向来不会吝惜,左不过面对荒谬的“大笑”,智慧而灵动。而《娓娓与喋喋》、《樵夫的烂柯》等短篇,倒是堪比《傅雷家书》的短小精悍,对于人生的哲思简洁有力,源于生活又恩泽于生命,只是更具文采,读来更有中国的味道。

许我原也是浅陋的,至今还是浅陋的,能遇到先生这样的文章还是难免惊喜不已的。通篇的连贯灵动,妙语连珠,似有磅礴之势,却又尽显平和、不见锋芒。一时间竟也想不出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表达。唯末页的书封到是解了我的满心疑惑:实是融汇古今、又贯通中西,涉猎之广泛。而在这“璀璨五彩笔”下,一个孤独的灵魂,又当是与一场如何的巧思相遇?这趟远征,值得你耐心与共。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读后感(四):游子盼归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这是我读完整本书之后最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作者余光中先生在比自己小女儿还小的年龄就被迫跟随父母离开家乡。等他再次回到故乡、母校和以前待过的祠堂,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原本遮阴乘凉的大树被砍去,母校的原址已不是学校。物是人非。脑海中熟悉的友人同学早已头发花白,身体不像从前那样硬朗。

  书中满满都是余光中先生无尽的乡愁。如果说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里面充满着帕慕克独有的“呼愁”,那么《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里满溢着余光中先生的思乡别离愁绪。

  曾经成长于重庆的余光中先生,阔别六十年后重回重庆,感慨万千。

  人们说回乡可解乡愁,其实未必。时代发展得太快,沧桑密度加深。余老先生看着如今高俊、挺拔的重庆,回想起年幼时随着母亲辛苦“下江”回家。那时候的喜悦很微小但很容易满足。小时候出门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怎能预见到多年后的今天,出门轻而易举,但还是没有可以通往少年世界的任意门。

  朱氏祠堂(的故址)的亲友相见,或许是余老先生回国的一次长久记忆。祠堂中的一位老叟还能说出余老先生父亲的名字。这真是让人惊奇。多年后仍有人带着旧日回忆与自己相见,余光中先生惊讶加上感动,一时无话。他们把祠堂的一块瓦片给余光中先生收起带走。这一块瓦片漂洋过海,跟着回到余光中先生的住处,带着逝去的童年记忆,带着往日与美丽。

  每一次的游览参观都是一阵阵的乡愁翻涌。其中有两处,令我尤其感动泪目:

  ○人们不是常说,“不到黄河心不死”。余光中先生和家人跟着友人的带路来到了黄河边上。也许出生就在国外的小女儿无法理解爸爸为何如此感慨。但余老先生还是靠近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祈祷了一阵,随后把自己的一张名片放飞,汇入黄河。他七十多年后才有幸亲认黄河。离开的那年,他还没有小女儿今日一半的年纪。

  ○中文大学演讲的那一次,余老先生把父亲曾经戴过的帽子(如今换他戴上,也非常合适)弄丢了。他一直感觉父亲的手掌温度跟随着帽子内里一同暖和自己的头部。他回顾自己的前半生,父子俩的关系并未十分亲热熟络。父亲总是退到身后,支持儿子的读书和成长。长大后,儿子总出外忙碌无暇在父亲身边。(母亲早逝。)父亲晚年几近失明又疾痛交缠,做儿子的却没有服侍身旁。本身帽子是一种凭借,而这种凭借和悔恨随着帽子的丢失而一同失落。

  或许作为某种感情上的补偿,余光中先生对待四个女儿的态度十分宽厚包容又亲昵。虽然他们常居住国外,但他还是想着希望有一天能把这几个小姐妹带回家去,带回他们真正的家去。他许愿着。后来这愿望也确实实现了。

  读完后,我缓缓盖上书本,心里还在回想着书中余光中先生呈现的画面。他把回国之后眼睛所见、耳朵所闻和心里所想的都记录在他的文字上了。这位游子盼了多少年归来看看自己成长生活过的地方啊~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但回顾远征的路,还是想重回最开始的地方,回到母亲的怀抱。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读后感(五):《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孤独是你昂贵的注解

  提起余光中先生,大家或许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那已成为我们八零九零后的集体记忆,短短一首,道不完的无尽哀愁。少时还不太懂,如今才算懂得了几分。然而,他的光芒不止于诗,他也擅长散文,梁实秋曾赞曰: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本书便是他的散文集,收录了28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涉及乡情、亲情、友情、爱情、自述、造化各项。

  书的护封印着水墨勾勒的飘渺的山,一只鹿在山脊仰望着,仰望着更高处。茕茕孑立,踽踽独行于苍茫天地。读这本书,也能得以窥见先生也是漂泊了近一个世纪,他的一生是一部跨世纪的疼痛文化史。

  封面和内页设计同样简洁大方,如同在宣示着,通篇文字作伴,都写在里面了,自己遐想吧。

  正好是多雨的季节,就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翻开之前读书时课本里收录的那篇《听听那冷雨》,开篇的言语里尽是伤感,只是想像和久违了二十五年的家乡土地分担寒潮就得以慰藉,跟这感性的雨一样富于感性。其中对汉字“雨”这些方块字和古老中国的音乐等中华文化元素也是极尽赞美之意,因这一篇而爱上听雨,爱上雨天,也想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最后一行: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不禁打了个冷战。再读,依旧是让人有感觉的句子啊。

  在《山盟》这篇里,读他抚摸着老树桩以及引发的想像:“他伸出手去,抚摸那伟大的横断面。他的指尖溯帝王的朝代而入,止于八百多个同心圆的中心。多么神秘的一点,一个崇局的生命便从此开始。那时苏轼正是壮年,宋朝的文化正盛开,像牡丹盛开在汴梁,欧阳修墓土犹新,黄庭坚周邦彦的灵感犹畅。他的手指按在一个古老的春天上。美丽的年轮轮回着太阳的光圈,一圈一圈向外推开,推向元,推向明,推向清。太美了。太奇妙了。这些黄褐色的曲线,不是年轮,是古中国脸上的皱纹。”

  就只是摸着树桩,思绪就飘散开来,甚至也可以扩展到细枝末节。让人不知不觉跟随先生的指引,走人他的精神世界。美哉,妙哉。会想:噢?这样也可以?!着实让人佩服。佩服的首先是才华,毕竟对于我来说,有些字词还是需要查阅才知晓其义,而他是信手拈来,融汇古今,再次见识了这位文坛“璀璨五彩笔”的功力。其次便是思维方式,虽不可完全复制,但是可以感受其中奥妙。这有趣的灵魂,这细腻的笔触和狂热的情感,我是喜欢的,读这段时也甚是欢喜。

  读完了他了所思所想所经历,便也懂得了乡愁所在,更在这现代文学中感受了一番古典神韵。

  湿润的雨天,放些古典轻音乐,配合吟诵食用,味道绝佳!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读后感(六):众人汲饮的井

  

众人汲饮的井

——读《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

文∕苇眉儿

闲暇读书,我喜欢摘抄。我的摘抄本上,有很多余光中先生的文字。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这是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一文中的句子。此段开头的“杏花。春雨。江南”的意境,陶醉了多少读书人,我也因此喜欢上了虞集的一首词《风入松》,末句正是“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一“杏花”,一“春雨”,一“江南”,三个名词组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花朵有雨滴,有静景有动景,一起弥散在诗情画意的江南里了。

虽是湿漉漉的,却又是明亮清澈的。余光中先生的一句“六个方块字”,又教我想起了夏丏尊和叶圣陶老先生教写作的那篇《方块字》一文了……

是的,余光中先生的每一篇文章总能带给读者许多神思遐想,让读者思接千载,思绪万千。不必说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了,不必说他那充溢着浓浓乡愁气息的《沙田山居》,也不必说他那九条命九种情的《假如我有九条命》一文了,单是他那篇《金陵子弟江湖客》中的一句“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雪满白头”,那诗意的优美和深切的乡愁,就足以教人潸然泪下青衫湿了呀!

幸好,这些让我一读再读三读哽咽泪盈眶的文章,都收录在眼前这本《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一书中了,可以让喜欢余光中先生文字的人一饱眼福一润心泽了。

余光中先生语言功底深厚,对文字的驾驭得心应手,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花此开彼落”,此句中运用的比喻新颖别致,诗意无限,那画面美得令人眩晕。

起风的日子,我们一起去吹风吧。

叙述娓娓道来,语言细腻刻画直入人心底。“在石头城的悠悠岁月,我长得很慢,像一只小蜗牛,纤弱而敏感的触须虽然也曾向四面试探,结果是只留下短短的一痕银迹”,此句中弥散着的石头城浓郁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怕早已渗入余光中先生骨髓里文章中了,那汉魄唐魂,那唐时风宋时雨,呈现了余光中先生那颗溢满乡愁装满故乡情的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中了。

而我,也在余光中先生的文中修炼了躁动不静的身心。“此刻我坐在太古城上,山色可玩,六根清净,从从容容享受免于噪音的自然”,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做到这样,很难,很难。但修炼身心,润泽万物,享一时宁静闲暇,何乐不为?此刻,我只默念: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此中大有佳趣。

《孤独的灵魂,当关于远征》一书中,不断提到一个人——我存。于是我立马去百度,原来我存名字叫范我存,是余光中先生的远方表妹,亦是他的妻子。两人相识超过七十年,结婚六十一年,相亲相爱了一辈子。

作家张晓风老师对此评价: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

余光中先生的品格气度,令人钦佩;他的文章,读后很为先生的睿智博学折服;而余光中先生与范我存二人的爱情世界,更是教我等凡夫俗子神往。

欲寻那口众人汲取的井,去听听那冷雨吧,去赏赏那江南的杏花吧,抑或攀登那“一览众山小”的泰山吧!

那口井——就在那里。

此时。

此刻。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读后感(七):众人汲饮的井

  

众人汲饮的井

——读《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

文∕苇眉儿

闲暇读书,我喜欢摘抄。我的摘抄本上,有很多余光中先生的文字。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这是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一文中的句子。此段开头的“杏花。春雨。江南”的意境,陶醉了多少读书人,我也因此喜欢上了虞集的一首词《风入松》,末句正是“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一“杏花”,一“春雨”,一“江南”,三个名词组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花朵有雨滴,有静景有动景,一起弥散在诗情画意的江南里了。

虽是湿漉漉的,却又是明亮清澈的。余光中先生的一句“六个方块字”,又教我想起了夏丏尊和叶圣陶老先生教写作的那篇《方块字》一文了……

是的,余光中先生的每一篇文章总能带给读者许多神思遐想,让读者思接千载,思绪万千。不必说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了,不必说他那充溢着浓浓乡愁气息的《沙田山居》,也不必说他那九条命九种情的《假如我有九条命》一文了,单是他那篇《金陵子弟江湖客》中的一句“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雪满白头”,那诗意的优美和深切的乡愁,就足以教人潸然泪下青衫湿了呀!

幸好,这些让我一读再读三读哽咽泪盈眶的文章,都收录在眼前这本《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一书中了,可以让喜欢余光中先生文字的人一饱眼福一润心泽了。

余光中先生语言功底深厚,对文字的驾驭得心应手,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花此开彼落”,此句中运用的比喻新颖别致,诗意无限,那画面美得令人眩晕。

起风的日子,我们一起去吹风吧。

叙述娓娓道来,语言细腻刻画直入人心底。“在石头城的悠悠岁月,我长得很慢,像一只小蜗牛,纤弱而敏感的触须虽然也曾向四面试探,结果是只留下短短的一痕银迹”,此句中弥散着的石头城浓郁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怕早已渗入余光中先生骨髓里文章中了,那汉魄唐魂,那唐时风宋时雨,呈现了余光中先生那颗溢满乡愁装满故乡情的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中了。

而我,也在余光中先生的文中修炼了躁动不静的身心。“此刻我坐在太古城上,山色可玩,六根清净,从从容容享受免于噪音的自然”,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做到这样,很难,很难。但修炼身心,润泽万物,享一时宁静闲暇,何乐不为?此刻,我只默念: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此中大有佳趣。

《孤独的灵魂,当关于远征》一书中,不断提到一个人——我存。于是我立马去百度,原来我存名字叫范我存,是余光中先生的远方表妹,亦是他的妻子。两人相识超过七十年,结婚六十一年,相亲相爱了一辈子。

作家张晓风老师对此评价: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

余光中先生的品格气度,令人钦佩;他的文章,读后很为先生的睿智博学折服;而余光中先生与范我存二人的爱情世界,更是教我等凡夫俗子神往。

欲寻那口众人汲取的井,去听听那冷雨吧,去赏赏那江南的杏花吧,抑或攀登那“一览众山小”的泰山吧!

那口井——就在那里。

此时。

此刻。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读后感(八):他静悄悄地来过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这是余光中的散文集。 全书收录了余光中28篇散文精品,其中包括了《听听那冷雨》、《思蜀》等传世名篇。 他的散文是和他这个人是分不开的,人没了,读散文就失了味道。 因此在他去世之后,这是我第一次读他的散文。 人们要明白和读懂他的散文,得先读他。

  01孤独的灵魂 人们第一次听说余光中,应该是因为他的《乡愁》。这首优美的思乡短诗正符合了当时两岸关系缓和的时代潮流,成为了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符号。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对他来说,二十五年的分离,他所熟知的大陆和现如今的大陆已经不是一个样子。 他熟知的大陆是落后愚昧、却古色古香的;如今的大陆则是先进发达、却少了许多人情味的。 他是孤独的,他所欲前往的是不存在的故乡,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在《听听那冷雨中》,他写道:“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就在那里面。” 说到底,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彼的游子,他爱的是中华文化,而非是某个具体的地方。 但他仍然执着地想要追寻,这种追寻,其实是对自己的文化自戕。 越找就越痛苦,越痛苦又越要找。 他忍不住选择了远走,以逃避内心的挣扎。 他前往美国数次,既因远离熟悉的一切而感到痛苦和茫然,也因不必时时刻刻体会似曾相识的惆怅感而隐约地轻松。 这种不断追寻的孤独,在他真切地回到南京、蜀地、福建之后,不仅没有消解,反而因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强烈矛盾感而更甚了。 他发现,原来他所愿的,真的非所求。 表现在笔下,他的散文总是充满着若有若无的追问。 他习惯于用第三人称写文章,这与多数作家有明显不同。他总是写“他“如何如何,却不写”我“如何如何。 真是清冷又疏离。

  02当惯于 我突然想起这句话:“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他也度过了很多个长夜吧,在这染白了头上青丝的二十五年里。 没有时间的积累,怎么称得上“惯于”呢? 《山盟》里,他和女儿们一起许愿。他说:“希望有一天能把这几个小姐妹带回家去,带回她们真正的家,去踩那一片博大的厚土。“ “到了那一天无论你们嫁到多远的地方去,也不关我的事了。“ “只有猴子做我的邻居。“ “最后,我也变成一只——千年老猿。像这样。“他做出要捉住女儿的样子。 生命的本身是需要能量的。无论是从亲情,还是爱情、友情中来,它都是需要能量的。 他期待着女儿们能回到故土,自己却宁愿和猴子做邻居,成为一只千年老猿。 因为他明白,一颗时时渴望着的心,要比古井无波的心更加可贵。他已经习惯了独自心潮澎湃的夜晚 他在故土和现实、精神和虚无的中间摇摆,从中获得生命的能量,成为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一切文学,余独爱以血书者。“ 没有惯于孤独和远征的灵魂,哪里来的“血“,能让读者深深体会并且引起最广泛的共鸣? 幸运的是,他似乎也乐在其中。

  03远征 他走得实在是太远了。 作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文学家,他一时无两。 他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山脉上住了两年,算是足迹最高的文学家之一了。 余秋雨其实也走了很远很远,丈量中华,足迹踏遍中东与欧洲。 他们两位伟大文学家的路却有很大的差别。 余秋雨走得越远,就越理解和反思中华文化;余光中走得越远,则是越自在和通达。 远征的含义,对于余光中而言,是发现和探索自我的过程。 他写出《寻李白》的时候,心里想的既是李白,也是他自己。 他的文学,是关于自己的文学。自己的故乡和流浪,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自己的社交和孤独。 我怀念那个下午,读到“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时那一阵剧烈的心跳。 我在想,能写出这句话的人,心里一定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人们总把他的成就与对祖国、对故土的感情联系得很紧密。 他的一生的确都围绕着大陆、台北、香港这几个地方兜兜转转,可说到底,那些思念和挣扎是他,他却不是那些思念和挣扎。

  04 其实我想写余光中很久了,不仅仅是因为那些诗和散文,还因为他的名字。 光中,光的什么中? 中国、中华、心中? 忍不住浮想联翩。 或许,名字和人、书名和书都是一样的关系吧。带有某种启示的意味。 他静悄悄地来了,现在,他又静悄悄地走了。 他的那些诗和散文,如天上的云彩,和他招手作别,告别一个孤独的灵魂。 孤独的灵魂有沉默的权力。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读后感(九):乡愁不需要船票

  乡愁不需要船票

  ——读余光中的《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來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每次读余光中先生这首《乡愁》,内心就涌动着愁绪,几欲哭泣。两地分割的不幸历史, 以及被分离的游子那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感情,足以让所有的读者动容。

  20岁之前,余光中都生活在大陆,因为内战,1949年随着父母由南京到上海,到厦门,辗转到香港,最后于1950年到达台湾。之后,他就跟着台湾,与祖国母亲隔离了很久,很久。乡愁,成了他作品一个重要的主题。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这本散文集子,收录了余光中先生28篇经典散文,看该书的封底,我们能看到著名作家梁实秋、莫言、龙应台、韩少功等人对余光中先生的高度评价,甚至是推崇备至。韩少功先生说:“余光中先生才兼诗文,情系两岸,学融中西,为人温良敦厚,是中国当代文学灿烂群星之一。”

  笔者很喜欢龙应台对余光中的评价:余光中走了,在70年的台湾文化史上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从疼痛彻骨的迁徙流亡思乡,到意气风发的“希腊天空”的追寻,到回眸凝视决定拥抱枋寮的泥土,到最后在自己拥抱的泥土上又变成异乡人,余光中的一生就是一部跨世纪的疼痛文化史。《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一书所选的散文,恰恰就是能够将这部“跨世纪的疼痛文化史”展示出来的精品中的精品。

  《金陵弟子江湖客》中,作者深情地回顾了自己在金陵大学、南京大学的一些既往,金陵大学时期,是求学时代;南京大学,则是几十年后从台湾重返南京,物是人非的场景了。 从青涩年代翻译拜伦的诗作,被当时读初三的表妹范我存崇拜,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到重返南京,在南京为南京的学子讲学,那种恍如隔世之感,应该是每一个在台湾的游子的共同心声吧。

  《另一段城南旧事》写的是余光中先生在台湾与林海音的交往。在《城南旧事》里,林海音用细腻清新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余光中则用温暖的文字,记录了两家人的交往,为读者再现了林海音女士真实的晚年生活。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一书,让读者了解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余光中。文字,是作家心灵的流露,是作家思想的轨迹。余光中先生祖籍福建,生于南京长于南京。但是,在他的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南京、大陆都只能是在梦中萦回。幸亏,他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思念,所有的乡愁,都氤氲出中华文化的烟雨朦胧。

  乡愁,是不需要船票来表达的,文字就能直透人心。(滁人也/文 图片来自网络)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余光中70年散文精选,梁实秋盛赞,莫言、龙应台、韩少功一致推崇!)》读后感(十):《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品读诗意余光中

  说到余光中先生,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个当然是他最有名的那首《乡愁》:

  (请点击链接欣赏余光中先生亲自朗读的《乡愁》)

  https://haokan.baidu.com/v?vid=6073366549342629195&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此外还有一个就是他与李敖的矛盾。在一次演讲中,李敖公然宣称:“余光中80多岁了,如果40年前就死了,他还是余光中,因为后40年都没进步嘛。”而余光中先生非常开朗地应对说:“他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这一回应特别能够反映出余光中先生的博大胸怀和达观精神。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余光中先生,这本《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就一定不能错过。这部精选了余光中先生70年创作精华的散文集的主题与“灵魂”有关,这个“远征”不一定都是游记,也有心灵的旅程,谈书籍,谈挚友,谈良师。这部散文集很美,很浪漫。梁实秋先生曾经赞誉余光中先生,说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读了这本散文集你就会发现,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也是非常具有诗意的。而且他的博学在字里行间行文用字中都显露无遗。

  其中第一篇《山盟》里,余光中先生在登阿里山的途中跟家人说道:“要是可能,给我七十岁或者六十五,给我一间草庐,在庐山,或是峨眉山上,给我一根藤杖,一卷七绝,一个琴童,几位棋友,许多猴子和许多云许多鸟。……”这样的浪漫情怀,真真地让人心旷神怡,让我不自觉地想到了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此外余光中先生的用词让我特别佩服,比如,在《海缘》一篇中,说他们一家早年从日本坐船到台湾的途中遇到台风,结果“在波上俯仰了三天”。如果是我,肯定也就是说“在海上颠簸了三天”,结果用了这个“俯仰”,让人顿时看到了一艘船在海浪间忽上忽下,船里的人随之一俯一仰的难过样子。如此生动,也亏余光中先生能想得出来!妙哉!

  《思蜀》一文讲述了余光中先生在四川的南京青年会中学求学时的事情,彼时余先生虽然才十几岁,但是非常好学上进,有一次同学们比赛看谁能说出最长的英文单词,余先生说出了“floccinaucinihilipilification”(轻蔑),从此便“挟洋自重”,经常将《英汉大辞典》“挟在腋下,施施然走过校园”。“施施然”这个词太好玩了,形容缓慢、从容的样子。一看就让人联想到一位好学上进、自信满满,又有点小傲慢的中学生样子。

  余先生已经作古将近三年,但是他的爱国精神和优美的文学作品将一直留在我们中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梁实秋  梁实秋词条  余光中  余光中词条  莫言  莫言词条  远征  远征词条  惯于  惯于词条  
美文

 《戚继光英雄传》影评100字

 《戚继光英雄传》是一部由姚林 / 杨清峰 / 吴鲁光 / 沈丹冶执导,剧情 / 动画 / 传记 / 历史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展开)

美文

 我的十一黄金周

 “十一黄金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旅游、购物、聚会等等的好日子,但是它对于出自农村的人们来说就是一个忙碌的日子。    十一正值秋收的季节,稻田里的稻子黄...(展开)